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因一條看似荒誕的網絡言論,在兩岸輿論場掀起滔天巨浪。一位臺灣網友在社交平臺上高聲宣稱:“只要解放軍敢動一枚導彈,我們就攻擊中南海和三峽大壩!”這句聽似兒戲的挑釁,不僅被大陸網友群嘲為“癡人說夢”,更迅速被官方關注并點名批評。
要知道近期大陸的東部戰(zhàn)區(qū)剛剛完成對長江流域的立體防空部署,三峽大壩周邊的紅旗-9B、紅旗-16導彈陣列已全面就位。而臺灣島內卻因這句激進言論陷入輿論震蕩,不少民眾驚覺,原以為只是“網絡嘴炮”,卻可能成為引爆臺海局勢的導火索。
三峽大壩,這座橫亙于長江之上的巨型水利工程,早在1994年就已動工,2009年全面完工。它的存在,不僅關乎防洪、發(fā)電、航運,更是象征中國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屏障。從壩高185米到壩體長度2309米,每一寸混凝土都承載著億萬國人的心血與寄托。
2004年5月,美國國防部在《中國軍力報告》中首次提及:臺灣若遭攻擊,可考慮打擊大陸高價值目標,包括三峽大壩。僅一個月后,臺灣退役軍官李杰就“私下”在宴席上暗示臺軍確有相關預案。
蔡明憲緊隨其后“補刀”,表示臺灣導彈射程足以打到大陸。這些言論雖未明指三峽,但所指為何,已無需多言。彼時的臺灣政壇正值民粹主義高漲,臺獨勢力借“高價值目標打擊論”頻頻放話,試圖以此塑造所謂“嚇阻能力”。但島內真正的軍事現(xiàn)實,卻遠不如這些政客嘴上說的那般強大有力。
“雄風-2E”巡航導彈雖有1200公里射程,理論上可達到湖北宜昌,但飛行速度僅0.75馬赫,從發(fā)射到命中需超過一小時。
大陸的防空系統(tǒng)卻早已不是“理論”可以挑戰(zhàn)的對象。東南沿海數(shù)百架戰(zhàn)機處于全天候戰(zhàn)備狀態(tài),紅旗系列導彈構建起三道以上的攔截圈。更重要的是,三峽大壩所在區(qū)域早在十年前就被納入重點防御區(qū),部署了層層雷達陣列和全天候偵察系統(tǒng)。
即便導彈僥幸命中,雄風-2E的500公斤常規(guī)彈頭也根本無法撼動大壩的主體結構。技術數(shù)據顯示,三峽大壩可抵御300萬噸級核彈頭直接命中,最多造成百米級缺口,根本不會整體潰壩。臺獨分子口中那種“洪水淹沒半個中國”的末日圖景,從一開始就是幻想。
臺灣社交媒體關于“三峽大壩”的討論量暴增300%,極端言論頻頻沖上熱搜。網絡上不斷出現(xiàn)“武統(tǒng)即攻擊三峽”的口號,甚至有自媒體煽動“毀滅性反制”,稱可“以小制大”。這些言論在表面上看是囂張,實際上卻暴露了深層次的焦慮與恐懼。
島內兵力在2024年已下降至16.9萬人,其中義務役役期僅剩4個月。美方智庫“蘭德公司”公開承認,臺灣在面對大陸常規(guī)軍力時,根本無法實現(xiàn)質的突破。在現(xiàn)實無法滿足“自衛(wèi)需求”的前提下,臺獨勢力開始轉向心理戰(zhàn)和信息戰(zhàn),把“三峽打擊論”當作最后的“核按鈕”。
2018年1月13日,臺灣軍事專家蘇紫云在演講中提及“兩枚導彈就能炸毀三峽大壩”,此言一出,媒體迅速將其包裝為“臺專家狠話”,并渲染成“淹沒2億人”的恐怖預測。實際上,蘇紫云當場也補充表示攻擊水壩是違法的民用目標,但這番理性之語被媒體有意忽略。
就在8月,聯(lián)合國安理會再次重申:任何針對大型民用基礎設施的攻擊都將被視為“威脅全球安全秩序”。國際紅十字會也在報告中明確指出,攻擊水壩將被追究戰(zhàn)爭罪,違者不僅將遭軍事反擊,更面臨全球道義制裁。
大陸官方態(tài)度極為明確:三峽大壩是國家戰(zhàn)略紅線,任何一方膽敢動手,必將遭受全領域、無上限的毀滅性打擊。5月的亞洲安全峰會上,中國軍控專家直言:“誰碰三峽,誰就承擔歷史后果?!边@句話被全球媒體反復引用,不是威脅,而是底線。
2025年6月,解放軍東部戰(zhàn)區(qū)完成對長江流域的全天候防控部署。從055型導彈驅逐艦到殲-10C戰(zhàn)機,從地面紅旗陣地到天基早期預警系統(tǒng),構建起海陸空一體化的立體防御網。據“全球防御分析中心”報告,三峽大壩防空等級已列全球前五。
臺灣方面的“攻擊能力”其實更像是鏡花水月。據臺媒2025年7月報道,全島可機動的遠程導彈發(fā)射車不足50輛,部署困難重重。而導彈從發(fā)射到進入大陸空域,全程都處于解放軍雷達監(jiān)控之下。想突破三道以上攔截圈,“成功率”基本為零。
島內民調也揭示出真實民意:超過七成臺灣年輕人認為攻擊三峽大壩不可行,甚至有六成擔心會引發(fā)大陸全面反擊。盡管極端言論仍在網絡發(fā)酵,但多數(shù)臺灣人早已意識到,這不僅是“嘴炮”,更可能是自毀前程的引爆點。
5月25日,“中國警方在線”發(fā)布警告,點名臺獨分子在網絡上叫囂攻擊三峽大壩的言論,配圖標注“已具備對全島全方位打擊能力”。面對如此挑釁,一位大陸軍事評論員一語中的:“這是臺獨勢力心理崩潰的體現(xiàn),不自量力。”
賴清德在解放軍軍演期間躲入臺軍第66旅指揮所“視察部隊”,實際上是擔心遭突襲,試圖尋找安全感。而大陸早已將其列為重點通緝的“臺獨分子”,并公然宣布“必將繩之以法”。島內“領導人”的膽怯與“嘴炮分子”的瘋狂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變化。雖然表面聲援臺灣,但在此次軍演期間,美軍航母一個轉向東撤,一個停泊東南亞,兩艘航母均未靠近臺海。日本方面更是在安全報告中明確表示“不參與極端對抗”,強調戰(zhàn)略回避。
從軍事、法律、國際關系等多個維度來看,攻擊三峽大壩不僅是技術上的“妄想”,更是政治上的“自殺”。它既無法改變臺海格局,也無法威懾大陸,只會加速解放軍對臺的戰(zhàn)略決心。在三峽這道防線面前,一切幻想都將化為泡影。
三峽大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國家安全的底線。任何妄圖動其一毫者,都將在現(xiàn)實與歷史的雙重審判下,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臺獨分子鼓吹攻擊三峽大壩,不過是虛張聲勢的嘴炮伎倆,既無技術支撐,也無戰(zhàn)略價值。面對現(xiàn)實差距,唯有回歸理性,方能避免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淵。
信息來源:
[1]“以武謀獨”?民進黨當局的白日夢做不下去了 環(huán)球網
[2]臺灣有關方面以所謂“中日戰(zhàn)爭結束與終戰(zhàn)接收”取代“抗戰(zhàn)勝利”表述,國臺辦回應 環(huán)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