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作為一個江西老表,我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夠娶到一個湖北老婆,我跟媳婦是上大學時認識的,后來沒想到居然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于是就走在了一起。
雖然湖北和江西同屬中部省份,飲食文化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陪她回娘家,總能在飯桌上感受到與眾不同的飯桌文化。
湖北的某些規(guī)矩和習慣,讓我這個“外來女婿”感到很不適應,每次回娘家時,都很想吐槽幾句,尤其是以下這5個規(guī)矩,讓人忍不住想吐槽一番。
1、姜絲可樂真不好喝
在江西,冬天喝的是熱茶或者是米酒,但我每次陪著老婆回湖北娘家時,丈母娘就會熱情地端出一鍋熱氣騰騰的“姜絲可樂”。
第一次我看到后直接愣住了:可樂還能加熱煮著喝?還加姜絲?
我?guī)е苫蟮谋砬?,喝了一口,又甜又辣,味道怪怪的,真的不好喝,也實在喝不慣,但湖北人特別推崇這個,說能驅寒暖胃。
后來我才知道,這玩意兒在湖北很流行,尤其是冬天,家家戶戶都煮,雖然我至今沒愛上這個味道,但看在老婆的面子上,每次回湖北還是得硬著頭皮喝兩口……
2、湖北飯桌規(guī)矩很多
江西人吃飯也有點講究,比如年紀越大,輩分越大的人要坐主位,但湖北的酒桌規(guī)矩比江西更復雜,第一次在湖北吃席,我就被整懵圈了。
比如座位講究:主家會安排座位,客人或長輩坐上席,一般是正對門的位置,旁邊有陪酒的,還有專門負責倒酒的。
再比如上菜規(guī)矩:如果后面再上菜,新菜要往上席這邊放,方便客人先夾,也就是說主客在哪里,菜就往哪里上。
還有繁瑣的喝酒流程:開局先一起喝三杯,然后輪流“打圈”,也就是挨個敬酒,每人至少兩杯,圈打完了,大家才能自由交流喝酒。
最后散場前,還得由長輩或主人家提議“收杯”,所有人一起喝兩杯“散席酒”才能結束。
這一套下來,沒點酒量真的扛不住,我在江西喝酒也算能應付,但在湖北,每次都被灌得暈頭轉向。
3、湖北人勸酒熱情擋不住
江西人雖然也喜歡喝酒,但是往往不會過度勸酒,如果客人再三表示喝不了,那么一般主人家就不會再勸客人喝酒了。
但是在湖北人的酒桌上可不是如此,湖北人的勸酒熱情根本抵擋不住,不喝就是不給面子,非逼得你喝,每次我都想逃離酒桌。
在丈母娘家里吃飯也是如此,她都會端出一大碗米酒,笑瞇瞇地說:“這個度數(shù)不高,甜甜的,多喝點。”我信了,結果一碗下去,臉就紅了,兩碗下去,直接找不著北。
4、湖北酒席菜品很豐富
以前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說湖北酒席“菜少、分量小、沒硬菜”,但實際體驗后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這樣,至少我媳婦那邊不是這樣。
我媳婦那邊的酒席菜品很豐富,尤其是農村宴席,雞鴨魚肉樣樣齊全,蒸菜、燉菜、炒菜、涼菜搭配得當,味道也很不錯。
比如:珍珠圓子、粉蒸肉、紅燒武昌魚等等菜肴,這些菜完全不輸江西的酒席,甚至在某些做法上更有特色,所以,網(wǎng)上那些說湖北酒席差的,可能是沒吃到正宗的!
5、湖北吃席不搶菜
在很多農村吃席,經常能看到大家搶菜、打包的場景,尤其是硬菜一上桌,很快就被分光,但在湖北,我發(fā)現(xiàn)他們吃席很講究禮節(jié)。
比如說大家不搶菜: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大家都會等長輩動筷子后才開始吃,不會一上來就猛夾。
另外湖北吃席大家不打包,不管是剩下的菜是多還是少,幾乎很少人會去打包帶走,除非主人家主動給,否則客人一般不會自己打包帶走。
雖然作為江西人,我對湖北的一些飲食規(guī)矩不太適應,但不得不說,湖北人真的很熱情好客,飯桌上的規(guī)矩也體現(xiàn)了他們對長輩和客人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