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濱州市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98歲超高齡老人實施下肢動脈栓塞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通過僅2毫米的穿刺孔開通閉塞血管,老人術后次日即恢復行走能力,刷新了區(qū)域內高危復雜動脈栓塞救治的年齡紀錄。
01
突發(fā)“腿?!蔽<爸w
高齡手術風險重重
患者周爺爺(化名)因右下肢發(fā)涼疼痛無法行走被緊急送醫(yī),既往有腦梗死、房顫病史,未規(guī)律服藥。
血管外科張澤棟主治醫(yī)師接診后完善CT檢查提示右側股深動脈、股淺動脈遠段及腘動脈閉塞,考慮狹窄基礎上繼發(fā)血栓栓塞。供應下肢的兩條主干血管閉塞,若不及時治療,將面臨截肢甚至生命危險。
但患者年近百歲,合并心肺功能減退,傳統(tǒng)開放手術耐受性極差,麻醉風險極高。
02
毫米級穿刺巧通血管
微創(chuàng)技術破局高齡禁區(qū)
血管外科團隊經多學科會診,決定行“經皮穿刺導管取栓+球囊成形術”。
術中在DSA精準引導下,通過大腿根部米粒大小的穿刺點,將特制導管送達栓塞部位,成功取出血管內血栓,并用球囊擴張狹窄血管。手術歷時僅1小時,出血不足20ml。
03
術后立竿見影
百歲老人重展笑顏
術后即刻患者下肢溫度回升,疼痛消失。
查房時,老人已能在自行站立行走,激動地握住醫(yī)生的手:“本以為要坐輪椅了,沒想到還能自己走路!”
血管介入治療優(yōu)勢:
1.局麻操作:避免全麻對心肺的打擊
2.即刻顯效:術中實時造影可見血流恢復
3. 快速康復:穿刺口無需縫合,24小時可下床
血管外科張成德主任醫(yī)師指出:下肢動脈栓塞是血管外科最常見的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之一,若出現下肢突發(fā)劇痛、蒼白、無脈、麻木、運動障礙(5P征),務必及時就醫(yī)。尤其合并房顫、動脈硬化的高齡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血管超聲篩查。
記者 王慧慧 通訊員 趙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