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發(fā)過一篇端午節(jié)假期回村生活的內(nèi)容,有些讀者對此感到共鳴,其中一位特意在私信中給我發(fā)了一張他兒子站在麥田前的照片,說:2021年,應(yīng)該也是個端午節(jié),在祁縣的一塊麥子地,孩子沒見過小麥玉米。
照片中,小男孩非常興奮。顯然他從小在城市長大,即使天天吃白面做的食物,吃水煮玉米,卻也不曾知道這些糧食是如何生長的地里的。
這讓我想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許多年前,我有一個網(wǎng)友,她生肖是屬豬的。有一次,我們辯論豬的話題,我說豬不講衛(wèi)生,豬圈通常很臭,豬長得也不好看。她生氣地回擊道:你胡說!豬是很可愛的動物!
實際上,她生活在大城市,吃過豬肉,卻從未見過真正的一頭豬,她對豬的形象認知來源于卡通或影視劇,所以她覺得豬是很可愛的。而我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我家里也曾養(yǎng)過兩頭豬,對豬的印象便是真實的又肥又大的豬。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吃過豬肉的人遠比見過豬跑的人要多。城市的孩子對電腦對互聯(lián)網(wǎng)對全世界都非常精通,但未必能分辨出地里哪株是小麥哪株是雜草,更別提懂得《母豬的產(chǎn)后護理》。
02
再往遠了說,社會的各種精英人才與知識分子一但脫離地氣太久,往往也就越難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幾十年前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xiāng),有一個很大好處就是人們得到了生活實踐。
很多人評論我,說我的內(nèi)容樸實、接地氣。我其實沒法不樸實,因為我是一個底層人,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內(nèi)容都是自己敲擊鍵盤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正因為都是真的,所以才足夠接地氣。
我不會因為樸實的評價而感到自卑,盡管樸實兩個字好像顯得缺乏技巧,但我依舊樂于樸實。也正因為這種接地氣的樸實,才能夠有很多內(nèi)容可描述。譬如對許多人而言,去逛個早市算什么?吃幾顆荔枝算什么?也值得寫一篇內(nèi)容?
可我偏偏就寫了,也因為寫了,這個事情就變成了一篇內(nèi)容。許多人說你生活怎么那么豐富?其實我豐富什么呀,我只是愿意發(fā)現(xiàn)和尊重一切有價或無價的細小事物。
樸實并不掉價,真實,就是最有力量的文字。
如果你能關(guān)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