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p>
確實,太多人都喜歡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評價中。
最后,慢慢地就迷失了自我。
可日子終究還是自己的,光看別人臉色活著,那真叫一個累。
就像總盯著鄰居家的鍋,自己碗里的飯卻涼透了。
所以,做人,最好還是活在自己的狀態(tài)里。
先得認清,自己喜歡啥
多少人一輩子忙忙碌碌,不過是照著別人畫的模子在活?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清醒,就是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然后,才能慢慢活在自己喜歡的狀態(tài)里。
人這輩子,真正的自在,得先摸清自己的心窩子究竟裝著啥。
而心若沒有方向,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魏晉時的阮咸,家里窮得叮當響。七月七,富貴人家都曬綾羅綢緞,他呢?大大方方在院子里掛出一條打滿補丁的粗布褲衩。
別人看到了,都笑他寒酸,他卻悠然道:“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別人曬的是綾羅,他曬的卻是滿不在乎的灑脫。
而他的心里清楚得很,那份窮困里的自在,那種自己最喜歡的生活狀態(tài),才是千金不換。
尼采曾說:“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這話敲得人心頭發(fā)顫,畢竟一個人若是不懂自己,便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而一旦真讀懂了自己,哪怕粗布破衣,也能走出昂然的步子。
認準了,就得豁出去守住
我們?nèi)羰侵懒诵闹颍O碌木褪且а朗刈∵@份喜歡。
看似很長很久很難,其實做自己喜歡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往往是最幸福,也是最輕松的。
做人一旦認準了方向,那么就算常常需要和世俗的眼光打一場硬仗,那需要點硬骨頭。
北宋的柳永,寫得一手絕世好詞,卻在科舉考場上栽了跟頭?;实垡痪洹扒胰\斟低唱,何要浮名”,斷了他的仕途路。
柳永倒好,索性自封“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汴梁城的勾欄瓦舍成了他的舞臺,歌妓們傳唱著他的詞句,市井間流淌著他的才情。
他蹲在汴梁城的茶館里,聽街頭藝人唱自己寫的詞,捻須微笑。浮名沒撈著,倒把“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盛名刻進了歷史。這破罐子,竟被他摔出個金飯碗!
羅曼·羅蘭看得透:“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p>
的確如此,生活真相常是殘酷的,熱愛卻是自己的選擇。
柳永在“奉旨填詞”的自嘲里,將命運的冰水釀成了醉人的美酒,活出了自己的滾燙,也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
管住耳朵,心才定得下來
世間的嘈雜聲總想擠進耳朵,教你搖擺不定。
唯有守住自己喜歡的狀態(tài),得先練就一身“百毒不侵”的本事,學會對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指指點點關(guān)上心門。
如此,心才能定下來,生活才能處于一種最好的狀態(tài)。
漢宣帝時的疏廣,官至太子太傅,位高名重。
告老還鄉(xiāng)時,皇帝和太子賞賜他許多金銀。回鄉(xiāng)后,疏廣天天在家設宴,招呼鄉(xiāng)鄰親友,大把花用這些錢財。有人勸他為子孫置辦產(chǎn)業(yè),疏廣坦然道:“子孫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p>
他看得明白,與其給兒孫留下可能害了他們的死錢,不如散盡這浮財,落個清靜自在。別人嚼舌根子的時候,你家的米缸里不會因此多出一粒米。
王爾德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別人嘴里的路再好,硌的是你自己的腳。而疏廣散盡千金,守住了一份無掛礙的清明晚景,這才是真正為自己活過。
所以,懂得在喧囂之中守護內(nèi)心的秩序,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方能在歲月里為自己點一盞安穩(wěn)的燈。
但丁那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穿越數(shù)百年依然有力。一個人若是活得憋屈,就像日日穿著擠腳的小鞋趕路,別人瞧不出端倪,可那份疼卻只有自己知道。
活得通透,無非就是讓自己明白這么一件事: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而不是別人劇本里的龍?zhí)住?/p>
當這個世界喧嘩如潮,可自己的內(nèi)心羅盤卻指向你渴望的島嶼的話。
那么,這一刻的清醒與堅持,便是此岸至彼岸最誠實的橋梁,也是最好善待自己的人生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