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生萬物》里,老戲骨沈丹萍演的“繡繡娘”讓不少觀眾看紅了眼眶。
可誰能想到,這位把農村老太太演得入木三分的張鐵林有過一段校園戀情。
43年過去,一個靠演技翻紅,一個卻因直播賣字被嘲,這對昔日戀人的故事,比電視劇還耐人尋味....
她讓觀眾死死記著了“繡繡娘”
《生萬物》里的繡繡娘,就是那種咱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普通母親,一輩子為兒女操勞,身上帶著舊時代女性的隱忍和堅韌。
而沈丹萍把這個角色演活了,好多觀眾說一開始根本沒認出來是她,光顧著跟著角色的命運揪心了。
就說繡繡娘給女兒準備嫁妝那段戲,她蹲在土炕上,一件一件地摸那些布料,手上的老繭看得清清楚楚,臉上卻帶著滿足的笑。
那神情,那動作,哪像是在演戲,分明就是從舊社會走出來的老媽子,一舉一動都透著對女兒的疼愛。
還有她臨終前的戲份,到死都以為女兒受了委屈,手抖得連藥碗都端不住,最后還緊緊攥著女兒給的玉墜。
這段戲播出后,評論區(qū)里全是“看哭了”的留言,有人還翻出原著對比,說劇版改得比書里還虐心,小說里母親至少知道了女兒是清白的.....
但其實她的演技,并不止于這部劇,八十年代那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里,她才二十出頭,演的農村姑娘又純又美,到現在還有人記得。
如今65歲了,演技不僅沒退步,反而更有味道。
之前在《狂飆》里那個被活活氣癱在床的崔姨,也是她,一個柔韌得能扛起千斤擔的繡繡娘;一個憋屈無奈僵臥病榻的崔姨,完全就是倆模子里刻出來的人!
要不是看演員表,真不敢相信是同一個人演的....
而現在的年輕觀眾可能只知道她演媽媽、奶奶,其實她年輕時候的照片特別驚艷。
《夜上?!防锎┢炫鄣臉幼樱瑑?yōu)雅又大氣,現在的流量明星真比不了。
不過這部劇剛播出,就有人在提起繡繡娘的時候,提起了另一個人——“皇阿瑪”張鐵林...
從 “班花” 到跨國婚姻
沈丹萍年輕時是北電的“班花”,和張鐵林的那段戀情在當時,還挺轟動的...
1977年,二十歲的張鐵林在西安干起了又累又重的裝卸工,熬了一年,趕上了恢復高考的好時候。
這小伙機靈,一考就進了頂尖的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跟謝園、張豐毅那幫后來的大腕成了同窗。
在學校那會,張鐵林長得白凈清秀,在一眾吃過苦的同學里格外扎眼,大伙就給他起了個“奶油小生”的外號。
模樣好,心思活,沒多久就看中了班上比他小幾歲的“班花”沈丹萍,你情我愿,青春年少的他們就好上了。
都是演戲的苗子,借著這層關系,倆人還一塊出演了電影《夜上海》。
那會沈丹萍可比張鐵林有名氣多了,手上還捧著分量不輕的“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杯。
但處對象嘛,有啥好機會自然會彼此拉扯,張鐵林露臉的機會也就多了,漸漸地,圈里人認識他的也多了。
不過啊,年輕氣盛加上外面花花世界的誘惑,沒多久就傳出張鐵林在劇組跟其他女演員走得近的閑話。
轉眼到了82年畢業(yè)分配,一個去了天津的廣播藝術團,一個進了北京的北影廠,天南海北的奔波加上前頭那些疙瘩,那段校園情緣也就跟著風吹雨打散。
之后,張鐵林在天津那頭有了新開始,可誰也沒想到,一年后沈丹萍會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
“后悔藥”吃了四十年?
1983 年冬天,沈丹萍去北京一個老外扎堆的公寓樓參加個朋友聚會,本是散心圖個新鮮,沒想到這一去,就撞見了命里那口子,德國攝影師烏韋。
這位烏韋先生對中國文化迷得很,早幾年就來中國闖蕩過,算是個“中國通”,他比沈丹萍大了整整十四歲,可就那一眼,他就被沈丹萍那股子爽朗大方勁給迷住了。
誰都沒想到,認識剛三個月,烏韋張嘴就求了婚,這把才二十出頭、演戲事業(yè)正有點起色的沈丹萍給整懵了,壓根沒想過這么早就定下來!
沈丹萍一開始不同意,烏韋轉身就走,可第二天她開門發(fā)現,這個男人竟然在門口站了一夜,就是這份執(zhí)著,讓她心軟了。
可這段婚姻一開始就不被看好,一個正兒八經的中國女明星嫁個外國人,多少人背后指指點點,閑話都夠淹死人!
沈丹萍爹媽更是不愿意,放話 “跟他走就別認我們”,可最后,沈丹萍還是跟著烏韋去了德國,后來生了兩個女兒。
但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可想而知.... 她后來坦言,幾乎每天都想離婚,一天提上百次都不稀奇。
不過說句公道話,烏韋這老外做丈夫、當爹,是真心挑不出啥硬傷。
屋里屋外的活計,洗衣做飯打掃,他全包攬,沒半點推諉,帶孩子也是出奇地仔細耐心,比有些當媽的還上心。
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那份憋屈勁還是沒散盡,沈丹萍這“離婚”的口頭禪,氣頭上來還是一天十幾遍。
但是就這樣磕磕絆絆,兩人一起走過了39年,感情反而越來越好,不過和沈丹萍比起來,張鐵林的人生軌跡更讓人感慨...
人生軌跡令人唏噓
畢業(yè)后張鐵林演過不少戲,后來憑借 “皇阿瑪” 系列角色紅遍全國,成了家喻戶曉的演員。
可名氣大了之后,爭議也跟著來了,他加入英國國籍的事被曝光后,不少人覺得難以接受,尤其是后來他還在國內頻繁撈金,被吐槽 “國內賺錢國外花”。
而這幾年張鐵林的消息越來越少,偶爾出現在直播間賣書法,價格高得離譜,被網友質疑圈錢。
前段時間有媒體拍到他坐在輪椅上,雙腿纏著紗布,精氣神大不如前,就在7月31日他的帶貨視頻里,說“你多久沒給老父親買衣服了”,用親情做噱頭的方式引了不少反感。
而網友說他一個英國人講這種話太諷刺,分明是販賣焦慮,甚至有媒體評論說,孝順不是用買東西衡量的,拿親情做賣點只會讓人反感。
曾經風光的 “皇阿瑪”,如今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想想真是唏噓。
從1981年分手到現在,43年過去了,沈丹萍和張鐵林都從青澀的年輕人變成了年過六旬的老人,可兩人的狀態(tài)卻大不相同...
沈丹萍雖然減少了拍戲,但每次出現都用實力征服觀眾,婚姻生活雖然有過摩擦,卻收獲了長久的幸福;張鐵林雖然早年風光,晚年卻因為各種爭議讓人嘆息。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關鍵的選擇往往決定了未來的方向。
沈丹萍不管是對事業(yè)還是婚姻,都帶著一股執(zhí)著和認真,哪怕有過迷茫,也能慢慢找到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
而張鐵林的人生似乎總在追逐什么,卻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最初的軌道。
結語
看著沈丹萍在《生萬物》里的精彩表演,再想想張鐵林的近況,真是讓人感慨時間的力量。
四十多年的風雨歷程,有人在歲月里沉淀出從容和實力,有人卻在奔波中迷失了方向。
或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管走多遠,守住初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才能在歲月里留下真正值得回味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