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VB藝人黃建東在社交平臺公開吐槽父親在東莞摔傷,卻沒有得到妥善治療,引發(fā)熱議。
黃建東說父親摔倒后去醫(yī)院,醫(yī)生只開了膏藥貼,連止痛藥都沒有,簡直是太敷衍。自己70多歲老父親只能忍痛返港治療。
黃建東說他自己給父親打電話時父親只是輕描淡寫,回家后才知道事情很嚴重。帶父親去醫(yī)院檢查才知患上了氣胸,目前已經在接受治療。
黃建東本是吐槽內地醫(yī)生不重視病患,對患者太敷衍。但很快就被打臉,評論區(qū)也大翻車。
港媒就黃建東的質疑很快給出答案,曝光了黃建東父親在醫(yī)院拍片的截圖。從截圖可以看出,黃建東父親70多歲,來東莞辦事時不小心摔倒在樓梯,去附近醫(yī)院拍了CT,CT上清晰地標明患者有氣胸和肋骨骨折的可能。
網友們根據自己看病的經歷,紛紛表示CT明明寫了有氣胸和肋骨骨折的可能,這情況的老年人醫(yī)生肯定會建議住院的。但是他父親是香港醫(yī)保,住院需要全部自費。
醫(yī)生估計與黃建東父親商量后才沒有強制住院,畢竟也不是急病,東莞離香港也不遠,先開幾片膏藥止一下疼,回到香港再治療也不晚的。
但是黃建東作為一名公眾人物是有影響力的,他知道自己的發(fā)聲有什么影響,卻還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內地醫(yī)生不負責任,這就不對了。公眾人物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
黃建東以為公開吐槽醫(yī)生會得到大眾的共鳴,豈不知事情剛好相反。網友都說他的言論可能誤導公眾對內地醫(yī)療體系的認知。
其實特別理解他父親,生病了希望回到熟悉的家鄉(xiāng)治療更放心一點。香港老人可能更信任本地醫(yī)療,但不應因此否定內地醫(yī)生的專業(yè)判斷。
曾經也有明星類似的情況,他們對長期居住的地方比較依賴,可能下意識覺得回到熟悉的地方治療會比較妥當。
1、李冰冰發(fā)燒包機回北京
2015年,李冰冰在澳洲拍《雪花秘扇》時發(fā)燒20多天沒治好的情況下,妹妹立即為她包機回北京,結果3天就好了。
2、任達華遇到襲擊連夜回香港治療
2019年任達華在中山活動遇到襲擊,當時腹部和手指均受傷,還有大量出血的情況。拉到附近醫(yī)院緊急止血后,任達華連夜回港治療,并沒有在內地住院。
3、大S客死日本
2025年大年初二,大S在日本旅游時感染甲流,因當地分級診療制度及家人未重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終因并發(fā)癥離世。
黃建東事件的核心并非“內地醫(yī)療水平問題”,而是患者及家屬的醫(yī)療選擇與公眾人物言論責任的問題。明星因個人習慣或保險因素選擇返港/回國治療并不罕見,但公開指責需基于事實,否則易引發(fā)輿論反噬。公眾在討論此類事件時,也應理性分析,避免以偏概全。
#TVB藝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