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2日訊(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方勝 實習生 張雨桐)從“削皮切菜”到“代炒上桌”,廣東菜場以“一站式”加工服務走紅網絡。記者調查發(fā)現,雖然“只賣菜不加工”仍是主流,但也有一些攤主在空間、成本、食品安全和客戶滿意中摸索平衡,會額外提供代加工服務。
網友點贊廣東菜市場服務
近日,一段拍攝于廣東某菜市場的短視頻走紅網絡。鏡頭中,一位博主嘗試向不同的攤主提出請求:“蘿卜能幫我削皮嗎?”“玉米可以幫我剝成粒嗎?”“肉可以幫我腌一下嗎?”……
面對這些“額外”的需求,攤主都爽快答應,現場削皮、處理、打包一氣呵成。博主驚訝地表示,從沒見過這樣的服務,最終拎著半成品滿意離去。
視頻引發(fā)了各地網友評論,紛紛驚嘆:“阿姨服務真好,專業(yè)又細心。”“不要說國外,北方就不行了?!薄按_實,廣東市場服務態(tài)度好?!?/p>
然而,對此也不乏質疑,有評論指出:“菜板不臟嗎?萬一顧客吃出問題,責任算誰的?”還有網友認為,有可能攤主看到有博主拍攝,刻意提升了服務標準。
有些攤主可提供簡單加工服務
這種精細服務在深圳菜場常見嗎?近期,記者接連走訪了福田、南山、鹽田等區(qū)多家菜市場,多數攤位明確表示“只賣菜不加工”。福田區(qū)香梅市場一位攤主坦言,精加工服務需額外占用空間、增加水電消耗,像早晚人流量多的時候會使交易效率不高,更關鍵的是涉及食品安全責任問題。
記者調查的多個小型菜市場也大多沒有提供視頻中的服務,不過,記者也發(fā)現,大部分蔬菜其實已經經過清理并被整齊地碼放,有的攤位還會提供削好皮的土豆、荸薺等。也有一些攤主可以提供簡單的加工服務。特別是在多數賣肉的攤位,消費者提出想買肉餡或者肉片,攤主會順理成章地剁餡或者切片。如果購買整只的雞鴨鵝,也可以跟攤主要求切成小塊。在鹽田區(qū)海鮮批發(fā)市場等海鮮市場,攤主可以把魚片好或是初步處理,并推薦搭配的蔬菜及具體做法。一位肉類攤主表示:“加工一下有什么的?”
新型超市把廚房搬進賣場
記者了解到,代加工服務在新型超市中更為常見。在鹽田區(qū)一家以生鮮知名的連鎖超市,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在推出食材加工和代炒菜服務后,由于實惠方便,又可以自由購買食材和配菜,有不少食客專程前來打卡。同時,在食品衛(wèi)生方面,超市采用了開放式廚房設計,讓精加工的過程透明化,打消顧客的衛(wèi)生疑慮。
這種看似微小的改進,實則牽動了傳統(tǒng)商家的轉型神經,而年輕消費者更加青睞這種一條龍服務?!跋掳囗樎焚I點食材,直接加工好帶回家或者就在這里吃掉,不用自己動手,很適合我們這種上班族?!币晃弧?0后”分享道。
市場監(jiān)管應與服務升級同步
“現在菜場中提供的食材加工甚至代炒菜服務,是商戶、攤販服務質量的提高、服務范圍的延展。這些服務不僅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價值,也提升了顧客體驗感和幸福感,還體現了服務的差異化、個性化,所以會得到消費者認可和廣泛關注?!蔽錆h紡織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閆幸表示。
四川外國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彭娟認為:“菜市場中出現的精細化和個體化服務,其實說明了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人情溫度和商業(yè)盈利是完全可以兼顧的。但此類操作能否全面推行到大街小巷的菜市場中,同時實現商家創(chuàng)收和顧客滿意,還需要更深入的調研。當然,此類服務的有效推行,市場監(jiān)管的精細化、標準化和實效性是前提。”
(深圳特區(q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