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5歲的馬英九和一個女孩拍了一張合影,他坐得很隨意,面帶笑容,坐在身邊的女孩叫周美青,溫雅恬靜,正是他未來的太太。
這對叱咤臺灣的政治家夫婦,有著怎樣甜美的愛情故事?
其實,兩人早在高中時期就見過面,周美青當時還是女學霸,長發(fā)飄飄,是馬英九妹妹的好友。
有一次,妹妹心血來潮要在家包水餃,就把閨蜜周美青也叫來了。就這樣,馬英九和女孩在廚房里有了第一次照面,或許兩人都太年輕了,他們根本沒說上話。
1974年,周美青從政大法律系畢業(yè),隨后就去紐約大學進修了。在美國校園里,她和馬英九重逢了,此時男孩已褪去高中的青澀,更有自信了,一張“偶像臉”在學校格外吃香,周美青則更加成熟知性。
就這樣,兩個學法律的高材生成為了戀人。1977年8月20日,馬英九做了一個超級浪漫的決定,選在父母結婚33周年紀念日這天,和女友舉辦婚禮。
新婚甜蜜后,接下來發(fā)生的事,著實把這對小夫妻考驗了一把。馬英九想去哈佛讀博士,可臺灣的獎學金只管到碩士,博士學費得自己想辦法,所以要么放棄夢想,要么就得先工作幾年再考慮,關鍵時刻妻子決定支持丈夫的學業(yè)。
在波士頓,周美青成功在一家叫“故鄉(xiāng)”的中餐廳里找到了服務員工作,同時在圖書館打工,給教授做研究助理,一個人干三份活兒,每天工作15個小時,就為了讓馬英九能安心讀書。
他們住的地方很寒酸,就是個破舊的學生公寓,叫Holden Green,馬英九給它取了個很文藝的名字“挹翠軒”。什么家具都沒有,全靠自己想辦法。周美青想了很多辦法,舊床墊直接鋪地上當床,汽車輪胎改造成椅子。
馬英九很多次感到愧疚,妻子堅持了下去,時隔多年,周美青重新回到那里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當年是怎么熬過來的。最近的超市其實距離很遠,她當年都是步行著去的。只能說是“窮并快樂著”,太年輕了,壓根不在意生活條件。
1980年,馬英九快博士畢業(yè)了,兩人的經(jīng)濟條件終于好轉,他們才決定要個孩子。女兒出生后,他們興奮地打電話回臺灣報喜,爸爸一聽說有了孫女,高興得不得了,立馬翻遍所有的書,給孫女取了名字。
1981年,馬英九學成回臺,準備在政壇大展拳腳。周美青下定決心,不做丈夫的附庸,她說到做到,在銀行找到了法務處長的工作。多年來,她每天早上搭公交車上班,風雨無阻,甚至有人給她起了個外號“公交車夫人”。
1999年,馬英九在收養(yǎng)流浪狗的活動上,帶頭收養(yǎng)了一只小狗。周美青對這只狗好得不得了,每天精心照料。
狗年除夕夜,它甚至霸占了馬英九的座位,讓他連連感慨“人不如狗”,這話說得好笑又心酸,但也看得出這個家庭有多溫馨有愛。
馬英九長了一張“明星臉”,走到哪里都有女粉絲圍觀,甚至有人寫信表白。有人猜測,周美青說不定早就醋壇子打翻了,她卻坦誠大度:“全臺灣的人都在幫我監(jiān)視他呢!他哪有機會亂來?”
平凡日子里,他們相互扶持;面對困難時,他們不離不棄。這是一段童話般的愛情,幾十年風風雨雨走下來,兩個人對待彼此真切情意,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小家庭:他和三個女人一條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