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升級以及科學育兒概念盛行,育兒產品邊界不斷拓展。奶瓶作為寶寶日常喝奶的必備用品,其清潔與衛(wèi)生問題成為了家長們較為重視的一環(huán),奶瓶清洗劑作為專門設計用于清潔奶瓶的特殊洗滌劑,質量和安全直接關系到寶寶的健康。
近期多款奶瓶清洗劑被曝出不合格引起行業(yè)一些關注,這些不合格產品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清潔效果,甚至可能含有對寶寶健康有害的化學成分,如何保持清潔效果的同時不危害寶寶健康成為擺在眾多品牌面前的難題。不合格產品背后暴露出標準執(zhí)行不嚴、成分不透明等問題。
多品牌奶瓶清洗劑不合格,品控漏洞突出
奶瓶清洗劑是專為嬰幼兒設計的,用于日常多次喂養(yǎng)后清潔奶瓶、餐具以及其他相關物品的專用清潔產品,在育兒家庭中這類清潔類消耗品使用頻率較高,它們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所以這些用品的安全性和清潔力顯得尤為重要。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近期發(fā)布的奶瓶清洗劑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抽檢的50批次樣品中多款奶瓶清洗劑不合格,其中咪芽、青蛙王子及松鼠拉拉三個品牌產品被檢出關鍵指標不合格,咪芽奶瓶果蔬泡泡凈的菌落總數檢測值高達5.6×10?CFU/g超國標限值5600倍,大腸菌群達3.5×10?CFU/g超標準11萬倍以上。
青蛙王子嬰兒奶瓶果蔬清潔劑雖pH值9.0符合國家推薦性標準4.0-10.5,但超出其自我聲明的企業(yè)標準5.5-8.0范圍;進口產品如B&b奶瓶清潔劑泡沫型、Infant Nurse Bottle Fruit and Vegetable Detergent等10批次去污力低于行業(yè)標準。
此次抽檢暴露的幾個問題能夠看出當前行業(yè)在質量管控方面的不足,企業(yè)制定的標準與實際生產過程之間可能存在脫節(jié)現象,導致了標準無法有效地指導生產,進而影響了產品的質量,產品的核心功能指標未能達到預定的標準不僅影響了產品的性能,也降低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當前行業(yè)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企業(yè)應當從源頭抓起加強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以及成品檢測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力度,確保每一瓶清洗劑都能達到安全、有效的標準,也應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提高自我要求,嚴格執(zhí)行國家相關標準和自我聲明的企業(yè)標準,推動奶瓶清洗劑行業(yè)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道路。
去污力不明成行業(yè)常態(tài)?
據了解,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的OPO結構脂、棕櫚仁油、混合植物油及高油乳清粉等營養(yǎng)成分因高脂特性易在奶瓶壁形成頑固油膜,這些油脂成分在溫水中難以自然溶解,常規(guī)沖洗易殘留脂垢可能滋生細菌并影響后續(xù)喂養(yǎng)衛(wèi)生。而奶瓶清洗劑可以通過食品級表面活性劑實現油脂乳化分解。
然而在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進行的50批次樣品抽檢中竟然只有15批次的產品明確標注了執(zhí)行標準,在這些被檢測的樣品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產品在去污力檢測方面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執(zhí)行標準,這不禁讓人質疑是不是在洗滌產品行業(yè)中去污力不明確已經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則?
電商平臺上的奶瓶清洗劑產品情況同樣令人擔憂,由于電商平臺的開放性和便捷性大量品牌和產品涌入市場,不乏一些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安全隱患以及執(zhí)行標準混亂的產品,可以看到多數產品都在詳情頁面上強調植物成分、低殘留等或執(zhí)行A類國標和果蔬國標,并未提及關于專項去污力國標,產品的具體去污能力很難從商家的產品介紹中了解清楚,安全和質量問題也很難得到保障。
目前市場上不少奶瓶清潔劑產品的去污力標注并不清晰,這樣下去可能使產品性能信息不透明、高價低效、品牌信任度下降等,還可能導致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不一、低價競爭等,在這種情況下奶瓶清洗劑行業(yè)有必要從模糊不清的功能描述轉變?yōu)榫唧w明確的性能指標,通過透明且可量化的標準可以有效地重建消費者對奶瓶清洗劑產品的信任,從而推動整個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廢止標準依舊被使用,執(zhí)行混亂
在當下嬰幼兒專用的奶瓶清洗劑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有的能夠滿足對果蔬進行清洗的標準,有的能夠達到餐具清洗的規(guī)范要求,不同的標準適合不同的使用場景。
查詢電商平臺發(fā)現,某品牌奶瓶清潔劑宣稱執(zhí)行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T 24691-2022《果蔬清洗劑》兩項標準;某品牌奶瓶果蔬清洗劑宣稱執(zhí)行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滌劑》、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兩項標準;某品牌果蔬奶瓶清潔劑宣稱執(zhí)行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T 24691-2022《果蔬清洗劑》兩項標準等。
在當前的奶瓶清洗劑行業(yè)中普遍遵循的標準是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T 24691-2022《果蔬清洗劑》以及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滌劑》,盡管這些標準覆蓋了廣泛的奶瓶清洗劑產品,但市場上仍然缺乏專門針對奶瓶清潔的專屬標準。
而標準選擇的隨意性可能會進一步引發(fā)執(zhí)行混亂,比如某品牌奶瓶果蔬清洗劑仍在使用已廢止的GB 14930.1—2015(2023年6月廢止),而某品牌標注的錯誤標準號GB/9985實為無效標識,應為GB/T 9985—2022,此類問題是行業(yè)內部分品牌對標準更新及規(guī)范標注的漠視的證據,也能證明其生產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存在明顯疏漏。
可以看到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使得行業(yè)陷入了無序競爭的狀態(tài),還面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準入門檻低等問題,而行業(yè)標準缺失不僅可能會制約行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還可能加劇低價競爭、阻礙技術創(chuàng)新等。
A類標準、植物成分、易洗無殘留……,深陷同質化泥潭
在電商平臺瀏覽奶瓶清洗劑時“A類標準”“植物成分”“易洗無殘留”等高度雷同的賣點描述充斥在大多數產品頁面,有不少品牌將這三項作為核心宣傳標簽,甚至產品詳情頁的文案結構、成分強調點都呈現模式化復制,但實際產品質量和性能差異不大,缺乏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
據悉,A類標準是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中針對直接接觸食品的洗滌劑制定的較高安全等級,目前市場上的奶瓶清洗劑品牌重點通過標注“A類標準”強化安全性標簽,比如稚芽、子初、布朗博士等大多數品牌均以A類認證為核心賣點,宣稱強調成分天然、無香精防腐劑等。
同質化現象并不是僅存在于奶瓶清洗劑這一品類中,實際上在嬰童用品行業(yè)這種問題普遍存在,特別是在輔食、零食、營養(yǎng)品等細分市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梢钥吹皆S多品牌為了能夠迅速地占領市場份額,往往模仿市場上已經成熟的產品,導致產品在安全參數上內卷、在功能體驗上趨同等現象,品牌在模仿與跟隨中不斷循環(huán)難以突破創(chuàng)新瓶頸。
盡管奶瓶清洗劑是嬰兒護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使用頻率實際上遠低于嬰幼兒輔食、嬰幼兒零食等產品,這種低頻消費的特性導致許多品牌更傾向于保持現有的產品線,而不是投入高昂的成本去研發(fā)具有差異化功能的新產品,對于當前市場上的某些品牌而言改變產品的配方可能不如改變產品的包裝來得迅速有效,這可能會影響行業(yè)長遠發(fā)展。
籠統(tǒng)表述,成分不透明埋藏隱憂
嬰幼兒產品的成分透明的重要性是評估嬰幼兒清潔產品安全性的基礎依據,因為只有全面了解產品的所有成分,才能準確判斷其是否適合嬰幼兒使用,對嬰幼兒安全健康會不會產生威脅。
但市場中仍有部分品牌存在成分標注不完整得問題,比如全網銷量超40萬+的某品牌奶瓶清洗劑成分表僅標注“植物性清洗成分(源自椰子等)”“保濕成分”“微量食用香精”等籠統(tǒng)描述;美國某品牌奶瓶清洗劑同樣只標注“多種植物基成分(椰油、棕櫚仁,玉米和活性炭)、水、防腐劑小于0.1%”,均未明確具體化合物名稱。
據了解,嬰幼兒奶瓶清潔劑主要的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和防腐劑等,在表面活性劑中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椰油酰胺DEA(二乙醇胺)屬于風險和爭議成分,防腐劑中的羥苯丙酯屬于風險和爭議成分,當成分標注缺失時無法有效識別風險成分,過敏體質嬰幼兒的使用安全隱患顯著增加。
在嬰幼兒健康領域,成分透明不僅僅應當被視為一種營銷策略或選擇,更應該成為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基礎標準和保證用戶忠誠度的關鍵,提供清晰、詳盡的成分信息不僅有助于選擇,還對保護嬰幼兒的健康至關重要,透明的成分列表能夠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同時促進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誠信關系,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從4.99元到234元,價格差在哪?
在母嬰用品行業(yè)中商品價格差異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通常情況下這些價格差異并不會特別大,江蘇省消保委2025年抽檢的50批次產品中單價從4.99元到89.32元不等,而在電商平臺中瀏覽奶瓶清洗劑時發(fā)現某品牌奶瓶清潔劑泡250毫升優(yōu)惠后售價9.9元,某品牌奶瓶果蔬清洗劑250毫升優(yōu)惠后售價49元,某品牌奶瓶果蔬清潔泡沫500毫升優(yōu)惠后售價234元,某品牌奶瓶清潔劑473毫升優(yōu)惠后售價241.1元,這些價差差在哪?
對于原材料方面差異來說,大多數高價產品采用溫和的表面活性劑、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安全成分,導致成本較高,而低價產品可能使用工業(yè)級原料或含刺激性化學添加劑。例如部分高價產品明確標注“植物表活”“無香精”“無防腐劑”等。
而低價品易出現菌落超標問題如某測評中科巢售價19.9元,其防腐劑有苯氧乙醇、羥苯甲酯、羥苯丙酯、羥苯乙酯四種,其中羥苯丙酯屬于風險和爭議成分;可多藍多售價89.9元,采用氨基酸類表活復配APG葡糖苷表活成分溫和且去污力好。
當前市場上的一些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簡化生產流程,這可能導致產品去污能力參差不齊,如上海消保委測評中就顯示某產品并未達去污標準。
另外價格定位也與品牌定位、品牌溢價等因素有關,針對高端人群的產品通常會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細節(jié)以及用戶體驗,從而在價格上有所體現,比如某品牌奶瓶清洗劑售價327元宣稱專為孕嬰敏感人群設計、天然果蔬酵素、海內外母嬰博主明星代言、海外寶媽口碑力薦等。
高端品牌可能會采用更優(yōu)質的原材料以及科學的配方等,這些都會增加產品的成本進而反映在最終的銷售價格上,比如某品牌奶瓶清洗劑售價205元宣稱植物鮮萃酵素、雙重表活科學配比、珍惜植萃抑菌等;而品牌溢價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知名品牌往往會因為其良好的口碑、廣泛的市場認可度以及品牌忠誠度等因素在定價時更有優(yōu)勢。
高價未必等于高質,但低價風險更需警惕,如“咪芽”單價17.9元但其菌落總數超標5600倍、大腸菌群超標11萬,原之悅KidsBliss然果蔬清潔劑(無香型)售價81.8元宣稱品名為嬰兒奶瓶餐具清潔劑但與實際樣品標簽不符。購買時可以結合成分表、檢測報告及實際清潔需求選擇避免盲目為概念買單,市場也需加強監(jiān)管讓價格真實反映品質層級。
國內外品牌布局,競爭激烈
隨著母嬰市場的不斷發(fā)展,市場中各個產品間也存在競爭,奶瓶清洗劑市場競爭也愈發(fā)激烈,目前已形成國內外品牌多元競爭的格局,既有貝親Pigeon、甘尼克寶貝BabyGanics、保寧B&B等國際品牌,也有英氏YEEHOO、十月結晶、Babycare等國產品牌。據《中國奶瓶清洗劑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前五大品牌合計占據72%的市場份額。
各品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紛紛在產品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一些品牌開發(fā)了較少被其他品牌使用的成分如氨基酸清潔劑、酵素清潔劑等,像某品牌奶瓶果蔬清洗劑添加了進口氨基酸表活+APG表活等,某品牌嬰兒專用酵素餐具清潔噴霧添加了丹麥酵素等,這些新型清潔劑以更溫和、深層次去污等特點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目光。同時在包裝設計上各品牌也力求獨特,比如有的品牌采用了可降解材料既環(huán)保又實用,有的品牌則注重包裝的趣味性使產品在眾多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在價格方面奶瓶清洗劑市場的價格差異較大,既有高端品牌的高價產品,也有主打性價比的平價產品,各品牌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和消費者需求制定了不同的價格策略。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各品牌也在營銷上投入頗多,比如有的品牌選擇通過明星代言、網紅直播帶貨等方式進行推廣和銷售;有的品牌則注重口碑營銷,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好評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可以看到在當今市場中品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為了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各個品牌各顯神通從多個維度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擁有產品是遠遠不夠的。
行業(yè)思考:奶瓶清洗劑行業(yè)隨著母嬰市場的發(fā)展而不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忽略了一些問題導致行業(yè)發(fā)展亂象,市場抽查多款產品不合格暴露安全底線失守、標準執(zhí)行混亂等問題,同質化競爭與成分不透明加劇信任危機,這些問題在行業(y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但需要行業(yè)需以嬰幼兒健康為核心,強化標準執(zhí)行與監(jiān)管、推動成分透明化與技術創(chuàng)新等才可能實現長遠發(fā)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