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間又傳出大消息,“特朗普說中美貿(mào)易協(xié)議不簽,他就不跟中方見面了?!痹倏戳硪粭l:“中方剛發(fā)了請柬去美國,收件人不是特朗普?!?/p>
01:特朗普的“會晤條件”:簽協(xié)議才能見?
最近特朗普在鏡頭前又上演了“變臉”戲碼。他先說“中美相處得可好了”,轉頭又補一句“中國求著我們見面是假消息”;剛提“協(xié)議快談妥了”,又說“年底前要是簽不了,見面免談”。
美財長貝森特之前還裝模作樣:“延期不延期得看特朗普?!苯Y果特朗普自己先把話堵死了:“沒協(xié)議?見面干啥?”合著在他眼里,中美高層會晤成了“簽不簽單的討價還價”,中國倒成了“追著結賬的顧客”。更諷刺的是,距離90天貿(mào)易休戰(zhàn)到期只剩不到十天,協(xié)議連紙面承諾都沒落實,他倒先擺起了“不見不散”的譜。
02:中國的回應:邀請函發(fā)錯了?是故意的!
就在特朗普嚷嚷“不見面”時,中方悄悄發(fā)了封請柬——收件人是陳納德的孫女和女兒。80多年前,陳納德帶著“飛虎隊”開著鯊魚嘴戰(zhàn)機在中國的天空跟日軍死磕,200多個美國大兵被中國百姓從鬼子刀下?lián)尦鰜?,幾千個中國人為救他們丟了命。現(xiàn)在,他們的后人收到了來自中國的邀請。
有人替特朗普委屈:“咋不請總統(tǒng)請飛虎隊后代?”我看這恰恰是中國在“擺事實”——你特朗普嘴上喊著“重視中美關系”,可實際干的啥?一邊讓參議院搞對俄制裁法案,威脅“中國幫俄羅斯就凍資產(chǎn)”;一邊讓交通部長達菲搞無人機新規(guī),說“中國占90%市場必須收拾”;自己還琢磨著“中國買俄油就加關稅”。合著在中美關系里,他只看得見“威脅”,看不見“歷史”;只想著“施壓”,不想著“情分”。
03:美國的“雙標戲碼”:一邊要對話,一邊揮大棒
美國的操作從來都是“兩張臉”。嘴上說“想跟中國談”,手里攥著制裁大棒;嘴上喊“合作很重要”,轉頭就給中國無人機企業(yè)設卡。就說那無人機新規(guī)吧,達菲說“中國占90%市場不行”,可他忘了——當年二戰(zhàn)時,美國飛虎隊的飛機零件還是中國百姓用板車推出來的;現(xiàn)在中國的無人機能占市場,靠的是工廠24小時轉、工程師熬紅的眼,不是“偷”來的。
更逗的是那撥“制裁愛好者”。參議院的法案寫著“若中國幫俄羅斯就凍資產(chǎn)”,可他們連“幫了什么”都沒搞清楚;特朗普說“中國買俄油要加稅”,可他自己當總統(tǒng)時,美國從俄進口的能源比中國還多。這哪是“維護規(guī)則”?分明是“我可以,你不行”的霸權邏輯。
04:中國的底氣:不慣著,更不怕
有人擔心:“特朗普這么鬧,中美關系會不會崩?”我翻出抽屜里的老照片——1942年,中國農(nóng)民用門板抬著受傷的飛虎隊員;2023年,中美航班恢復到每周超200班。歷史早就寫明白了:中美關系從來不是“誰求誰”,而是“互相需要”。
中國的底氣藏在稀土礦里——全球60%的稀土儲量在中國,提煉技術全球領先;藏在14億人的市場里——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7萬億,誰舍得放棄?更藏在80年前的飛虎隊故事里——當年我們能跟美國并肩打鬼子,現(xiàn)在就能跟美國好好談合作。
特朗普要是真想見面,中方大門永遠敞開。但得記著:見面不是“施舍”,對話不是“談判”,歷史不是“籌碼”。就像那封飛向美國的請柬——我們邀請的不是“總統(tǒng)先生”,是歷史的見證者;我們傳遞的不是“威脅”,是“真誠”。
至于特朗普的“架子”?早該放下了。畢竟,真正的大國關系,從來不是“你不來我就鬧”,而是“我等你,但等你先學會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