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形容《東極島》?
我愿稱之為,這個暑期檔最具生命張力的電影。
從第一幀開始,震撼的視聽與洶涌的情感交織,帶來久違的觀影快感。隨著劇情發(fā)展,凌厲的表達浮出水面——“燃爽”是表,“反抗”為魂。當(dāng)一聲聲“不忍了”的吶喊響徹銀幕,壓抑了許久的情緒也在我心里炸開,炸得頭皮發(fā)麻。
有一口氣,憋了多少年,終于吐出來了!
小島 VS 大海
《東極島》最打動我的,是它沒有一上來就喊口號、樹英雄。它先讓你看見生活本身。
在東極島那個小漁村里,日子是咸的,風(fēng)是硬的。
兄弟倆住在村子的一隅。哥哥阿赑(朱一龍 飾),冷峻不羈,眼神里有種沉默的狠勁,那是海風(fēng)和生存磨礪出的底色。弟弟阿蕩(吳磊 飾),眼睛亮得像清澈的海水,帶著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好奇心。
他們是海的兒子,在風(fēng)浪里討生活,也敬畏大海中的生靈。
兄弟倆輕盈地躍入大海的瞬間,就把我的眼睛牢牢釘在銀幕上。
這一天,兩人照例在熟悉的海域潛水撈寶。
隨著一聲轟鳴,巨輪陰影驟然壓頂,強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原來,是一艘載滿英軍戰(zhàn)俘的貨輪被擊中,緩緩沉入海底。而1816名英軍戰(zhàn)俘被日軍封鎖于船艙內(nèi),難以逃生……
當(dāng)阿蕩在海里發(fā)現(xiàn)奄奄一息的英軍戰(zhàn)俘紐曼時,想都沒想就把人拖上了岸。
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善良,是生為海邊人最樸素的“不忍”。
哥哥阿赑心知這是天大的麻煩,他發(fā)了火,可拗不過弟弟,只得咬咬牙,藏起藍眼睛的陌生人。
這是屬于成年人的擔(dān)當(dāng),是藏在沉默下的孤勇。
在他們的選擇背后,還有小島漁人的生存原則:在海上,有難必救。
電影前半段的不疾不徐,像極了暴風(fēng)雨前的平靜,一直揪著我的心臟。
導(dǎo)演用細膩的鏡頭拍漁民的日常,拍他們小心翼翼在日軍的眼皮底下討生活。那種“憋成旱王八”的窒息感無處不在,連空氣似乎都是凝滯的。
而“平靜”注定要被打破——
日軍來了。
為了掩蓋封艙殺人的罪行,他們登上小島,威逼恐嚇甚至虐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刀刺死大人,又刺向孩子,甚至點火把人活活燒死……一時間,滿目血泊,耳邊是吹不散的哀嚎。
日軍已經(jīng)不是人,是披著人皮的禽獸!
禽獸的目標是抹殺——抹殺虐俘的罪證,抹殺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
但他們怎么都想不到,眼前這一群“弱者”正默默積蓄著能量。他們也深深低估了,中國人血脈里的勇敢與善良……
《東極島》有太多震撼我的畫面。
美得震撼,也狠得震撼。
很難用言語形容,當(dāng)那片美得讓人心醉的海轉(zhuǎn)眼成了人間煉獄,那種反差帶來的沖擊力,太狠了,也太真了。
岸上,血色彌漫,野草被狂風(fēng)吹拂,像碧綠的波浪,傾訴著綿長的悲痛。
海上,英軍戰(zhàn)俘密密麻麻擠在船艙中,咳嗽聲此起彼伏,腐臭的尸體從眼前漂過。
當(dāng)一個地獄連著又一個地獄,兄弟倆乃至所有漁民都面臨著生死抉擇:要怎么闖出生天,怎么還我們自己的這片海以真正的平靜?
《東極島》取材自真實歷史事件。
它講述的是一場塵封已久的屠殺與一次挺身而出的營救。
要拍出真實的慘烈與不屈,就必須以拳拳之心奔赴那份真。
于是,劇組是真拼了。
籌備6年,拍攝200多天,其中長達70天在水下拍攝。
導(dǎo)演管虎、費振翔帶領(lǐng)主創(chuàng)們扎在島上,風(fēng)吹日曬,觸碰真正的風(fēng)浪。
尤其是幾位主演,日日下水,生生磨出了漁民的厚繭、薄肌與“天生”的水性,配合強大的深海拍攝技術(shù),拍出了極其復(fù)雜而好看的水下戲。
不僅重造漁村,真海實拍,他們還1:1還原歷史沉船,甚至復(fù)刻了十幾艘上世紀40年代的木質(zhì)漁船。
這種走進歷史的儀式感,體現(xiàn)在大銀幕上,是實打?qū)嵉捏@險、冰冷。
驚濤駭浪拍打著巨輪,與倏然炸響的槍炮轟鳴一起讓人心驚膽戰(zhàn)。
當(dāng)船體生生撕裂,海水瘋狂涌入,巨大的虹吸漩渦卷著殘骸瘋狂旋轉(zhuǎn),血浪中的戰(zhàn)俘們轉(zhuǎn)眼就被卷入海底……
這一刻,海洋成為翻騰的戰(zhàn)場,與前一刻仙境般的壯美形成對比,愈加觸目驚心,讓人緊張到不敢大口呼吸。
在大銀幕看,幾乎能感受到浪打過來,海水即將嗆進喉嚨,沉浸感拉滿。
這種“真”,不是炫技,也不僅是要呈現(xiàn)工業(yè)大片的質(zhì)感。
更重要的,是賦予電影一種沉甸甸的實感。
最直觀地展現(xiàn)生命的脆弱,才能讓人感受漁民與海浪赤身肉搏的勇敢。
將觀眾拽回1942年,一起直面那排山倒海的沖擊,嗅到那股硝煙、血腥混著海風(fēng)的咸,才能真正觸摸歷史的肌理,親歷情感壓抑到極致后的怒火滔天。
可以說,《東極島》帶來的不僅是一次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解渴”。
“忍” VS “不忍了”
《東極島》劇情抓人,是因為個中藏著層層遞進的敘事邏輯和步步緊逼的情感力量。
它像一根不斷繃緊的弦。
一邊,是阿赑、阿蕩兄弟倆圍繞著要不要救英軍戰(zhàn)俘展開拉扯;另一邊,是日軍的暴行一樁接一樁:強占小島、虐殺戰(zhàn)俘、殘害婦孺……
鏡頭克制地呈現(xiàn)著這一切,沒有刻意煽情,卻更顯赤裸殘忍。
漁民們最初的反應(yīng)是什么?
是“忍”。
保長(楊皓宇 飾)做翻譯點頭哈腰,年輕人敢怒不敢言,村里最有威望的吳老大(倪大紅 飾)試圖擋下刺刀卻慘遭毒手,他背上的傷疤看得人生疼。
看著他們?nèi)虤馔搪暻笠痪€生機,那種憋屈感,像被無形的繩索不斷勒緊脖子,痛不堪言。
導(dǎo)演太懂怎么積蓄力量了。
他讓你親眼看著這根“忍”的弦,是怎樣被一點點拉扯到極限,最終“砰”地一聲,徹底崩斷!
當(dāng)日軍的殘暴行徑不斷升級,當(dāng)最后一絲生存空間被剝奪,當(dāng)至親的血染紅故鄉(xiāng)的海水……
“不忍了!”
這三個字, 從靈魂深處迸發(fā)出來。
所有的恐懼、所有的憤怒、所有積壓的屈辱,在那個瞬間,化作響徹銀幕的嘶吼,點燃了每個普通中國人骨子里的血勇之火!
而在這行動之下的精神內(nèi)核——反抗,也徹底噴薄而出,顯露它強大的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東極島》是少見的呈現(xiàn)普通老百姓反殺日寇的作品。
它最痛快淋漓、最“解恨”的地方,就在于讓普通人成為復(fù)仇的主體,完成對侵略者最直接的反殺。
哥哥阿赑和弟弟阿蕩均手刃侵略者。
如果說阿蕩抽刀劈向日本軍官源自本能的憤怒與善良,那么阿赑那場極具儀式感的復(fù)仇,則更為狠厲、決絕。
黑夜,哨所,阿赑一抹手,一抬眼,滿臉鮮血如同從地獄殺出來,他淬火的眸子讓面前的日本兵嚇破膽,也看得我雞皮疙瘩起一身——那是極致的恨,是宣告有仇必報的決心!
倪妮飾演的阿花,一句“我阿花,今兒就破了這規(guī)矩!”,吼出了打破桎梏的力量。她帶領(lǐng)所有漁民駕著賴以生存的小船,義無反顧地沖向槍林彈雨,織成一張生命之網(wǎng)。
救人本身,就是對暴行最響亮的耳光,對侵略最徹底的反抗!
《東極島》撕碎了同類題材作品中常見的被動挨打的悲情敘事。
它像阿赑手中那把鋒利的魚刀,狠狠地捅穿鬼子的喉嚨,也捅破了他們試圖埋葬真相的謊言。
事實上,這正踐行了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價值觀:以牙還牙,血債血償!
電影中沒有過多煽情的對白,但阿赑和阿蕩之間一個眼神,一聲輕輕的“哥”,勝過千言萬語。
他們的存在,令“家”的意義無比深刻:漁民們不僅是為戰(zhàn)俘能夠平安回家而戰(zhàn),更是為了自己永遠無法歸來的家人們而戰(zhàn)。
手足,家國,血脈相連。
中華民族的底色是善良,但我們從不缺少反抗壓迫的血性。
千百年來,我們便是這樣挺直脊梁保衛(wèi)家園,誰試圖挑釁,就必將付出血的代價!
看完《東極島》,一定忘不掉的還有這一幕——
平時總是笑呵呵的村里唯一的老師,被日軍活活燒死。
底下的孩子怔怔地看著。
家長急忙捂住他的眼睛,但孩子自己把手扒開,滿眼淚水,一瞬不瞬地看。
他要看,他要見證,他要記住。
他要把老師那句“不能跪”刻進骨子里,要把老師要求背誦的《滿江紅》傳頌到??菔癄€!
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戰(zhàn)栗,因為我感受到的是如此具體的歷史,如此滾燙而生生不息的力量。
如果說阿赑用刀完成了物理的“反殺”,那么《東極島》本身,則是一次宏大的精神層面的“反殺”。
它是對謊言的反殺,對遺忘的反殺,對任何企圖歪曲、抹黑歷史的狼子野心的反殺!
83年了,“里斯本丸”的真相一度沉入大海,今天,電影把它打撈出來,擲地有聲地告訴世界:這就是發(fā)生在中國東極島上的故事!
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手握真相,懂得發(fā)聲,我們必須講!
要為溺斃在船艙底的戰(zhàn)俘們講,要為被刺刀刺穿胸膛的婦孺?zhèn)冎v,要為東極島礁石上沖刷不掉的血色講……
要講給孩子聽,講給世界聽!
要用影像的力量,讓亡魂的聲音響徹寰宇,將加害者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要讓全世界看見,這片熱土上,不屈英魂從未遠離。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是英雄!
我們這代中國人,絕不做沉默的墓碑。
大銀幕上海水在奔涌,浪花在咆哮,那是歷史不息的回響;大銀幕下,我們被點燃的心就是永遠的回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