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是蓮花遺世而獨立,我是凡塵最美的蓮花。
若你是蓮花,當你站在佛祖面前,你就是我的蓮花。
——倉央嘉措
在青藏高原的東南角的褶皺里,有一朵 “隱藏的蓮花” 靜靜綻放 —— 這便是藏語意為 “花朵” 的墨脫。作為地球最北的熱帶雨林,墨脫的四季仿佛凝滯了時光,皚皚雪峰和亞熱帶闊葉林的綠意交相輝映。然而在這“世外桃源”卻潛伏著縱橫交錯的斷裂帶,地震陰云始終籠罩。新中國成立之初,這里發(fā)生過有記錄以來的中國內陸最強地震。今天,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軌跡,揭開“蓮花秘境”大地震的神秘面紗。
01
歷史回眸
深夜強震,哀鴻遍野
1950年8月15日北京時間晚上10時9分,中國西藏墨脫縣與察隅縣交界處發(fā)生8.6級地震,這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發(fā)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1.2個唐山大地震的能量,震后余震頻繁,持續(xù)時間達一年之久,震級超過4.7級的余震有80多次,最高的達到6.3級。
極震區(qū)在墨脫縣格林、地東一帶,地震烈度為XII?度,面積約3800平方千米,區(qū)內山崩地裂,耕地、森林、道路被毀,堵河成湖、交通中斷、糧食顆粒無收;民房及各類建筑物倒平,壓死男女人丁及大小牲畜無數,死者埋于倒塌房屋之下,生者無家可歸。地震的強有感范圍達21萬平方千米。
震區(qū)房屋、建筑物及結構物破壞的照片
墨脫地震也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型強震之一,這場特大地震的波及面十分廣泛,遠離震中區(qū)域的日喀則、印度的加爾各答以及緬甸的仰光都有震感,拉薩市布達拉宮的墻體也出現裂縫。這場地震讓安置在全世界86個地震觀測站的地震儀擺針劇烈擺動。
1950年墨脫8.6級地震烈度圖
02
地震密碼:
雙斷裂帶的能量爆發(fā)
墨脫地震發(fā)生后,由于受到人力、科技、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地震專業(yè)考察難以深入進行,所獲資料不夠全面、系統(tǒng)。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社會經濟和地震科技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對于這個發(fā)生在1950年的大地震的調查工作才得以重啟。1985-1986年,當時的西藏自治區(qū)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地震局科技監(jiān)測司共同主持了察隅、當雄兩大地震的現場考察,并成立了“西藏察隅、當雄大地震考察隊”??疾旃ぷ鳉v時2年,跨越2萬多千米,才取得了第一手資料和珍貴的震害照片,逐漸揭開了1950年墨脫地震的神秘面紗。
通過現場考察和追蹤強余震發(fā)現,地震發(fā)生在東喜馬拉雅構造結地區(qū),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匯聚的南緣部位。在高強度的構造擠壓應力作用下,察隅地塊內部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構造隆升和地殼水平縮短(也稱察隅變形帶),墨脫地震就發(fā)生在察隅變形帶內。
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墨脫地震的發(fā)震構造不是一條斷裂,至少有兩條斷裂參與了破裂。墨脫斷裂帶和阿帕龍斷裂帶,這兩條斷裂帶在墨脫、背崩附近交叉重疊。在印度板塊持續(xù)向歐亞大陸俯沖的過程中,持續(xù)不斷的應力在此處積累,積蓄超過極點,爆發(fā)了強烈地震。
03
禍不單行:
從山崩地裂到泥石橫流
1950年墨脫8.6級地震造成的各種地面破壞
大地震往往會引發(fā)一系列的次生災害。1950年墨脫地震導致墨脫北約60公里的波密縣古鄉(xiāng)溝上游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冰崩、雪崩和崖崩,形成40米高的堰塞壩,逃生難度極高。
此外,地震的瞬間,地面爆裂,地下的砂石和濁水噴起,噴射高度可達4-5米。這種現象主要發(fā)生在震中區(qū)的格林、背崩和地東一帶,尤以格林最重,地爆噴出物將倒塌的房屋淹沒并在格林盆地內形成砂石丘(見上圖 a, b, c)。
墨脫地震引起的大規(guī)模山崩和滑坡 (見上圖 e, f) 導致耶東、格林等4個村莊隨著山崩體滑入江中或被山石掩埋;雅魯藏布江干流至少有3處被倒塌的山體攔腰截斷;巨石像洪流一般沖了下來,摧毀了房屋、道路、田地、人畜和成片的原始森林;山體上出現了一、二米寬,數十至數百米長的地裂縫 (見上圖g),整個峽谷籠罩在昏暗的煙霧之中。
地震后人們沒有得到及時救濟,瘟疫蔓延。災區(qū)的人們無力維持生活,紛紛逃亡他鄉(xiāng)。
1950年墨脫8.6級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古鄉(xiāng)湖
04
科技加持:
防震減災護航高質量發(fā)展
1950年墨脫8.6級地震已經過去75年,現如今我國防震減災科技發(fā)展與進步正在為中國式現代化保駕護航。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地震預警網,實現分鐘級地震速報向秒級地震預警的跨越式發(fā)展,為公眾防災避險和行業(yè)緊急處置提供服務。
重大地震災害源探查、巨災防范工程、大震震源探查等重大項目的實施,正在為優(yōu)化城市規(guī)劃布局、加強城市韌性建設,提升城市整體抗震能力提供更加精準的地震風險防治服務。正在編制的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聚焦全面鞏固綜合抗御6級左右地震能力,科學提高全國抗震設防標準。在城市建筑和重大工程中成熟運用的減隔震技術已成為守護生命的“安全盾”。不僅如此,震后救援工作中,空間對地觀測技術能快速完成同震變形場的應急處理和斷層破裂參數反演,及時提供災情信息;野戰(zhàn)手術車、救護車、發(fā)電車等以及多種救援力量迅速進入災區(qū),為及時救治傷病員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級地震前后的衛(wèi)星遙感成像
地震的破壞或許無法阻擋,地震的降臨或許難以預知,但防震減災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讓我們有了面對災難的勇氣和智慧,就像墨脫那朵 "隱藏的蓮花",在風雨洗禮后,依然會在高原之上靜靜綻放。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 西藏察隅8.6級大地震70年:“罪魁禍首”是兩條斷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088349033765324&wfr=spider&for=pc
2. 四川省地震局 減輕地震災害風險,地震科學研究永不止步——寫在西藏察隅8.6級地震70周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483033202008233&wfr=spider&for=pc
3. 章銘陶 墨脫大地震
https://www.cas.cn/zt/jzt/kxhyzt/2003ndygzhy/kkwc/200310/t20031015_2664311.shtml
4. 新華網 這些高科技裝備馳援西藏抗震救災
http://www.xinhuanet.com/milpro/20250109/e3f03d62975d427abeb2c77d9161680f/c.html
來源:上海市地震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