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全國生態(tài)日,如何用鏡頭記錄生態(tài)之美?觀鳥無疑是最生動的方式——飛鳥的靈動,正是一片土地生態(tài)活力的直觀見證。為讓更多人輕松參與這場“自然記錄”,C視覺“了不起的生靈”欄目為您梳理了成都觀鳥寶藏打卡地,附上新手易上手的拍攝技巧,無需專業(yè)設備,手機也能定格精彩瞬間。
為何觀鳥?生態(tài)之美的“活檔案”
飛鳥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晴雨表”:它們的種類、數(shù)量與活躍度,直接反映著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程度。在成都,從平原濕地到山地森林,多樣的地貌孕育了豐富的鳥類資源。觀鳥不僅是一場自然觀察,更是對本地生態(tài)保護成果的生動感知。
但對新手而言,“跑一天卻難見鳥影”“拍出來模糊不清”是常見困擾。為此,我們結(jié)合資深觀鳥者經(jīng)驗,打磨出這份“實用指南”,既講點位特色,更授實操技巧,讓“記錄生態(tài)”不再是專業(yè)人士的專屬。
新手必看:三招解鎖觀鳥拍攝
裝備:無需“長槍短炮”,實用為主
不必追求專業(yè)攝影器材,一部具備長焦功能(建議5倍及以上光學變焦)的手機或入門級相機即可滿足需求。若有條件,可搭配便攜望遠鏡:先用望遠鏡鎖定鳥的位置與動態(tài),再通過手機鏡頭對準觀察,能大幅提升拍攝精準度。
時間:把握“黃金時段”,鳥多景更美
鳥類的活動規(guī)律與光線條件直接影響拍攝效果。清晨5:00-7:00、傍晚18:00-20:00是最佳時段:此時鳥兒處于覓食、社交的活躍期,動作豐富易捕捉;且光線柔和不刺眼,能凸顯羽毛紋理與自然環(huán)境的層次感,拍出來的畫面更具質(zhì)感。
心法:觀鳥先愛鳥,守護比拍攝更重要
觀鳥的核心是“尊重距離”:保持安靜,避免大聲喧嘩或快速移動;不投喂、不追逐,不破壞鳥類棲息地(如攀折樹枝、驚擾鳥巢)。記住,我們是自然的記錄者,而非打擾者。唯有保持敬畏,才能讓鳥類安心展現(xiàn)自然狀態(tài),也才能拍出更真實的生態(tài)畫面。
壓箱底的點位來了,照著拍就行
【藏寶圖,請收好】
第一站:入門級
特點:市區(qū)公園,鳥不怕人,輕松建立信心
點位:九眼橋畔
這里是都市里的濱河舞臺,主角總在水邊登場。
成都·九眼橋畔:都市里的“冷面刺客”
(C視覺 曹芮 攝)
觀鳥檔案:蒼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身份:留鳥,常年“駐守”成都。
最佳“檔期”:全年。
尋寶攻略:站在廊橋上,利用橋洞當天然畫框。耐心點,等它一個扎猛子捕魚的瞬間,故事感就有了。
偶遇驚喜:水邊還有黑白相間的白鹡鸰,以及成群結(jié)隊嘎嘎叫的綠頭鴨。
點位:浣花溪公園
成都·浣花溪公園:公園里的““社交達人”
(C視覺 林漫 攝)
觀鳥檔案:
主角:黑喉噪鹛
身份:留鳥,喜歡成群結(jié)隊,叫聲嘈雜,很有“氣勢”。
最佳“檔期”:全年。
尋寶攻略:它們膽子大,常在草坪灌木叢里找吃的。蹲下來,用平視角度拍,能捕捉到一堆生動的“表情包”。
偶遇驚喜:林子里還有白頭鵯、鵲鴝。運氣好,溪水邊能蹲到“藍色閃電”——普通翠鳥。
點位:江灘公園
水面開闊,天空純凈,是練習抓拍飛鳥的絕佳訓練場。
成都·江灘公園:水邊的“白衣舞者”
(C視覺 何淑芳 攝)
觀鳥檔案:
主角:白鷺
身份:留鳥,成都最常見的涉禽之一。
最佳“檔期”:全年。
尋寶攻略:這里水面開闊,是練習抓拍飛翔姿態(tài)的絕佳場地。對準目標,打開連拍模式,總有一張讓你滿意。
偶遇驚喜:水面上常有成群的骨頂雞,岸邊還能看到普通鸕鶿張開翅膀曬太陽的經(jīng)典場面。
點位:東湖公園
湖心島是鳥兒的安心家園,傍晚時分尤其熱鬧。
成都·東湖公園:傍晚出動的“發(fā)呆萌神
(C視覺 郝東磊 攝)
觀鳥檔案:
主角:夜鷺亞成
身份:白天常靜立于枝頭,看似悠然 “放空”。
最佳“檔期”:全年,傍晚和清晨最活躍。
尋寶攻略:湖心島是它們的大本營。傍晚時分,它們會集體出動。試試在晚霞中拍個剪影,意境拉滿。
偶遇驚喜:水面上有會“潛水消失術”的小??,林子里則少不了白頭鵯和珠頸斑鳩。
【藏寶圖,請收好】
第二站:進階級寶藏
(需要耐心)
這些地方需要花更多時間尋找和等待,但回報也同樣驚喜。
點位:青龍湖濕地公園
這里是都市里的濱河舞臺,主角總在水邊登場。
成都·青龍湖濕地公園:最勤奮的“樹木醫(yī)生”
(C視覺 吳亞非 攝)
觀鳥檔案:
主角:灰頭啄木鳥
身份:留鳥,四川常見啄木鳥之一。
最佳“檔期”:全年。
尋寶攻略:技巧很簡單,跟著“噠、噠、噠”的啄木聲去找。利用樹干的線條構(gòu)圖,能拍出力量感。
偶遇驚喜:這里是水鳥的天堂。除了能看到成群的綠頭鴨、斑嘴鴨,林子里還有嘰嘰喳喳的紅頭長尾山雀。
點位:成都郫都區(qū)·望叢祠
這里是成都的“鷺鳥王國”,每年上演一場極為壯觀的生命史詩。
郫都區(qū)·望叢祠:“熬夜冠軍”
(C視覺 郝東磊攝)
觀鳥檔案:
主角:夜鷺
身份:公園里的“熬夜冠軍”,標志性的紅眼睛總像沒睡醒。白天在樹上“發(fā)呆”,一到傍晚就精神了,是個晝伏夜出的潛行獵手。
最佳“檔期”:全年可見。傍晚和清晨是它的“營業(yè)時間”,最容易拍到它活動的身影。
尋寶攻略:白天它在樹上“發(fā)呆”,是絕佳的靜態(tài)模特。傍晚去水邊,有機會拍到它捕魚的瞬間。
偶遇驚喜:這里是鷺鳥的“集體宿舍”。除了夜鷺,還能看到池鷺、牛背鷺、小白鷺擠在一起,非常熱鬧。林子里,白頭鵯和鵲鴝也很常見。
【藏寶圖,請收好】
第三站:骨灰級寶藏
走出市區(qū),走進山野,這些點位是對你耐心和運氣的終極考驗。
點位:龍泉山
成都東部的生態(tài)屏障,是山地林鳥的寶庫,需要進階挑戰(zhàn)。
成都·龍泉山:難得一見的“害羞小胖”
(C視覺 吳亞非 攝)
觀鳥檔案:
主角:斑胸鉤嘴鹛
身份:留鳥,體型圓胖,生性膽小。
最佳“檔期”:全年,冬季枝葉稀疏時更容易觀察
核心技巧:放輕腳步在林子里搜尋地面,想碰到它,除了耐心還得靠運氣。
偶遇驚喜:山林里可能遇見“發(fā)型時髦”的領雀嘴鵯,或忙著采蜜的叉尾太陽鳥(羽毛帶金屬光澤,超亮眼)。
點位:崇州道明鎮(zhèn)
冬季的田園風光里,藏著一抹來自高山的驚艷色彩。
成都·崇州道明鎮(zhèn):冬日里的一抹“驚艷紅”
(C視覺 吳亞非 攝)
觀鳥檔案:
主角:酒紅朱雀
身份:冬候鳥,為了“過冬”從高山來到平原。
最佳“檔期”:11月至次年3月。
拍攝建議:在崇州道明鎮(zhèn)的竹林和農(nóng)田邊尋找。當一抹亮麗的紅色出現(xiàn)在鏡頭里,所有的等待都值了。
核心技巧:在竹林或田邊耐心等待,當那抹亮紅色跳進鏡頭,所有等待都值了。
偶遇驚喜:田邊電線上常能看到“站崗”的棕背伯勞,灌木叢里有遠東山雀竄來竄去。
這份地圖,既是拍照攻略,也是一份生動的四川生態(tài)答卷。
每一個物種的存在,都證明了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生機與活力。
今天,帶上相機或手機,去尋找這些美麗的生靈吧。
監(jiān)制︱劉志剛
統(tǒng)籌︱毛漫丁 喻 茂 譚曦
策劃︱ 陳妍蓓 郝 飛
海報︱楊曉東
整 理︱李 歡 刁蕊雪(實習)
(四川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