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有個新村,百來戶人家藏著30多個光棍。
最大的快46歲,最小的剛30歲,還有一家三兄弟都單著。十里八鄉(xiāng)早傳開,有人叫它“光棍村”,聽著扎心。這村以前更苦,大石山里“三苦”出名:九分石頭一分地,喝水要挑5公里,晚上靠油燈熬日子。
人均耕地不到0.3畝,種點玉米花生都難,出門得走幾小時山路。那時候,本村姑娘往外跑,外村姑娘不愿嫁,光棍越攢越多。
2012年政府投了3000多萬,整村搬到新地方。新村通了自來水,拉了電線,連上網(wǎng),家家住樓房,離縣城開車半小時。
日子明顯好過了,可30多個光棍咋還單著?博主拍視頻問村民,答案扎心——現(xiàn)在姑娘找對象,頭一條就要縣城有房。剛脫貧的家庭,攢錢買房?
難如登天。彩禮也不低,十幾萬算少的,普通家庭湊一樣都費勁。
更愁的是,適婚女娃比男娃少。
村里年輕姑娘早跑外地打工,見過世面不愿回村。男娃呢?
有的早早輟學,打工掙得不多,留在村里又沒出路。有戶人家三兄弟,老大38干裝修,老二35搞過電商,老三29想出門又放心不下爹媽。
廣西梧州有兄弟數(shù)人集體單,老大婚事早把家底掏空,后面的兄弟拿啥娶媳婦?湖南某村超百人十年沒辦喜事,湖北千戶村30歲以上未婚男青年足有300多號人。農(nóng)村婚配危機真不輕,超2000萬農(nóng)村男性可能終身未婚。
光棍晚景讓人憂,50-60歲未婚男死亡率,比已婚者高三倍。他們生活不規(guī)律,打牌到凌晨,饑飽不定還煙酒成癮?;疾『蟠蠖嘤部福逍l(wèi)生室拿點藥敷衍,小病拖成大病。
湖北某村光棍嘆氣,去縣醫(yī)院檢查費都攢不夠,只能放棄治療。父母離世后,無妻無子的孤絕感,吞噬著他們的生存意志。單身問題演變成社會風險,人口結(jié)構(gòu)惡化,出生率斷崖跌。
留守老人和光棍群體,形成“雙重老齡化”困局。越來越多光棍指望五保戶政策,可每月650元僅夠糊口。貴州調(diào)研警示,長期情感缺失,可能引發(fā)心理扭曲。
沒寄托沒牽絆,遇到事容易走極端,鄉(xiāng)村治安受影響。該咋改變這困局?
建村級社區(qū)食堂、互助養(yǎng)老院,解決基本生存需求。
像貴州錦屏縣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吸引青年返鄉(xiāng),不離鄉(xiāng)也能致富。多地試點彩禮限額,政府牽頭集體婚禮,抵制攀比風氣。關鍵是重塑婚戀觀,讓婚姻回歸成家過日子,不是買賣交易。
我總琢磨,破解困局要從根子上改觀念、強底子。農(nóng)村經(jīng)濟好了,年輕人在家門口能賺錢,誰還非擠破頭去城里買房?
您身邊有這樣的村子嗎?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文中情況源自網(wǎng)絡,旨在關注社會問題,無不良引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