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伯利亞,這地方在俄羅斯人眼里就是自家后院,從烏拉爾山一直伸到太平洋,地大得能塞下好幾個歐洲國家。
幾百年前,俄羅斯的祖先哥薩克們扛著槍往東走,一路就把這片地盤收入囊中。可奇怪的是,中國離這兒這么近,幾千年歷史里也沒見咱們認真占過。
俄羅斯人自己琢磨起來,總覺得這事兒不是中國沒本事,而是咱們的思路跟不一樣。
俄羅斯東擴的那些年頭
俄羅斯人看西伯利亞的歸屬,得從16世紀(jì)末說起。那時候,沙皇伊凡四世在位,俄羅斯剛從蒙古人手里緩過勁來,國家小,資源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烏拉爾山那邊是西伯利亞汗國,一個小部落聯(lián)盟,靠狩獵和毛皮過活。
1581年,哥薩克頭子葉爾馬克帶著幾百人,受富商斯特羅加諾夫家族雇傭,跨過烏拉爾山去探路。他們的目標(biāo)簡單:找毛皮,找資源,順便給國家擴地。
葉爾馬克的隊伍裝備了火繩槍,這在當(dāng)時是先進玩意兒,對上當(dāng)?shù)夭柯涞墓?,?yōu)勢明顯。1582年,他們攻下汗國首都喀什里克,汗王庫楚姆逃了,葉爾馬克就地收稅,主要是毛皮貢品。
這事兒一開端,俄羅斯國家就跟上了。沙皇派人建堡壘,先是托博爾斯克在1587年建起,當(dāng)成行政中心,然后是秋明、托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路往東鋪開。
到17世紀(jì)中葉,哥薩克們已經(jīng)跨過葉尼塞河,抵達勒拿河。整個過程不到百年,他們就控制了從烏拉爾到太平洋的大片土地。
為什么這么快?因為當(dāng)?shù)卦∶袢邕_斡爾人、鄂溫克人,分散居住,沒統(tǒng)一組織,俄羅斯人用集中力量打散兵,一仗接一仗拿下。平均算下來,四百年里俄羅斯每天擴張130平方公里,這速度在歷史上少見。
俄羅斯人覺得這擴張是生存必需。歐洲那邊擠,西歐國家農(nóng)業(yè)發(fā)達,他們這兒冬天長,地凍得硬邦邦,一年就一季莊稼。往東走,能找到毛皮、礦產(chǎn)、出???。
哥薩克不光是冒險家,還是國家工具,沙皇下令,誰打下地就歸國家管,收稅建城。1640年代,探險家像波雅爾科夫沿黑龍江推進,建雅庫茨克要塞,當(dāng)跳板通太平洋。
到18世紀(jì),礦業(yè)起來,銀礦金礦挖開,移民跟進。蘇聯(lián)時期,西伯利亞工業(yè)化,煤礦油田天然氣場開發(fā),從1950年代起大規(guī)模投入。這片地對俄羅斯來說,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命根子,資源養(yǎng)活國家。
中國呢?俄羅斯人看歷史,中國王朝從漢到唐,對西北有了解,張騫探路時就知道那邊有野馬野象。但咱們沒深挖,可能是因為地太冷,不值當(dāng)。俄羅斯人覺得,他們的擴張是主動出擊,中國則是守成,這差異讓西伯利亞成了俄羅斯的。
中國王朝的邊疆邏輯
俄羅斯人琢磨中國為什么沒占西伯利亞,總歸有幾條實打?qū)嵉木売?。首先是地理條件擺在那兒。西伯利亞冬天零下四十度,奧伊米亞康還錄過零下71度,河湖凍成冰,土地多凍土沼澤,不適合種地。
中國是農(nóng)耕文明,擴張看重能耕的肥地,西北戈壁沙漠已經(jīng)夠嗆,西伯利亞更不靠譜。從北京出兵,得翻山過林趟雪,補給線拉幾千公里,糧食半路凍壞,馬匹餓死。古代沒鐵路高速,軍隊進去容易凍僵,守都守不住。
中國王朝的思路也跟俄羅斯不一樣。他們講究王化,不光打下來,還得管好,讓人交稅讀書。西伯利亞人煙稀少,散居部落,派官設(shè)郡成本高,財政扛不住。歷代皇帝算賬,覺得不劃算。從漢武帝到唐太宗,西北擴張有限,更多是打通絲路,不是占冰原。
明朝時,邊疆政策內(nèi)守,長城一線駐軍,防蒙古騎兵南下,沒心思北上。清朝入關(guān)后,初期有動作,但多在邊境,康熙帝1685年攻雅克薩,那是防俄羅斯南下,不是占西伯利亞內(nèi)地。
俄羅斯人覺得,中國用緩沖區(qū)策略,讓蒙古女真部落當(dāng)屏障,這些部落散布草原,偶爾進貢就行。皇帝冊封首領(lǐng),維持影響,不用派兵深駐。這叫文明吸附,不是軍事吞并。西伯利亞太遠,沒人朝貢,管不著,就不強求。
相比俄羅斯繼承蒙古帝國遺風(fēng),一路打占建城,中國是責(zé)任田思維,地得能治理才要。俄羅斯人承認,這不是中國弱,而是權(quán)衡。假如中國真占,那得付出多大代價?
俄羅斯擴張是地理驅(qū)動,得吃飯得保命,誰擋就打。中國是文化驅(qū)動,得教化得設(shè)制,打完不能亂。西伯利亞對俄羅斯是戰(zhàn)利品,對中國是負擔(dān)。這就好比兩鄰居,一個想蓋倉庫,一個覺得夠住就行。俄羅斯人看,這差異在邊界談判里顯露無遺。
邊境條約背后的較量
兩國接觸從17世紀(jì)開始,俄羅斯人東進遇上清朝。1649年,俄軍到黑龍江流域,1652年清軍在烏扎拉村打第一仗。俄人建雅克薩和尼布楚城,清康熙帝派軍攻打,1685年圍攻,1686年再打。
俄軍有火器,但清軍人數(shù)多,用炮轟墻。打到1689年,簽?zāi)岵汲l約,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界,俄羅斯保留部分地,中國止住俄南下。這條約是平等的,俄羅斯承認清朝控制區(qū)。
但19世紀(jì),形勢變。俄羅斯趁清朝鴉片戰(zhàn)爭內(nèi)憂外患,1858年逼簽璦琿條約,割黑龍江北岸60萬平方公里。1860年北京條約,又割烏蘇里江東40萬公里,包括庫頁島。
中國失去日本海出??凇6砹_斯人看,這是不平等條約,但從他們視角,是現(xiàn)實駐軍決定。中國主張歷史控制,俄羅斯講誰搶到算誰的。結(jié)果,俄羅斯鞏固西伯利亞,建海參崴作為港口。
這些條約定下邊界,俄羅斯繼續(xù)開發(fā),西伯利亞從毛皮到礦業(yè),到蘇聯(lián)工業(yè)。清朝后期移民去海參崴,但土地已歸俄。
俄羅斯人覺得,中國沒早占,是因為沒興趣或沒力,但條約后,西伯利亞徹底是他們版圖。中國人如今提這些舊事,如賴清德說中國若要領(lǐng)土完整,該收復(fù)被俄占的地,但俄羅斯不認,歷史已定。
如今俄羅斯人回看西伯利亞,覺得這是文明選擇的結(jié)果。他們擴張本性強,中國治世邏輯穩(wěn)。一塊地照出兩種思路,不是對錯,而是取舍。
西伯利亞資源養(yǎng)活俄羅斯,天然氣油田出口中國,管道如西伯利亞力量2號在談。但地緣上,俄羅斯警惕中國影響力,邊境人口密度中國側(cè)高15到30倍。普京時代,俄羅斯開發(fā)遠東,拉中國投資,但守住主權(quán)。
中國沒占西伯利亞,幾千年里是地理、經(jīng)濟、戰(zhàn)略綜合。俄羅斯人覺得,這事兒說明國家擴張看長遠,不是瞎搶。歷史不能重來,但學(xué)到點:地大不一定好,得能管住。西伯利亞對他們是寶,對當(dāng)時的中國可能是包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