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究還是簽了
2025年的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始于2月份,美國以打擊芬太尼走私為名,對中國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稅。
北京立即啟動反制措施,兩國經貿關系急轉直下,這場以公共衛(wèi)生議題為導火索的貿易沖突,實際上反映了更深層的戰(zhàn)略競爭。
時間來到4月份,白宮將關稅壁壘推高至145%的歷史峰值,中國商務部隨即宣布125%的報復性關稅。
從電子產品到農產品,從機械設備到日用消費品,幾乎所有貿易門類都被卷入這場經濟風暴,全球供應鏈承受巨大壓力,跨國企業(yè)被迫重新評估生產布局。
5月份的瑞士日內瓦的中立地位為雙方提供了緩和契機,在5月10日至12日的密集磋商中,兩國貿易代表團展現出罕見的務實態(tài)度。
《日內瓦聯合聲明》的簽署標志著理性回歸——美方大幅削減91%的懲罰性關稅,僅保留24%作為談判籌碼,中方以對等方式回應,為進一步對話預留空間。
然而這份來之不易的共識僅設定了三個月緩沖期,隨著8月12日大限臨近,國際市場再度繃緊神經。
不過在中美關稅寬限期即將結束的最后幾小時,特朗普終于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了行政命令,將對華加征的24%關稅暫停執(zhí)行再延長90天。
這一決定來得實在太晚,以至于許多人都在猜測美方是否真的準備重啟全面關稅戰(zhàn)。
說實話特朗普這種拖到最后一刻才簽字的做法,真是太符合他的個性了,總喜歡制造懸念,把事情搞得戲劇化。
中美雙方隨后發(fā)布了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確認美方將繼續(xù)修改第14257號行政令中的關稅規(guī)定,保留10%的基準稅率,暫停剩余24%的關稅。
而中方也做出對等回應,保留10%關稅的同時,暫停24%的額外關稅。
這種互相對等的做法,其實從一開始就是中方堅持的原則,美方想單方面占便宜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瑞典會談結束后,美方代表并沒有立即同意延長“休戰(zhàn)”期限,而是強調一切需要等特朗普簽字才能拍板。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美國與大部分國家的貿易談判將在10月前完成,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美方需要暫時穩(wěn)住中方。
他們需要集中精力先搞定與其他國家的關稅問題。
說白了特朗普政府現在是騎虎難下,一方面他們想通過關稅戰(zhàn)向中國施壓,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關稅戰(zhàn)升級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大沖擊。
畢竟前幾個月關稅戰(zhàn)剛開打時,美國國內物價上漲、股市動蕩的場面還歷歷在目。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對其他貿易伙伴的關稅寬限期在8月份紛紛到期,那些沒能及時達成協議的國家,特朗普一個也沒放過。
就在中美聯合聲明發(fā)布的同一天,中方連續(xù)公布了兩項引人注目的舉措,這兩個動作可不簡單。
中方的兩個不尋常動作
商務部宣布,為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中方決定自8月12日起,對4月4日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16家美國實體和不可靠實體清單的11家美企,繼續(xù)暫停相關措施90天。
而對于4月9日被列入的12家美國實體和6家美企,則停止執(zhí)行相關措施。
這一舉措與美方延長關稅寬限期的時間點完全同步,展現了中方“對等原則”的一貫立場。
說實話這種精準對等的反制手段真是高明,中方沒有盲目跟隨美方的節(jié)奏,而是根據自身利益做出相應調整。
這些被列入名單的美國企業(yè),此前被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以及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
現在中方表示,國內企業(yè)可以申請與這些實體進行交易,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法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
這種靈活處理的方式,既維護了中方原則立場,又為雙方關系緩和留下了空間。
商務部的發(fā)言人在回應記者提問時強調,出口經營者如需向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的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應當根據相關規(guī)定向商務部提出申請。
這兩個動作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方不會在美國的關稅壓力下單方面讓步,但也不會無原則地對抗,只有美方取消對華不合理限制,中方才會相應調整政策。
與此同時中美關稅戰(zhàn)中還有兩個議題,也是相當的關鍵。
在這場關稅休戰(zhàn)延期的背景下,芯片和大豆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商品,卻成了中美經貿關系中最能說明問題的焦點。
據悉特朗普政府與英偉達和AMD達成了一項堪稱奇葩的協議,要求這些企業(yè)將特供中國芯片收入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作為獲得出口許可證的交換條件。
而在11日《金融時報》報道揭露了美國半導體行業(yè)的一項特殊安排,英偉達與AMD兩大芯片巨頭為突破對華出口限制,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了利益分享機制,同意了美國提出的要求。
這一交易模式反映出美國在科技封鎖政策上的矛盾心態(tài),既想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又不愿完全放棄巨大的市場利益。
特朗普在最近的講話中暗示,可能會放寬英偉達向中國出口下一代AI芯片的限制。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農業(yè)州的競選集會上公開喊話,要求中國增加美國大豆采購量,希望將訂單量增加四倍。
這一請求聽起來就很不靠譜,要知道自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zhàn)爆發(fā)以來,中國已經大幅減少了對美國大豆的依賴,轉而從巴西等國增加進口。
未來90天的談判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關稅休戰(zhàn)延期雖然給雙方爭取了喘息的時間,但并不意味著中美經貿關系已經回到正軌。
在這90天里,雙方能否在芯片、農產品等關鍵議題上找到平衡點,將決定未來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不會因為暫時的關稅休戰(zhàn)而放棄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也不會屈服于美方的單邊主義壓力。
畢竟經歷了這幾年的風風雨雨,中國經濟已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適應能力,完全有信心應對各種外部挑戰(zhàn)。
新華社2025-08-12——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