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結(jié)莢鼓粒期到了,這可是定產(chǎn)量的緊要關(guān)口。
老把式們都清楚,管不好一畝地少收幾十斤不稀奇。
眼下要想豆莢掛滿稈,“三要”得牢牢記住。
一要水灌得巧,大豆這時渴得很,澆水有講究。土壤含水量低于70%可不行,花莢都長不好。
澆水選傍晚或清晨,小水順著溝慢慢滲,別讓土層悶著。中午澆水可使不得,滾燙的水傷根,豆子直接“罷工”。二要肥補得精,光喝水不夠,得給大豆“加餐”。
弱苗黃葉別著急,0.
1%硼肥加蕓苔素,?;ㄔ銮v有效果。結(jié)莢后缺鉬是大事,25克鉬酸銨兌水噴,籽粒能鼓起來。再配上磷酸二氫鉀,葉子綠得發(fā)亮,豆莢自然差不了。
三要蟲防得早,豆田里“壞家伙”不少,各地都有麻煩。東北食心蟲鉆豆粒,黃淮點蜂緣蝽吸嫩莢,南方卷葉螟裹葉子。
下午四點后噴藥,氯氟氰菊酯混吡蟲啉,葉背要對準(zhǔn)。
隔7天再噴一次,害蟲消滅干凈,豆田才能保平安。“三不要”的雷區(qū),千萬不能踩,不然前功盡棄。一不要中午灌水,日頭毒得很,涼水澆根等于“燙傷”。
輕則落花,重則整株蔫死,再急也要等太陽下山。二不要輕視排澇,豆根泡水超半天就爛,南方多雨要注意。清溝排漬是保命招,淹過的地排水后補噴肥,還能救回產(chǎn)量。
三不要錯過時機,殺蟲劑噴晚了蟲鉆莢,控旺晚了莖稈瘋長。見花初期就打藥控苗,有限結(jié)莢品種盛花期前摘頂心。老莊稼人幾十年的經(jīng)驗,“豆收關(guān)鍵二十天,早管細管不靠天”。
土辦法有智慧,結(jié)合科學(xué)來優(yōu)化,效果才能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覺得,現(xiàn)在正是行動的時候,千萬別拖延。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大家得多去田里看看,別等出問題才后悔。
要是這時候偷懶,秋后豆莢稀、籽粒癟,收成砍半跑不了。行動清單記好了:趕緊檢查土壤干濕,該澆水澆水,該排澇排澇。準(zhǔn)備好硼肥、鉬酸銨、磷酸二氫鉀,還有殺蟲劑,別耽誤時間。
有問題多問問村里的老把式,或者農(nóng)技站,別自己瞎琢磨。早動手,細管理,秋后開鐮時,滿地金豆子蹦得歡,畝產(chǎn)900斤不是夢。
記住了,種豆子靠的是用心,關(guān)鍵時候管到位,收成才能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