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條件投降”。一張8 0年前的《新浙東報》號外,頭版報道了日本投降的訊息。為了這一刻,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14年。
時隔八十年,這份彌足珍貴的《新浙東報》號外,將作為重要展品之一,在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推出的大型展覽“熱血沃東南——浙江抗戰(zhàn)的烽火歲月”中展出,該展覽系統(tǒng)反映浙江抗戰(zhàn)的歷程,計劃于2025年9月3日下午開展。
《新浙東報》是中共浙東區(qū)委機關報,創(chuàng)刊于1944年4月13日。在浙東抗日根據(jù)地,它既是抗日號角,也是民眾的課堂和會場,及時傳達中央指示、報道戰(zhàn)況、動員群眾。
1945年8月10日晚,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其令人難忘的不眠之夜?!缎抡銝|報》得到日本乞降的消息后,當即便采取號外的形式,傳遍浙東抗日根據(jù)地。這張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都是硝煙中浸透著血淚與希望的記錄。
在展廳中,觀眾將能近距離看到這份珍貴的號外:紙張已微泛黃,但大標題依然醒目,鏗鏘的語句,內容力透紙背。它見證了浙江軍民迎來勝利曙光的那一刻——那是千千萬萬先烈以生命換來的勝利。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由浙江省文物局牽頭舉辦的這場展覽,將以6個單元、220余件(套)展品,在約1200㎡的展廳中系統(tǒng)展示浙江14年抗戰(zhàn)的完整脈絡。
奔騰不息的錢塘江水,見證了浙江兒女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從九一八事變后的救亡吶喊,到炸橋阻敵的悲壯抉擇;從杭州國共和談共赴國難,到浙江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不屈斗爭;從細菌戰(zhàn)的慘絕人寰,到日軍在浙江的投降——展覽像一部沉浸式“長卷電影”,而《新浙東報》號外正是最后的宣言:將勝利寫進鉛字,也寫進山河。
浙江兒女面對民族危亡發(fā)出的怒吼猶在耳畔回蕩,浙江兒女的民族氣節(jié)和英雄壯舉更將永垂史冊。展覽希望通過一件件珍貴史料、一幕幕影像瞬間,讓今天的我們重拾記憶,在新時代繼承與弘揚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
八十年,山河已無戰(zhàn)火;一張紙,仍在提醒:勝利來之不易,和平務必珍惜。9月,之江館見。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4樓臨展廳
票務信息:免費開放,需提前預約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圖片由浙江省文物局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