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春天,無錫影視基地的一匹老馬倒下了。
它再也沒能站起來,也沒等來那個承諾會接它回家的人。
這匹馬,就是《西游記》里的白龍馬。
它曾跟著唐僧走過流沙河、翻過火焰山,昂首挺胸、四蹄生風。
可到了晚年,卻被拴在陰暗的角落,吃著發(fā)霉的草料,瘦得肋骨清清楚楚。
楊潔導演兩次去看它,都哭到眼淚止不住,可她始終沒把它接走。
為什么?這背后,有太多無奈和心酸。
一、四大名著搬上熒幕,最難的不是人,是馬
1982年,楊潔接到任務——把《西游記》搬上電視。
這可是第一部被拍成電視劇的四大名著,還要天上飛、地底鉆、妖怪滿天跑。
可最讓她發(fā)愁的,不是特效,不是演員,而是那匹“第五主角”——白龍馬。
劇組窮得叮當響,臺里撥的經費連像樣的攝影機都買不起。
演員一天伙食費5毛錢,拍外景連旅館都住不起,有時干脆睡車站。
馬更是稀缺,尤其是通體雪白、氣質溫順的駿馬。
拍《通天河》那集時,他們在海南找不到白馬,只能抓來一匹棕馬刷成白色。
可海南天熱,馬一出汗,白漆順著脖子流下來。
有次下水戲,剛一入河,白漆就化了,鏡頭里的白龍馬瞬間變成斑馬。
這匹棕馬脾氣倔,被刷怕了,見人就躲,還踢傷過場務。
更換的白馬不是太瘦,就是太矮,唐僧騎上去像個孩子騎小毛驢。
觀眾看到的“唐僧步行”,很多都是因為——劇組賠不起馬。
二、命運轉彎:一匹退役軍馬的入組
1983年,劇組在內蒙古錫林浩特拍“弼馬溫天河放馬”的戲。
草原上萬馬奔騰,其中一匹通體雪白、站得安安靜靜的馬,讓楊潔一眼就相中。
牽馬的小戰(zhàn)士說,它是騎兵團團長桑杰扎布的坐騎,跟著打過演習,立過三等功。
楊潔看中的是它的氣質——穩(wěn)、沉、有神。
可軍馬不能隨便賣,團長一口回絕:“這是我的戰(zhàn)友,不能給?!?/p>
楊潔軟磨硬泡三天,從騎兵團找到軍區(qū),紅著眼說:“全國觀眾都能在電視里看到咱們軍人的風采?!?/p>
部隊最后同意了,但有規(guī)矩:軍馬只能退役才能轉讓。
就這樣,這匹原本“有鐵飯碗”的軍馬退了伍,以800元的價格“賣”給劇組。
分別那天,團長摸著它的脖子,眼圈通紅:“到了外頭,好好干活,別給部隊丟臉。”
馬似乎聽懂了,用頭蹭了蹭團長的手。
誰能想到,這一別,就是它失去一生依靠的開始。
三、六年拍攝,白龍馬的血汗
劇組給它起名“小白”,待遇比演員還高——不是好吃好住,而是大家的心疼。
六小齡童常把省下的饅頭喂它,馬德華夏天蹲在馬棚邊給它扇扇子。
可拍戲的苦,它一樣沒少吃。
三打白骨精那場,要過冰河,冰水刺骨,小白在水里走了八趟,腿抖得像篩子。
拍瀑布戲時,它踩滑跌進亂石溝,差點沒被救上來。
上卡車時一腳踏空摔進水溝,身上馱著笨重的馬鞍,自己根本爬不起來。
悶罐車里長途運輸,一關就是十幾天。
短途運輸塞進卡車,它的腿屢次踩空,關節(jié)受傷。
可只要聽到導演喊“開始”,它總是昂起頭,穩(wěn)穩(wěn)地走完每一個鏡頭。
六年時間,它跟著劇組跑遍大江南北,背上的毛被磨禿了一塊,留下常年的疤。
1988年拍完25集,《西游記》一炮而紅。
演員們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可小白的歸宿,卻沒人細想。
四、從功臣到“賺錢工具”
劇組解散時,小白被送到無錫影視基地。
負責人拍胸脯保證,會像功臣一樣養(yǎng)老。
楊潔臨走前還買了好飼料,叮囑它背上有舊傷,別讓游客騎。
可現實很快變了味。
在基地,它被拴在棚里,旁邊豎著牌子:“《西游記》白龍馬——拍照5元?!?/p>
游客可以隨意騎它溜圈,飼養(yǎng)員只管收錢。
1992年,楊潔第一次去看它。
她帶了胡蘿卜,滿心歡喜,可進棚的那一刻,她愣住了。
小白瘦得只剩骨頭,背上的疤結了黑痂,腳邊是發(fā)霉的草料,糞便沒清。
它看到楊潔,先愣了一下,接著嘶鳴,用頭一個勁蹭她的手。
她摸著那根根干硬的鬃毛,眼淚啪嗒往下掉。
飼養(yǎng)員攤手:“經費緊張,能活著就不錯了,你要不接走吧?”
楊潔沉默。
她剛退休,拿著不到300塊的退休金,住在單位老房子,沒有院子,連自己的日子都緊巴巴。
想送回內蒙古,可交通不便,瘦得站不穩(wěn)的馬根本撐不到家。
她掏光身上所有的錢,讓飼養(yǎng)員買好料,然后哭著離開。
五、最后的告別
1996年,楊潔第二次去看小白。
它被趕到角落里,站不穩(wěn),吃不到槽里的草。
年輕力壯的馬把它擠到一邊,它只能躲開,免得被踩。
楊潔鋪了件軍大衣想讓它躺下,可它一彎腰就差點摔倒。
她抱著它的脖子,不停說“對不起”,哭得說不出話。
飼養(yǎng)員說:“它牙都掉了,草料嚼不動了?!?/p>
她試著找劇組老演員幫忙,也找過電視臺,想申請?zhí)厥饨涃M,都沒成。
臨走前,她用勺子一點點喂它紅糖水。
小白喝了兩口,把頭靠在她膝蓋上,一動不動。
1997年春天,基地打來電話——小白走了。
它被埋在基地后面的荒坡上,沒有碑,沒有名字。
那一片荒地,后來長滿了馬蘭花,風一吹,像它的鬃毛在飄。
六、悲涼背后的無奈
有人責怪楊潔,為什么不出手救它。
可她那會兒已經是退休導演,連自己作品的版權都要不回來,更別說養(yǎng)一匹馬。
她何嘗不想接走它?只是現實比想象中更硬。
小白用6年的時間,背著唐僧走完取經路,也背著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它不懂什么叫名利,不會邀功,也沒抱怨過。
它的忠誠和忍耐,比很多人都純粹。
多年后,有人說起《西游記》時,只記得師徒四人,卻忘了那匹白龍馬。
但看過它晚年的樣子,誰都難免心寒。
就像很多默默干活的人,年輕時拼盡全力,老了卻被遺忘在角落。
它走得安靜,沒有告別,也沒有掌聲。
可它留在熒幕里的背影,卻永遠昂首挺胸。
有些功臣,不該只在需要時被記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