對古代人來說,什么樣的功勞可稱得上最大?
自古以來,功勞最大的莫過于從龍之功,即扶持皇帝登上皇位。
一般而言,能立下這種大功的人,不僅本人能夠封侯拜相,掌握大量的權力和財富。
即便是他的子孫后代,也大概率能夠福澤連綿、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比如跟隨劉邦建立漢朝的沛縣老哥們,還有跟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鳳陽小伙伴們。
這幫人原本都是普通人出身,要么是農民,要么是屠戶,要么是小販,頂多是個縣里的小官吏。
在新王朝建立的時候,他們都擁有了非常顯赫的地位。有封王的,比如盧綰; 有拜相的,比如李善長。
但老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你站的越高,則可能跌得越慘。
從歷史上來說,很多立下從龍之功的家族,并沒有太好的結局,薄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薄家的興起
薄家,是漢文帝執(zhí)政前期非常顯赫的家族,它的興起源于一個女人——薄姬。
薄姬出生于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父親只是秦朝的一名不入流小官吏,后來與流落民間的魏國宗室女子結為夫妻,生下了薄姬。
薄姬還有一個同母弟弟叫做薄昭,讀過一些書,但不多,略微有些學問。
原本薄姬是秦末亂世的魏王魏豹的姬妾,后來魏豹被殺,薄姬變成了漢軍的俘虜。又靠著有些姿色,被劉邦看中收入了后宮之中。
在后宮之中,薄姬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寵幸,獨守空房寂寞如雪。
直到有一次,劉邦偶然間聽起其他兩個妃嬪的談笑,談及了薄姬的往事。
劉邦陡然生起憐憫之心,這才臨幸了薄姬,在她體內留下了生命的種子。
不久后,薄姬懷了孕,誕下了劉恒,這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
從薄姬誕下皇子劉恒算起,薄家的興起之路就正式開始了!
第二、呂后的荒誕做派。
劉恒是漢朝第五位皇帝,作為高祖皇帝劉邦的庶子,卻最終能繼承大統(tǒng),還成為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其本身經歷可以說十分地傳奇。
最一開始,劉邦的皇位是由嫡長子劉盈繼承的,劉盈是皇后呂雉所生。
呂雉還生了一個女兒,被封為了魯元公主,后來嫁給了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
魯元公主和張敖又生下一名女兒,叫做張嫣,后來被呂雉許配給了劉盈做了皇后。
也就是說,在呂雉“親上加親”的思想下,她的兒子和她的外孫女結為了夫妻。
這種事情在今天看來,是非常狗血且有悖人倫的。但考慮到這事發(fā)生在二千多年前,也就可以略微理解了。
劉盈和張嫣血緣關系很近,所以一直沒能生下孩子。
而且很可惜的是,劉盈性格柔弱寡斷,不適合當皇帝,在位期間對國事的處理能力幾乎看不見。
劉盈本就身體不好,又被母親呂雉殘害戚夫人的手段嚇到了,僅僅做了七年的皇帝便一命嗚呼了。
劉盈死后,在太后呂雉的操縱下,劉盈的長子做了漢朝的第三位皇帝,也就是前少帝。
這個前少帝原本是劉盈和一名普通宮女所生。后來宮女被呂雉派人處死,孩子被寄養(yǎng)在張嫣名下,假托為張嫣所生。
但前少帝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對呂雉產生了怨恨。此事傳到了呂雉的耳中,前少帝也就此殞命。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呂雉又扶持了劉盈另一個兒子劉弘為皇帝,史稱后少帝。
劉弘出生年月不詳,以陳平、周勃等為代表忠于劉邦的朝臣們一直認為:“劉弘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親生兒子!”
在此期間,朝廷的政事實際上由呂后所掌控。
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呂后大力提拔了自己娘家人,把侄子和族人們安置到了朝廷各個重要的崗位,尤其是軍隊之中。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得出,呂雉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女人。同時,她也是古代封建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后妃。
論起權勢來,呂雉僅次于唐朝的女皇帝武則天。
第三、撿漏王劉恒得到了皇位。
俗話說:“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比说膲勖吘故怯邢薜?,沒過幾年,呂后也去世了。
趁此良機,以周勃、陳平為首的開國功臣們發(fā)動了“誅滅呂氏一族,還政于劉氏”的政變。
呂氏一族伏誅后,周勃等人在選誰做繼承人的問題上犯了難。本來囑意齊王劉襄的,但劉襄的舅舅駟鈞為人殘忍霸道,頗有呂后的作風。
眾大臣商議后,還是決定另謀人選。在經過仔細的考量后,被封在山西的代王劉恒進入了他們的眼簾。
陳平、周勃等人認為劉恒在朝廷中沒有根基,又為人寬厚,在朝野之中的聲望比較好。就算有朝一日當上了皇帝,也比較容易控制。
于是,由朝廷派來的使者來到了山西的代王府,準備迎接劉恒登基做皇帝。
當時朝廷發(fā)生變故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天下,作為一方諸侯,劉恒已經知曉了后少帝以及呂氏一族已經全被處死了。
在此情形下,劉恒面對迎接自己的朝廷使者時,心里是十分惶恐的。因為他認為如果跟著使者進長安的話,很可能就是兇多吉少的。
代國大臣中,和劉恒持有相同意見的人不在少數(shù),唯有宋昌力排眾議道:“自高祖皇帝以來,江山穩(wěn)固,天下人只會尊崇劉氏,故無需多慮!”
宋昌的官職是中尉,負責維持代國都城的治安,為人果斷而有謀略。
劉恒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但還是不太放心,就去算了一卦,結果是是大吉之卦。這下子,他的心里終于安定了下來,決定前往長安登基。
但劉恒畢竟是漢文帝,歷史上能排名前十的明君,他處事十分謹慎。
在動身出發(fā)的同時,劉恒做了三手準備,以防不測。
第一:帶了為數(shù)不少的軍隊,可以說是把代國境內的精兵都帶過來,只留下部分守衛(wèi)邊境的邊軍。
第二:他派了舅舅薄昭先行一步趕往長安,打探一下朝廷的真實意圖。
第三:在離長安城五十里時候,劉恒又讓中尉宋襄先為自己探路。
這里,不得不夸一下劉恒的謹慎作風,可謂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在三管齊下的萬全準備中,劉恒順利抵達長安,成功登上了皇位,成為大漢的第五位君主。
在這一過程中,薄昭可以說是居功甚偉。他成功打探到了長安城中虛實,為外甥劉恒的繼位鋪墊下堅實的基礎。
等漢文帝坐穩(wěn)皇位后,薄昭又奉命去代國迎回了太后薄姬。
憑著這兩件大功勞,薄昭先后被封為車騎將軍和軹侯。
要知道,薄昭的這個軹侯是有實實在在的封地的,位于軹縣。在西漢時期,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第四、驕橫不法,終于喪命。
但在此期間,薄昭犯下了三個錯誤,最終直接導致自己喪命。
第一個錯誤:收受周勃的賄賂,帶來不好的影響。
第二個錯誤:漢文帝要求諸位有封地的王、侯都得去就藩,不可以留在京城。薄昭作為漢文帝的舅舅,卻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一直留在長安。
第三個錯誤:薄昭居功自傲,竟然擅自殺害了朝廷的使者。
有了就三個錯誤,即便是自己的親舅舅,漢文帝也不得不拿他開刀了,否則自身皇位不穩(wěn)呀!
在漢文帝劉恒接連兩波使者的勸說后,薄昭終于頂不住壓力,自殺而亡。
隨著薄昭的去世,在漢朝初年盛極一時的薄家也就此衰敗。
薄家,從薄姬生下皇子劉恒起開始發(fā)跡。等劉恒當上代王后,薄家就成為代國最有權勢的家族。
當薄昭幫助劉恒成功登上皇位后,薄家開始在整個漢朝境內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從開始發(fā)跡到最終衰落,薄家一共興盛了三十年。
五、結語。
在我看來,薄家的興起和衰落都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薄家作為外戚,有著和皇帝親近的天然優(yōu)勢存在。只要發(fā)揮正常。崛起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為何卻又衰落的如此迅速呢?
答案就是五個字——看不清形勢!
漢文帝繼位之初,在長安城中幾乎沒有任何根基,只能依靠來自代國的這幫子舊臣來治理國家。
在這段時間里,即便薄昭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不觸及底線,還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等到漢文帝十年,此時的皇帝已經全面把控住了帝國的所有脈絡,朝廷內外都有他的心腹。
到了這種時候,薄昭依然還看不清形勢,繼續(xù)胡作非為的話,等待他的只有滅亡這一下場了!
薄家最初的地位并不顯赫,只能勉強吃飽飯而已。然而靠著薄姬生下皇子劉恒,逐漸崛起。
等到薄家?guī)椭鷦⒑愕巧匣饰缓螅臋鄤菀灿瓉砹藥p峰。
可惜的是,這種輝煌并沒有延續(xù)太久。當薄昭因為驕橫惹怒了漢文帝時,薄家的衰敗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說,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一定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