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大師季羨林先生曾說過:“做人要老實,做事要踏實,待人要真實?!边@短短幾句話,道盡了為人處世的根本。
可生活里,總有些人口頭上一套,行動上又是另一套,尤其是常把某些口頭禪掛在嘴邊的人,細(xì)品之下,人品往往不怎么樣。
一、動不動就說“這事兒跟我可沒關(guān)系”,遇事就躲的人,沒擔(dān)當(dāng)
老話說得好:“有福同享易,有難同當(dāng)難?!笨善陀心敲葱┤耍綍r跟你稱兄道弟,看著熱熱鬧鬧,可一旦出了點岔子,第一個跳出來撇清關(guān)系,嘴里念叨的準(zhǔn)是“這事兒跟我可沒關(guān)系”。
你跟他一起做個項目,順順利利的時候,他忙著往前沖,搶功勞;可一旦出了點小紕漏,不等別人問,他先擺手搖頭,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仿佛之前的參與都是幻覺。
這種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怕?lián)稽c責(zé)任。跟他們打交道,你永遠(yuǎn)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被“背鍋”,因為在他們心里,自己永遠(yuǎn)是第一位的,別人的死活、對錯,都比不上他那點“清白”重要。
二、總把“他那人就這樣,你別跟他一般見識”掛在嘴邊,看似勸和,實則攪渾水
俗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庇行┤司蛺郛?dāng)“老好人”,見人就勸,嘴里常說“他那人就這樣,你別跟他一般見識”,可仔細(xì)想想,這話聽著是勸你大度,實際上卻藏著貓膩。
你跟同事鬧了矛盾,明明是對方做得不對,他過來勸你,不說對方哪里錯了,反倒說“他那人就這樣”,好像對方的毛病是天生的,你就得忍著。
這種人,看似在調(diào)和矛盾,其實是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或者根本沒心思弄清是非。他們的“勸和”,不是為了讓問題解決,而是為了讓自己落個“好人”的名聲,結(jié)果往往是讓有理的人受委屈,讓沒理的人更囂張。
三、習(xí)慣性說“等下次,下次我一定幫你”,光說不做的人,沒信用
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可現(xiàn)在有些人,承諾說得比誰都漂亮,嘴里天天喊著“等下次,下次我一定幫你”,可真到了“下次”,要么裝失憶,要么找各種借口推脫。
你請他幫個小忙,他拍著胸脯答應(yīng)“沒問題,下次一定辦”,結(jié)果等你真需要的時候,他要么說“哎呀,我這兩天太忙了,實在抽不開身”,要么說“這事有點復(fù)雜,我可能幫不上”。
這種人,把承諾當(dāng)口頭禪,說過就忘,根本沒把別人的事放在心上。他們以為隨口說說沒關(guān)系,卻不知道,一次兩次的失信,早就把自己的人品敗光了。等他們真有求于人的時候,誰還會愿意伸出援手呢?
所以說,口頭禪看似是隨口一說,卻藏著一個人的品性。那些總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的人,要么沒擔(dān)當(dāng),要么攪是非,要么沒信用,跟他們打交道,可得多留個心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