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在陜北被四面圍困,毛主席使勁辦法,也做了最壞打算,張學良建議紅軍熬過一二個月
毛主席在“紅軍大學”操場上做報告,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1936年10月10日,一、四方面軍在會寧城內的文廟廣場舉行了盛大的聯(lián)歡會。10月22日,賀龍率領的紅二方面軍到達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至此,經過2年的長征,紅軍三大主力終于會師了,這是一件大喜事。但陜北紅軍的情況卻是越來越危急。
一是紅軍被國民黨大軍四面圍困,壓得喘不過氣。國民黨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地方軍閥的各路軍隊等260個團,把陜北根據地重重包圍。蔣介石也看準了紅軍此時疲勞衰弱,他要抓住這個時機,將紅軍一舉消滅。
二是貧窮落后的陜北缺衣少食,即使降低到最低生活需求也無法滿足。
在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又一次面臨著巨大的危險,怎么辦呢?
為爭取蘇聯(lián)的援助,開辟新的根據地,3萬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走廊,為此幾乎全軍覆沒,付出巨大的犧牲。
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部分團以上干部1936年在甘肅正寧縣宮河鎮(zhèn)合影
為了紅軍求得喘息機會,扭轉被動局面,毛主席不放棄任何可能與蔣介石和解的機會,他從四面八方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
從1936年8月到12月“西安事變”前,毛主席不停地寫信給國民黨各方大員和社會知名人士,收到毛主席親筆求和信的有楊虎城、杜斌丞、宋哲元、傅作義、宋子文、宋慶齡、章乃器、沈鈞儒、邵力子、王均、朱紹良等。
毛主席還讓周恩來、朱德、徐向前、賀龍等人利用舊關系,做國民黨將領的工作。
毛主席等人煞費苦心的游說和努力,絲毫沒有改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立場,但還是得到了東北軍、西北軍將領的同情。
張學良、楊虎城領導的東北軍、西北軍廣大官兵,不愿意為蔣介石打內戰(zhàn),明面上佯裝追剿紅軍,但事先都向紅軍通報,暗里為紅軍慷慨解囊,送糧送衣送銀元。
毛主席張國燾在延安
毛主席一看和蔣介石和解無望,也絕不能坐以待斃。
他決定實施《作戰(zhàn)新計劃》,放棄陜北蘇區(qū),向山西或陜南轉移,這等于進行第二次長征。
為了避免紅軍接下來的行動與東北軍、西北軍的沖突,毛主席向張學良通報了紅軍的秘密計劃。誰知張學良力排眾議,要紅軍就地堅持一二個月,不要進行戰(zhàn)略轉移。
誰也不會想到,張學良會在12天后發(fā)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天無絕人之路,張學良、楊虎城捉了蔣介石,紅軍有了喘息機會
蔣介石張學良在西安
由于張學良、楊虎城一再拖延圍剿紅軍,蔣介石親自到西安督戰(zhàn)。
其實,蔣介石此行不只是督戰(zhàn),還帶有威脅的意味。蔣說:“無論如何,我們此時必須討伐共產黨。如果反對這個命令,中央不能不給予處置。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現(xiàn)在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就是到陜北剿匪,中央軍作你們的援軍,一條是調往閩、皖地方,聽中央調遣,你們不要自誤?!?/p>
誰聽了這樣的威脅會束手待斃?
12月8日,張學良、楊虎城抱著最后一線希望,輪流向蔣介石進諫。張學良說到傷心處,痛哭流涕,但蔣介石毫不動心,大聲呵斥張學良:“你們就是拿手槍把我打死,我也不能改變剿共的政策?!?/p>
蔣介石把張學良、楊虎城逼進了死胡同。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在驪山上,東北軍活捉了蔣介石,“西安事變”發(fā)生了。
西安事變新聞
捉住蔣介石后,張學良當天上午即發(fā)報直接通知中共中央。在保安的毛主席等領導人收到張學良的電報,高興得簡直難以形容。
隨即,開始了夜以繼日的調停工作。最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在這驚心動魄的半個月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被迫停止了圍剿紅軍,不得不轉入聯(lián)合抗日的道路上。
1937年1月10日,毛主席帶領中央機關高興地離開保安,13日遷入延安城,開始過上了定居的生活。
釋放老蔣有很多人想不通,毛主席親自去紅軍大學操場上作報告
毛主席在紅軍大學演講
西安事變發(fā)生時,紅軍大學的第一期學員即將畢業(yè),消息傳來,他們欣喜若狂。因為蔣介石的圍剿,幾十萬紅軍將士吃了10年的苦頭。他們認為蔣介石一向奸詐刁滑,不能輕易放虎歸山。
沒想到,中央決定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對這一決定,有不少指戰(zhàn)員和“紅大”學員在感情上一時接受不了。
12月26日,也就是張學良釋放蔣介石的第二天,毛主席親自來到紅大操場上,做了關于西安事變的報告。
保安“紅軍大學”舊址,建在半山腰上幾間窯洞
毛主席說:在目前的形勢下,殺了蔣介石,會使國內形勢更加復雜和混亂。何況殺了一個蔣介石,還會出現(xiàn)第二、第三個。
毛主席又風趣地說:陜北毛驢很多,趕毛驢上山有三個辦法:一拉、二推、三打。蔣介石是不愿抗戰(zhàn)的,我們就用趕毛驢上山的辦法,拉他,推他,再不走就打他。這就是我們黨“逼蔣抗日”的方針。
聽了毛主席的報告,大家茅塞頓開,思想豁然開朗了,毛主席不愧為語言大師!
人們至今還在為張學良陪蔣介石回南京惋惜不已。
當時,張學良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態(tài)度,他既不推卸責任給楊虎城及其部下,也說明發(fā)動西安事變與共產黨毫無關系,完全是為了抗日。
蔣介石恨死張學良,囚禁他半個世紀,不完全是因為張學良讓他在西安丟丑,而是張學良使他的“剿共”計劃功虧一簣,最后不得不逃到島上,蔣到死也沒有給張學良自由。
但是,不管“西安事變”的結局多么遺憾,對于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來說,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沒有張學良,中國革命的歷史可能就會是另一個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