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心理咨詢分享985女兒畢業(yè)在家躺平,果殼心理咨詢效果好不好?
一個985畢業(yè)、拿遍獎學金的孩子,回家四個月后:
不敢出門倒垃圾
撕掉專八準考證
整天鎖門嗜睡
她在學校能答辯、能考試,回到家卻連基本生活都維持不了。問題出在哪?答案是這個家,沒給她喘息的空間,反而是最大的壓力源。
01.我是一個教了快二十年書的中學老師,也是一個失敗的媽媽。今天剝開自己的痛,只希望有類似掙扎的家庭,能少走點彎路。我女兒,從小就是“完美”模板。六年級統(tǒng)考拿過全市第一,中考全市前二十,大學獎學金年年不落,還是學生會干部。她善良、文靜,做事一絲不茍。我以前管這叫認真、上進,現(xiàn)在才知道,這叫病態(tài)完美主義。什么是病態(tài)完美主義?它和健康的追求優(yōu)秀不一樣。健康的人為目標努力,也能接受瑕疵和失敗。病態(tài)的完美主義像一副沉重的枷鎖,核心是恐懼和低價值感:
恐懼失?。?覺得一點點失誤都是災(zāi)難,丟臉、不被愛,全盤否定。
恐懼評價: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尤其害怕負面評價。
僵化標準: 對自己要求絕對化,必須達到,沒有彈性。達不到?那整個人就“不合格”。
自我價值綁定表現(xiàn): 她的價值感,幾乎完全建立在“成績好”、“表現(xiàn)優(yōu)秀”上。一旦這塊基石動搖,整個人就崩塌了。
小學時她朋友多,上了初中,在我任教的學校,每天跟著我吃飯、上下學,像個小尾巴。我圖省心、安全,卻不知不覺切斷了她發(fā)展獨立社交的機會。初中三年,她沒有知心朋友,只有競爭對手,交流只圍繞著“題怎么做”。我那時甚至有些洋洋得意,只覺得“學習好就行”。
02.問題早有苗頭。高中住校不適應(yīng),成績下滑,走讀后才稍穩(wěn)。高三面臨高考,尤其班里來了復讀生競爭壓力大時,她的身體先拉響了警報:高考前幾個月,她腸胃嚴重不適,一直延續(xù)到大學! 大學看似一切正常,拿了獎學金、做了學生干部。但大三暑假,考研復習到一半,她突然放棄了。在床上躺了兩天。她后來才說,當時就陷入了一種災(zāi)難化想象:“我覺得考不上太丟人了,別人會笑話我‘你看她平時成績好,關(guān)鍵時候就不行’,我承受不了這個結(jié)果。” 不敢嘗試,就徹底放棄,轉(zhuǎn)而去準備考編。她需要一個新的“必須成功”的目標來支撐自己。
什么是災(zāi)難化想象? 這是一種認知扭曲。簡單說,就是把一個小挫折或潛在風險,在腦子里無限放大,跳過所有中間可能,直接跳到最糟糕、最無法承受的結(jié)局。就像:一步?jīng)]走好?她覺得會摔下萬丈深淵。一次考試失利?等于人生盡毀、被所有人唾棄。災(zāi)難化思維像滾雪球,瞬間能把人的勇氣和行動力壓垮。今年3月,一個“優(yōu)秀大學生引進計劃”讓她看到了希望,條件她全符合。但同時,畢業(yè)論文、專八考試壓下來,周圍同學考研成功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她對自己念叨:“這次,只能成功!絕對不能失敗!” 我呢?我怕她懈怠,怕她錯失良機,也在旁邊加了一把火:“是?。∵@機會多難得,千萬要把握?。 ?,每天在網(wǎng)上分享一些勵志的備考視頻來激勵她。這把火,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崩潰了,在宿舍里控制不住地哭,主動和感情穩(wěn)定的男朋友分手,然后像受傷的小獸一樣逃回了家。
03.剛到家那幾天,表面還算平靜。但當我們不小心提了一句“考試”、“計劃”后,她就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開始嗜睡,叫不醒;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門關(guān)得死死的;除了上廁所,基本不出門。我心急如焚,同時又很不解的是:她在學校頂著論文、答辯的壓力還能撐,為何回家反而垮了?我火急火燎找到果殼心理,指導老師一句話扎醒了我:“孩子在學校能扛,是因為那只是戰(zhàn)場;回到家這個本該療傷的地方,卻要面對最深的恐懼源——父母的期望與評價。如果您不改,給她做再多咨詢也白搭?!蔽疫^去那些自以為的督促、關(guān)心、指點,初中切斷的社交、我無意識流露的對成績的關(guān)注、高考前對她身體不適的“忽視”、大學后對她考研放棄沒說出口的失望、考編前我的“加壓”……這些日常點滴,都在喂養(yǎng)著她內(nèi)心的惡魔。
04.我放下了所有執(zhí)念,咬著牙跟著老師的指導改變自己:老師告訴我,病態(tài)完美主義者的核心恐懼被持續(xù)刺激,只會加劇崩潰。移除刺激源(評價、期望)是第一步。所以我就需要徹底封口,不!提!考!試!不!提!成!功!不!提!前!途!任何相關(guān)字眼,全部封印。
第二步就是接受現(xiàn)狀,允許“擺爛”。災(zāi)難化思維讓人過度耗竭,身體用嗜睡來自我保護。強行打斷可能造成更大壓力。 睡覺?好,睡到自然醒。關(guān)房門?好,保證她不餓著就行。不社交?好。我全然接納,不讓她感到壓力。第三步就是只說“現(xiàn)象”,不評價好壞,避免強化她認為“只有做得好才值得關(guān)注/被愛”的信念。我就這么默默改變,傳遞安全感。在這段時間,也想明白了很多,我愛女兒,我獨一無二的女兒,即使她不優(yōu)秀。我在筆記本上每日記錄著女兒的變化。指導第7天: 她愿意開門跟我聊幾句了,之前只要我或者爸爸在家她就只在臥室活動。指導第15天: 她開始自己收拾屋子,把堆著的書整理好。指導第20天: 女兒已經(jīng)不怎么嗜睡了,作息基本正常,房門不再是整日關(guān)著。她和我聊起學校里的事,雖然語氣仍有些低落,但已經(jīng)開始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始終相信,她會慢慢找到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
指導第40天: 女兒已經(jīng)堅持一周健身游泳了,而且在游泳館她能正常的跟其他人溝通。我很開心,她終于愿意走出來。她的眼神漸漸有了點光,不再是死寂的。雖然還沒提未來計劃,但她活過來了。
05.這40天,不是治好了她。而是我這個當媽的,終于學會了把手松開一點,把嘴閉上一點。卸下了“完美”的枷鎖,孩子才終于能在我們這座名為“家”的堡壘里,獲得喘息、重新生長。女兒內(nèi)心那個由脆弱價值感、病態(tài)完美主義和災(zāi)難化思維組成的巨大空洞,還需要長時間去彌合。我們的指導還在繼續(xù),我和孩子都還在不斷變好。當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度害怕失敗、極度恐懼負面評價、常常把小事后果想象得極其可怕、認為“一次失敗等于全盤失敗”的跡象時,希望各位父母千萬別像我這樣“加火”。孩子的價值,本不應(yīng)系于任何外界的標簽和成就之上。女兒的未來怎么走?考編還是別的?我們還沒談。那句盤踞在我喉嚨口的“考不上怎么辦?”,我終于咽了回去。路還很長,但至少現(xiàn)在,我知道,活著,好好活著,本身就是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