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言:“所處環(huán)境是命,所逢機(jī)遇是運(yùn)。”
雖說,出生決定了人生的起點(diǎn),可生活環(huán)境也會改變一個人的運(yùn)氣。
世間萬象,人情紛繁,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表面和善,實則借著我們的光前行。
借你一時情分,拖你一生福氣;借你一時好意,耗你多年運(yùn)氣。
人的運(yùn)勢和福氣,如水盈滿,當(dāng)懂得適可而止,守護(hù)這三種“借運(yùn)”,方能聚得來福氣。
1、遠(yuǎn)離負(fù)面能量扶貧,滋養(yǎng)自己
《耳箴》有言:“近賢則聰,近愚則聵?!?/p>
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是可以傳遞的。
常與積極的人為伍,我們就會被激勵;而總與負(fù)能量纏繞,終會元?dú)獯髠?/p>
很多人總想著扶人一把,幫人一程,但那雙你拼命拉起的手,也可能把你拖下深淵。
清朝時,泗州城西有位劉婆,勤儉持家,一生行善,家道雖不富裕,但日子安穩(wěn)。
她常幫助鄰里,對門的沈家娘子整日怨聲載道,逢人便傾倒愁緒。
劉婆最初念在鄰里情分,總是耐心勸慰,不料幾年后,劉家日漸衰敗,劉婆臥病不起。
有人悄悄說,劉婆之運(yùn),被沈娘子的怨氣耗盡了。
再后,劉婆閉門謝客,轉(zhuǎn)而靜修清心,竟慢慢康復(fù),重整家業(yè)。
禪師有言:“人活一口氣,人守一分界?!?/p>
一個人若總在人情中耗散心力,遲早會透支自己的好運(yùn)。
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長期為他人“能量扶貧”,是在慢慢虧空自己。
要懂得分寸,幫人也要有選擇。
就是守住自己的磁場,不被他人情緒拖拽,不讓他人借走你本該向上的力量。
不輕易答應(yīng),不頻頻回應(yīng),不為無謂情緒承擔(dān),自身氣場清正,才能引福入門、納運(yùn)于身。
2、拒絕隨意外借信用,保護(hù)自己
《論語》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p>
人與人之間,信任是最大的資產(chǎn)。
有的人卻偏偏利用這一點(diǎn),拿你的名字去辦不該辦的事,用你的關(guān)系去走不該走的門。
一旦出事,信用受損的,是你;名聲敗壞的,還是你。
聽過一個民間故事:
明代吳郡有個書生叫章紹遠(yuǎn),天資好,為人正直,鄉(xiāng)試后在當(dāng)?shù)匦∮忻麣狻?/p>
那年,有個叫丁某的寒門子弟找上門,說想求個小官安身立命。
他說話懇切,反復(fù)說只求糊口,絕不敢貪贓枉法。
章紹遠(yuǎn)見他可憐,又聽著實在,便親筆寫了封薦信,托相熟的官員幫著引薦。
丁某很快得了個地方小吏的差事,臨行前還特意來謝章紹遠(yuǎn),說定不會辜負(fù)他的舉薦。
誰料過了兩年,就傳來丁某出事的消息。
他在任上仗著職權(quán),虛報開銷,侵吞了不少公款,被人揭發(fā)后,供詞里提到了章紹遠(yuǎn)的薦信。
朝堂派人追查,雖查明確實是丁某一人所為,章紹遠(yuǎn)并無同謀,但 “薦人失察” 的名聲還是傳了開來。
原本有機(jī)會入仕的他,就此斷了仕途的念想。
而丁某早已卷著贓款逃得無影無蹤,連個音訊都沒留下。
白居易中有詩云:“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strong>
世間人雖是以厚道行事,卻也難免有小人謀取自我利益。
為人處世,要明白:情義有時,信用無價。
人情用一次少一次,信用被借一次,就可能再難重建。
一旦他人想要,你若不設(shè)防,那便是自己親手砸了自己的招牌。
真正的福氣,是守住自己的信譽(yù),凡事有底線,不輕易被人拉下水,有原則,有界限。
3、拒絕替他人做決定,守住邊界
古人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p>
人各有命,誰也不是誰的主宰。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在幫人規(guī)劃未來,實則是在替別人承擔(dān)命運(yùn)。
替人做決定的那一刻,便是把自己卷入了對方的命運(yùn)漩渦。
即便是出于善意,結(jié)局也未必如你所愿。
生活的節(jié)奏,一旦被人打亂,損失的是自己的前程和心力。
《人世間》里,周秉昆有過這樣一段經(jīng)歷。
他做買賣掙了些錢,給家里添置了一套寬敞的新房。
這時候,他聽說好友肖國慶和妻子吳倩雙雙失了業(yè),不僅斷了生計,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他當(dāng)即把自家空著的老房子讓出來,讓肖國慶夫婦免費(fèi)居住,還幫著給吳倩在書店謀了份差事。
時隔多年,周秉昆才發(fā)覺當(dāng)初買的新房原是場騙局,沒辦法,只能搬回老房子去住。
可吳倩見他要搬回來,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帶著怒氣沖他說:
“搞了半天,你是想把我們轟出去??!要回來住可以,得先給肖國慶找份工作,不然的話,你就是存心要逼死我們!”
曾仕強(qiáng)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
“寧可救蟲,不要救人,我們有太多的苦難,都是從想要拯救一個人開始。”
做人講心向善,但不是無止境講自己奉獻(xiàn)給他人。
幫別人走路,不等于替他到達(dá)終點(diǎn);替別人決定,不等于能替他承擔(dān)后果。
別人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別人的節(jié)奏,不該擾亂你的腳步。
你能給的最好幫助,是尊重他們的選擇權(quán),而不是代替他們承擔(dān)。
成長是孤獨(dú)的修行,決策是必經(jīng)的坎坷。
愿你有慈悲之心,也有清明之界;愿你守好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不被人拖慢福運(yùn)。
幫人是福,但替人做主,福氣就悄悄流失了。
《禮記》中說:“君子慎獨(dú)。”
即便一個人獨(dú)處,也要守住本心。
人生中最難守的,不是錢財,不是名譽(yù),而是自己的運(yùn)氣和心力。
善良可以有,但要有分寸;幫人可以有,但要有邊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