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網(wǎng)-湖南頻道
青春實踐團隊走村入戶宣傳安全知識。王睿辰攝
正值暑期,湖南江永縣的田間地頭多了一群青春的身影。來自湘潭大學、湖南信息學院等高校的百余名大學生,深入向光村、勾藍瑤村等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為當?shù)剜l(xiāng)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支教課堂點亮童心
"老師快看,我的火山噴發(fā)啦!"在向光村小學,3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開設的暑期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志愿者們不僅輔導語數(shù)外等基礎課程,更帶來"會跳舞的鹽粒""彩虹橋"等趣味科學實驗,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科學魅力。
"以前暑假就是在家看電視,現(xiàn)在能學畫畫、做實驗,特別有意思!"五年級學生小磊舉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家鄉(xiāng)風景畫興奮地說。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正悄然打開鄉(xiāng)村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新窗口。
主題宣傳護安全
在星銳籃球場舉行的“童心繪安全”主題活動上,孩子們拿起畫筆描繪心中的“安全水域”——紅旗標識、救生艇、成人看護……一幅幅童真畫作承載著對生命的敬畏。隨后,孩子們踴躍分享自己編創(chuàng)的安全口訣,在互動中深化認知。
湖南信息學院社會實踐團隊還將“七不兩會”防溺水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場景,印制在納涼扇上,于上甘棠古村文化廣場開展“乘涼學安全”特色宣教活動。村民圍坐納涼之際,安全知識悄然入腦入心。
非遺傳承煥發(fā)新生
在勾藍瑤寨,一群身著瑤族服飾的大學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跟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學習女書書寫、瑤家女子拳,還當起了"小老師",帶著游客體驗非遺。
"女書比想象中難寫多了,但特別有意思!"來自長沙的游客王女士在大學生指導下,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女書字符。學生們還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方式,讓古老文化煥發(fā)新生,相關視頻播放量已突破50萬次。
科技賦能農(nóng)業(yè)升級
"家人們看,這就是我們江永的富硒香芋!"在香花井村的芋田里,大學生主播們正賣力推介當?shù)靥禺a(chǎn)。他們不僅直播帶貨,還運用專業(yè)知識幫助農(nóng)戶優(yōu)化種植方案。
"學生們教我們用手機拍短視頻,現(xiàn)在我的香姜不愁賣了!"村民李大叔笑著說。據(jù)統(tǒng)計,通過大學生開展的10場助農(nóng)直播,累計銷售農(nóng)產(chǎn)品超20萬元,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
江永縣人才辦負責人表示:"這批大學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我們將持續(xù)深化校地合作,搭建更多實踐平臺,讓青春力量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綻放光彩。(殷娜、周文、王睿辰)
支教課堂孩子們展示繪畫成果。羅瀟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