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29年,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巨型金融危機,以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為起點,如同印尼火山一樣噴涌爆發(fā)。而在這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機之下,本身就長期受到國內通貨膨脹影響的德意志魏瑪共和國,遭受了極其沉重的打擊。
1929年德國的全國生產總值為790馬克,1932年則下降到了510馬克,下降了整整35%,國民基本收入也下降了43%,失業(yè)率更是達到了德國建國以來的頂峰。
在這種情況之下,曾經的歐陸強國德意志,可以說已經是窮得揭不開鍋了。
(德國失業(yè)者)
然而,在一個人上臺之后,德國似乎迅速地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并且再次發(fā)動了規(guī)模浩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個人,就是希特勒。而對于希特勒究竟是如何帶領德國走出了經濟危機陰影,很多人都是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了解一下,納粹德國究竟是如何走出經濟危機的。
一、殺光你的人,搶走你的錢
1939年1月30日,希特勒在于國會發(fā)表的演講中表示:“今天我斗膽再做一次預言如若歐洲內外的國際猶太資本勢力,能夠使各國再一次陷入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話。
那么其結果決不會是全世界赤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猶太人的勝利,而是歐洲猶太民族的徹底消滅?!?/p>
(希特勒)
在這篇演講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希特勒雖然不喜歡猶太人,但是至少的確承認猶太人把持著德國的金融業(yè),是德國最有錢的一批人之一。而納粹黨在上臺之后,第一個被對準槍口的目標,就是這群富得流油的猶太人。
猶太人的財富,也是希特勒的納粹黨的初始資金來源。在德國,猶太人雖然僅僅只占1%的人口數(shù)量,但是猶太人卻在德國的各行各業(yè)都有著極其顯著的地位。柏林的獨立醫(yī)生中,猶太人比例高達52%,法蘭克福的律師群體中,猶太人則占據(jù)了驚人的64%。
很多猶太人是銀行家,工廠主,軍官,知名作家以及藝術家,猶太人在德國國內聲名顯赫,這自然也意味著,這些猶太人必然要比一般的德國人更加的富有。而猶太人在當時歐洲的整體排猶潮之下,也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是極其合適的被打擊目標。
1938年,納粹政府就在倫敦與國際猶太組織展開了一場談判,談判的主要內容就是讓猶太人“有秩序的撤離出德國。”為此,德國政府收取了猶太國際組織15億馬克的“保證金”。而與納粹從猶太人手中掠奪沒收的個人財富相比,15億馬克只是一個很小的數(shù)字了。
(德國猶太人)
然而,被迫為美納粹的戰(zhàn)爭機器“貢獻”了“原動力”的猶太人,卻并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局。在整個二戰(zhàn)期間,猶太人被納粹先后屠殺了大約600萬人,歐洲猶太人損失慘重。
二、誰能借錢給你
但是僅僅只是猶太人“貢獻”的資金,卻并不足以解決納粹德國的經濟問題。而此時,一群你絕對意想不到的人,成為了為德國提供“解決方案”的大救星。這群人就是深陷于美國金融危機的華爾街資本家們。
不過,這些華爾街的大亨們,對于德國的資助事實上也早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道威斯計劃,以及揚計劃,共同向納粹德國輸送了大約1380億馬克的貸款。
而來自美國華爾街的巨量資金援助,無疑也在客觀上助力了德國的軍工業(yè)發(fā)展。雖然美國的本意并非是讓德國重新發(fā)動戰(zhàn)爭,而是平衡歐陸的各國實力。但是我們也不得不說,美國的華爾街財團,應當為二戰(zhàn)承擔一定的責任。
(華爾街大亨)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國會議員麥克法登聲稱,美聯(lián)儲正在將大量的黃金輸送到德國。美聯(lián)儲的參與,無疑也說明了美國對于德國的資助,其實也是半官方性質的。
除此之外,德國的容克貴族集團,以及在一戰(zhàn)后并沒有受到太大損失的德國實業(yè)寡頭,也對納粹提供了大量的資助。這些寡頭出于對更多市場,更加廉價的勞動力以及更多訂單的渴望,在明知納粹將會發(fā)動戰(zhàn)爭的情況下,依然下了大力氣資助希特勒。
(容克貴族)
三、解決失業(yè)
然而,有錢了的納粹卻還沒有解決德國最為核心的經濟問題,那就是極端的失業(yè)問題。德國當時的各行各業(yè),都陷入了凋零的狀態(tài)。德國人民沒有牛奶,德國人民更沒有面包。與美國一樣,希特勒解決失業(yè)問題的手段同樣也是“以工代賑”。
然而希特勒的辦法比較特殊,希特勒是通過大力發(fā)展軍工行業(yè),加大軍事生產,從而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工業(yè)崗位。社會上大量的失業(yè)德國人,最終流向了軍工行業(yè),并且不斷的為納粹的戰(zhàn)爭機器“添磚加瓦”。
而在這些失業(yè)德國人手頭有錢之后,他們會把手里的錢拿去市場上消費,他們也會成為市場中的需求端,從而帶活德國一潭死水的經濟環(huán)境。但是,這種模式注定是無法長期延續(xù)的,因為一個和平的國家,本來就沒有大量的軍事裝備需求。
因此德國只有一條路能夠走,那就是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希特勒本來就沒有想要長期的,根本的解決德國的經濟問題。在希特勒看來,他只需要暫時的穩(wěn)住德國的經濟,而在入侵波蘭之后,德國一切都會好起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二戰(zhàn)初期,德國接連攻破了波蘭,法國,荷蘭以及比利時等鄰國,從這些國家掠奪來的資金,的確也反哺了德國的糟糕經濟。只不過,希特勒如果想要維持這樣的繁榮,就必須一直贏,但是他卻做不到這一點。所以這一切,終究也只是夢幻泡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