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組老照片,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在80年代的中國,拍的攝影集《你好,小朋友》。
里面記錄了40多年前的孩子們,那些動人而平凡的瞬間,一起來看看吧!
40多年前偷拍的中國孩子
那時候的小朋友,玩得都是跳房子、拋石子這樣簡單的游戲,小朋友們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那個年代,沒有各種各樣的游樂設施,只要有小伙伴,就能瘋玩一整天。
兒童節(jié)表演節(jié)目,小女孩們臉上涂上鮮艷的胭脂,戴上漂亮的頭花。
放學后,小伙趴在家門口的椅子上寫作業(yè)。
兩個小家伙拿著玩具槍打仗。
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姑娘,坐在裁縫店門前認真地看書。
男孩子們擰開水龍頭,恣意飲得酣暢淋漓。
三五個小伙伴,約在一起歡快地捕魚。
下課時間,在單杠上玩耍的小朋友們。
放學后,幾個小姐妹約著一起回家。
那個年代,水總是格外清澈,天總是特別藍,每個人都特別可愛。
孩子們的臉上總是寫滿燦爛的笑容,那是又真摯又簡單的快樂。
一轉(zhuǎn)眼,40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的孩子又是什么樣呢?
孩子們的學業(yè)越來越重,被關(guān)在教室里、家里,每天不停地寫作業(yè)、學習……
有的孩子,才上小學二年級,就要上10門補課班……
現(xiàn)在的孩子,眼里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神采飛揚,早早失去了孩童該有的天真。
中科院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輕度抑郁17.2%。
換句話說: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抑郁的傾向。
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問題
曾看到一位網(wǎng)友提問: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問題?
怎么會沒有呢?但他們往往都有發(fā)泄的出口,和小伙伴們打打鬧鬧,去外面玩一圈,什么不開心都煙消云散了。
以前小孩放養(yǎng),瘋跑瘋玩,被父母批評了,就跑去找附近很多玩伴一起玩啊,也是可以消化不良情緒。
現(xiàn)在小孩子都是在家里,學校,和父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性格養(yǎng)成方面,可能會沒有以前小孩那么好。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大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等神經(jīng)化學物質(zhì),可以緩解壓力、消除疲勞,讓人變得積極樂觀、心情愉悅。
過去的孩子兄弟姐妹多,大多比較自由,學習負擔也不重,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間比較多。
大部分孩子都在農(nóng)村,在大自然中玩耍,那實在是太開心了,父母很少干預和控制。
即使挨幾次打,也很快就又融入到伙伴們和大自然中去了。
80后的我們物質(zhì)雖匱乏,但是我們心情愉悅。
現(xiàn)在的孩子,個人認為雖然物質(zhì)不缺,可是卻是困于水泥鋼筋之中。
過去的小朋友,物質(zhì)不豐富,但更純真,更容易快樂,更有到處去玩的自由,真正是充滿活力的孩子。
現(xiàn)在的孩子被書包壓彎了腰,被過高的期望壓抑了活潑好動的天性!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釋放壓力的出口。
讓孩子從書本中抬起頭,走到大自然中,去運動、去奔跑,去盡情感受陽光和雨露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