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女婿家五年,我無意間聽到他和女兒的對話,第二天我留下10萬去了養(yǎng)老院
“久住非親,話多傷情?!?/p>
這話我年輕時聽鄰居老太太說過,覺得她太悲觀。
可如今我住在女兒家五年,親耳聽到那句“她怎么還不搬走”,我才明白,有些話不是不該聽,是聽了才知道自己該醒了。
我叫趙玉蘭,今年六十八歲,退休前是小學(xué)老師,丈夫早年去世,我一個人把女兒趙可欣拉扯大。
她爭氣,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市里一家設(shè)計(jì)公司做主管,嫁給了李文博,一個做房地產(chǎn)銷售的男人,嘴甜人精,婚后買了房,日子過得還算體面。
五年前,我身體不好,醫(yī)生建議搬到市里方便復(fù)查。
女兒主動說:“媽,您搬來和我們住吧,家里房子大,也能照應(yīng)?!?/p>
我聽了心里暖暖的,收拾了老家的東西,搬進(jìn)了他們的新房。
剛開始的日子還算融洽,我?guī)椭鲲?、接送外孫上學(xué),家務(wù)也盡量包攬。
女婿嘴甜,每天見我都喊“媽”,我也盡量不添麻煩,想著不打擾他們的生活。
可時間一長,氣氛就變了。女婿開始在飯桌上說:“媽,您做飯?zhí)塘?,醫(yī)生說我得控制鹽?!?/p>
女兒也跟著附和:“媽,您是不是該回老家看看?那邊房子也空著?!?/p>
我聽得出來,他們開始嫌我了。
但我沒說什么,繼續(xù)默默做事,想著一家人,忍忍就過去了。
直到那天晚上,我在廚房洗碗,聽見女婿和女兒在客廳低聲說話。
“她怎么還不搬走?我都快憋出病來了?!?/p>
“她一個人住老家不安全,我也不放心?!?/p>
“你不放心她,我不放心我自己。家里像個養(yǎng)老院,我連個喘氣的地方都沒有。”
我手里的碗差點(diǎn)掉地上,心像被針扎了一樣。
我沒出聲,洗完碗回房間,整夜沒睡。
第二天一早,我悄悄收拾了幾件衣服,拿出銀行卡,取了十萬現(xiàn)金,放在客廳茶幾上,壓了一張紙條:
“可欣,媽住了你家五年,吃了你們不少飯,也添了不少麻煩。這十萬是媽的積蓄,留給你們添點(diǎn)家用。媽去養(yǎng)老院了,不打擾你們的生活?!?/p>
我拖著行李出了門,坐上了去市郊養(yǎng)老院的車。
那是我提前了解過的地方,環(huán)境好,服務(wù)也不錯。
到了養(yǎng)老院,我住進(jìn)了一個單人間,窗外是花園,陽光很好。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也可以有屬于自己的空間。
幾天后,女兒來了,眼圈紅紅的:“媽,你怎么不跟我說一聲就走了?”
我笑了笑:“你們不是說家里像養(yǎng)老院嗎?我就成全你們?!?/p>
她哭了:“媽,那是文博一時嘴快,我不是那個意思?!?/p>
我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可欣,你是我一手帶大的,我知道你心里有我。但你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一直占著你們的空間?!?/p>
她低頭不語。
后來她每周來養(yǎng)老院看我一次,帶我吃飯、散步,文博也偶爾來,態(tài)度比以前客氣多了。
我知道,他們不是壞人,只是生活太壓抑,需要空間。
而我,也需要尊嚴(yán)。
故事的最后,我只想說:親情不是綁架,陪伴不是占有。
誰若不懂分寸,就別怪感情變質(zhì)。
“住得久了不是親,是債?!?/p>
誰若不懂感恩,只會嫌棄,那就讓老人自己活得清清爽爽,不欠誰的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