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青年考取名校,確實值得慶賀。特別是在鄉(xiāng)村,有青年才俊考取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名校,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一來表示慶賀,二來也是激勵鄉(xiāng)村學子努力讀書,勉強可以理解。
可是,看到升學慶典儀式上大興復古之風,難免要讓人心中五味雜陳。
因為新媒體的發(fā)達,我們可以不斷看到,考取清華北大等名校,升學慶典大操大辦,復古之風盛行,是其中的重要特色。
敲鑼打鼓,旗幟飄揚,倒也罷了。模仿古代戲曲,讓學生穿上狀元袍,帽插宮花,跨馬游街,前面還要高舉“回避”和“肅靜”的牌子,給人的感覺,就是沐猴而冠,顯得滑稽可笑。
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如果想把儀式搞得隆重,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復古??赡?,除了復古,也想不出什么花樣。即使是復古,人們的知識和見識也極其有限,這就是為什么喜歡模仿古代戲曲打扮的真正原因。
從古至今,看戲聽曲都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古代文盲率極高的情況下,大部分人目不識丁,識文斷字是不可能的,戲曲成為人們開闊眼界和增長見識的重要路徑。
現(xiàn)在,升學慶典上大興復古之風,跨馬游街之類,都是看戲學來。因為是看戲學來的套路,搞得不倫不類,當然也在所難免。甚至,給旁觀者的印象,是好好的一個升學慶典,給搞得烏煙瘴氣。
一般來說,鄉(xiāng)村學生考上名校的升學慶典,都是由宗族來操辦,其中,拜祖是少不了環(huán)節(jié)。按照傳統(tǒng)文化,能夠考上名校,那是托祖宗的洪福,給祖宗牌位敬香,倒也能夠理解。拜祖儀式中的跪拜之禮,雖然也可以說是遵循古禮,但是,是不是應該與時俱進,改為鞠躬,還是值得商榷。畢竟,跪拜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像祭黃帝陵這樣的大典,都改變了傳統(tǒng)跪拜。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大學是清末西學東漸的結果。作為學生,求知創(chuàng)造,都需要勇闖新路,面向未來,才是學生發(fā)展的方向。然而,現(xiàn)在越是考到好大學,升學慶典辦得越隆重,復古之風就越濃,在學生進大學之前,無疑給了學生一個不良示范和反向引導。
升學慶典,大興復古之風,從媒體展示的情況來看,就是操辦升學慶典者迷戀復古,學生則是“趕鴨子上架”,雖然內(nèi)心未必情愿,在民意脅迫之下,只好充當復古的“道具”。
在鄉(xiāng)村,好不容易出了個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升學慶典偏偏要搞成復古的鬧劇,唉,真是一言難盡。
升學慶典的復古之風,可以休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