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5時,國道109線虎頭崖段災害防治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全面恢復通車運營。該工程的實施,顯著提升了國道109線虎頭崖路段的抗災能力,有效消除了長期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為公眾出行構筑起更加堅實可靠的安全屏障。同時,也進一步暢通了蘭州對外交通的“主動脈”,為促進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國道109線虎頭崖段(K1778+555—K1792+623)長期以來受危巖體發(fā)育、棚洞老化、邊坡失穩(wěn)等多重安全隱患困擾,嚴重威脅過往車輛通行安全。省蘭州公路發(fā)展中心高度重視該路段治理工作,在多次組織專業(yè)技術團隊進行深入調研論證后,確定采取危巖清理、棚洞接長、樁基建設等綜合治理方案對該路段實施災害防治工程。
項目自開工以來,為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和進度,省蘭州公路發(fā)展中心積極構建“全鏈條”安全保障體系,精心制定危巖體清除專項施工方案,嚴格執(zhí)行施工人員持證上崗制度,落實三級技術交底,安排專職安全員進行全天候巡查,并常態(tài)化開展應急演練,為施工安全筑起了堅實的防線。其中,大力推行“周計劃、日調度”機制,制定科學合理、詳細具體且操作性強的施工組織計劃,每周對施工進度進行全面總結,深入分析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優(yōu)化施工組織,通過動態(tài)調度狠抓工程進度,確保了施工任務按期完成。全面落實“首件認可制”,通過方案評審、驗收總結發(fā)揮示范效應,建立重點環(huán)節(jié)抽檢機制,從原材料進場到施工工藝進行全過程質量把控。同時,引入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對混凝土強度、樁基完整性等關鍵指標進行全過程監(jiān)控,確保工程質量萬無一失。此外,還組建專業(yè)技術團隊駐場指導,定期召開現(xiàn)場調度會,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全體參建人員克服夏季暴雨和高溫等極端天氣影響,經過145個晝夜的連續(xù)奮戰(zhàn),該工程項目順利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交工驗收,全面恢復通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怡璇 通訊員 何文武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