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親送女兒出嫁,是用心;有些父親,是用價格表。
李連杰37歲的大女兒結婚,禮物是一輛30萬的車。
聽起來還不錯對吧?但放在“國際功夫巨星、上億身家”的背景下,就像你等了半天,男朋友生日送你一束7塊錢的路邊花——你笑是笑了,但心里那點酸,藏不住。
這事一出來,評論區(qū)炸了。有人說:“30萬,你打發(fā)誰呢?”也有人替他說話:“這是心意,不是攀比?!?/strong>但是啊,娛樂圈的心意,一旦標了價,就很容易變成交易單。
我承認,30萬放在普通人家,是大手筆,是掏家底。 可放在李連杰的資產規(guī)模里,這個數(shù),就像你吃火鍋時掉進鍋里的半片香菜——存在感幾乎為零。
而且,這不是普通父女的故事,這是有“情感前科”的父女。 當年,他和第一任妻子黃秋燕,青梅竹馬、同甘共苦,兩個女兒跟著奶奶長大,他人呢?
在電影片場、在利智的懷抱、在慈善晚宴的紅毯上。 你錯過了她的青春期、錯過了她的畢業(yè)典禮、錯過了她的第一次失戀——然后在她出嫁時,送她一輛車,就像補作業(yè)一樣。
父愛是時效品,過了保質期,再貴都帶點霉味。
你發(fā)現(xiàn)沒有? 有錢人的父愛,最容易變成“雙軌制”: 現(xiàn)任太太的孩子,像坐商務艙,隨時有水果餐、有毛毯; 前任的孩子,就像經(jīng)濟艙后排——水也得自己去端,還常被忽視。
在感情的賬本里,這叫“情感偏股”——有人持股51%,有人連分紅都拿不到。
說回李連杰。 我相信他現(xiàn)在出席大女兒婚禮,不是為了擺拍。 年紀大了,人會想補課,哪怕知道補不回來,也想試試。 就像你冬天忘了關窗,屋里凍了一夜,早上關上窗戶,屋子還是冷的,但你總得關。
問題是,公眾不吃你這種慢熱的賬。 公眾對明星的要求,比對自己老爸嚴苛一百倍:你享受了掌聲和票房,就要承擔放大鏡下的苛刻。
在他們眼里,你遲到的愛,不是愛,是補償;補償是欠的,不是給的。
但是我也得說句公道話: 至少他來了。至少他送了。至少他出現(xiàn)在她人生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上。 很多父親,是連30萬都舍不得,甚至連一個擁抱都懶得給。
這就是人性最復雜的地方—— 我們會用放大鏡看有錢人的小氣,用顯微鏡看他們的彌補; 可放下八卦心,去想想自己家,多少感情的缺席,連顯微鏡都懶得去找。
- 父愛不是價簽,錯過的歲月再貴也買不回。
- 偏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假裝不偏心。
- 婚禮上的車,是禮物;陪伴的那些年,才是嫁妝。
娛樂圈的婚禮,看的是車價;人生的婚禮,看的是心價。 李連杰的30萬,不會是結局,但希望它能是個起點——起點是晚了點,但總比永遠不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