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Pro 作者|DorAemon
近期,理想汽車陷入了嚴重的輿論風波,大量針對理想車主的負面信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給理想車主貼上了 “沒素質” 的標簽。然而,這場輿論危機并非偶然,而是存在著明顯的攻擊性、組織性和集中性特征。
以8月3日為例,僅一個平臺在0時至7時期間,就集中出現(xiàn)了45篇以“理想車主一律亂停車”為主題的相同視頻。這些視頻的發(fā)布具有多頻次、內容高度同質化等特點,涉嫌有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此外,理想汽車還披露了網絡水軍的操作模式,包括收集理想汽車的不規(guī)范行為照片和視頻以獲取報酬,以及在理想車主筆記或視頻下方發(fā)布惡意評論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次“MEGA時刻”?
前不久,理想i8與乘龍卡車的對撞測試引發(fā)爭議。最終理想汽車、中國汽研和東風柳汽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對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并向受影響方表示歉意。
然而,這場風波尚未平息,理想汽車又陷入了新的輿論漩渦。網絡上出現(xiàn)了大量針對理想車主的負面信息,給理想車主貼上了“沒素質”的標簽。這些信息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對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
無獨有偶,理想MEGA也曾在發(fā)布后遭遇大規(guī)模網暴,惡意篡改的丑化圖片在網絡上瘋傳,對品牌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河北警方證實,至少有3家車企牽涉其中。
貼標簽:從調侃到污名化
汽車品牌被貼標簽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如寶馬車主被稱為“暴發(fā)戶”,凱迪拉克車主被調侃為“洗浴王”,路虎車主被認為“學歷低”。這些標簽往往帶有調侃性質,但針對理想車主的這場輿論攻擊卻截然不同。
評論區(qū)充斥著“陰陽理想”的網友評論
它不僅對理想車主進行了污名化,還對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在連云港交警發(fā)布的“違停隨手拍”視頻中,理想汽車成為了評論區(qū)的焦點,大量網友對理想車主的行為表示不滿和批評。這種標簽化現(xiàn)象可能導致消費者對理想汽車產生偏見,從而影響其市場表現(xiàn)。
平臺算法構建的“信息繭房”
網絡輿論場如同一面多棱鏡,本應反映多元聲音,但理想車主卻遭遇了惡意攻擊的洪流。網絡水軍受利益驅使,明碼標價收集理想汽車的所謂“違規(guī)行為”,如拍攝違停、變道不打燈的畫面,甚至還利用AI技術合成虛假視頻,只為制造流量、誤導公眾。
這些虛假信息經社交平臺算法的精準投喂,形成了信息繭房,使得用戶反復接觸同類內容,進一步強化了對理想車主的負面印象。
理想汽車作為新勢力車企中的佼佼者,其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引發(fā)了一些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不滿。一些車企可能通過組織黑公關、制造輿論風波等方式,對理想汽車進行打壓。
然而,這場輿論危機并非僅僅是傳統(tǒng)豪華品牌與新勢力車企之間的對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應堅守商業(yè)道德和法律底線,共同營造一個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
微商“毀了”瑪莎拉蒂
瑪莎拉蒂曾因被微商群體大量購買,而被貼上了“微商車”的標簽。這一標簽使得瑪莎拉蒂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銷量也一落千丈。
2016年,一名微商獎勵代理商10臺瑪莎拉蒂,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此后,瑪莎拉蒂成為了微商的代名詞,品牌形象逐漸被毀。2017年,瑪莎拉蒂在中國的銷量達到峰值,但隨后便開始大幅下滑。2025年前五個月,瑪莎拉蒂在中國僅售出384輛,月均銷量不足80輛。一旦品牌被貼上負面標簽,其市場表現(xiàn)將受到嚴重沖擊,品牌價值也會大幅縮水。
理想汽車已積累大量用戶群體
面對這場輿論危機,理想汽車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一方面,理想汽車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發(fā)布惡意信息的賬號和組織提起訴訟,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另一方面,理想汽車不斷加強產品創(chuàng)新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實際行動回應質疑。
理想汽車憑借“家庭科技”定位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增程SUV仍是其基本盤,但純電轉型與市場競爭正推動戰(zhàn)略調整。截至2025年7月,理想汽車已擁有134萬個家庭用戶。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是理想汽車十年來發(fā)展的基石。
未來銷量能否達成目標,取決于新車型i8/i6的市場表現(xiàn)及成本控制能力。然而,標簽化現(xiàn)象不僅對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害,也對廣大車主產生了負面影響。許多車主會因為這些不實標簽在日常生活中遭受了不必要的困擾和誤解。
要徹底擺脫這場輿論危機,理想汽車還需要在品牌傳播和用戶溝通等方面不斷努力,以重新贏得大眾的信任和支持。
應當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貼標簽
“孕婦效應”是當一個人對某種現(xiàn)象特別關注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似乎無處不在。對于理想汽車的負面信息來說,一旦用戶心中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那么在信息獲取過程中就會更加留意相關的負面內容,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對理想車主的負面印象。
這種心理效應使得理想車主被標簽化的現(xiàn)象更加嚴重,也讓理想汽車在輿論場上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
作為旁觀者,我們不應盲目給任何品牌貼標簽。
這場輿論危機為整個汽車行業(yè)敲響了警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應堅守商業(yè)道德和法律底線,共同營造一個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汽車企業(yè)應將精力更多地放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提升上,而不是通過不正當手段進行市場競爭。
同時,媒體和公眾也應理性看待汽車品牌的競爭,避免盲目跟風和傳播不實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優(yōu)質、更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總之,理想汽車被標簽化這場輿論危機不僅對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表現(xiàn)造成了嚴重影響,也暴露了網絡輿論環(huán)境和行業(yè)競爭中的一些問題。希望理想汽車能夠在這場風波中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同時,也希望整個汽車行業(yè)能夠從中反思,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