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如蒼龍騰淵,虬枝破空
或似云岫含煙,柔條垂拂……
走進福州新區(qū)(長樂區(qū))文嶺鎮(zhèn)
前董村棋山盆景藝術園
仿佛走進了世外桃源
來自云南以及日本等地的數(shù)百盆造型各異的盆景在陽光下舒展身姿,每一株盆景都承載著時光的雕琢與匠心的凝聚。而它們的背后,是一位游子跨越山海二十余年的執(zhí)著追尋。
01
遠渡重洋,結緣盆景
清香木以遒勁枝干訴說歲月滄桑
黃楊樹以細密葉片勾勒江南韻味
瑞寶松以層次分明的枝片
展現(xiàn)日式盆景的雅致精髓……
日前
記者探訪了棋山盆景藝術園
近期,絡繹不絕的游客正慕名來到這里感受盆景藝術的魅力。孩子們也喜歡在園中穿梭,種下對自然與藝術熱愛的種子。更有盆景愛好者們慕名而來,交流技藝。
“在保持松樹自然生長特點的同時,通過吊扎造型展現(xiàn)層次重疊的美感?!彼囆g園的負責人董建彬,是一位將盆景藝術解讀得深入淺出的行家。他手持一盆云南松與瑞寶黑松嫁接而成的盆景,熱情地向游客介紹。
誰能想到
這位如今侃侃而談的盆景大師
曾經是一位遠渡重洋的追夢者
年輕時,董建彬東渡日本經商,偶然間邂逅了日本盆景藝術。那些將山川巍峨、草木靈韻凝于咫尺的盆栽,為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每一株盆景的枝椏走向、葉片疏密,都暗含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東方哲思,讓他深深著迷。其間,他多次向當?shù)氐呐杈按髱熣埥?,從基礎的澆水、施肥到藝術造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認真鉆研。
02
云南耕耘,淬煉技藝
2011年
董建彬回國后選擇到云南工作
云南獨特的氣候與豐富的植物資源
恰巧成為他實踐盆景藝術的理想之地
無數(shù)個日夜
他在苗圃中反復試驗
觀察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
記錄嫁接后的細微變化
努力嘗試將日本松樹的精巧雅致
與云南松樹的蒼勁古樸相融合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一次次的摸索與嘗試
他終于培育出了
獨具特色的盆景作品
然而
技藝的成熟并未讓他停下腳步
在云南耕耘十余年后
董建彬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帶著他精心養(yǎng)護的盆景
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
文嶺鎮(zhèn)前董村
03
回歸故土,扎根家鄉(xiāng)
“在外二十幾年,走過了很多地方,但家鄉(xiāng)始終是我心中的牽掛?!倍ū蛘f。
今年年初
他毅然將100余盆
凝聚心血的盆景帶回家鄉(xiāng)
經過長途跋涉
這份對故土的思念與對盆景的熱愛
終于根植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
然而
回鄉(xiāng)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由于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差異
許多在云南長勢良好的盆景品種
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
一些精心培育的造型難以保持
甚至部分植株逐漸枯萎
面對挫折,董建彬沒有退縮。他不斷查閱資料、請教專家,調整種植方法,積極嘗試新品種。最終,松柏類盆景逐漸適應了家鄉(xiāng)的水土,成為棋山藝術園的主打品種。
“修剪一棵樹,可能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但這個過程就像是在雕琢一件藝術品,每一刀都必須恰到好處?!倍ū蛘f道。正是這份對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讓他的作品在全國盆景展覽中屢獲殊榮,也讓棋山盆景藝術園成為眾多盆景愛好者口中的“天花板”。
04
文旅融合,助力振興
“董建彬的盆景在福州乃至福建都比較高端,而且與眾不同?!备V莼ɑ軈f(xié)會盆景專業(yè)委員會會長陳霖認為,這些盆景再過十年長勢會更好,有更高的審美藝術價值。
當下
棋山盆景藝術園
已成為前董村的新地標
以盆景藝術為支點
撬動文旅融合的新賽道
這份跨越山海的綠意執(zhí)念
正化作鄉(xiāng)村振興的蓬勃動能
下一步,董建彬計劃持續(xù)放大品牌效應,推動形成“盆景種植-藝術創(chuàng)作-文旅體驗”全產業(yè)鏈,為文嶺鎮(zhèn)繪就產業(yè)興、生態(tài)美、文化活的鄉(xiāng)村振興新圖景助力。讓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鄉(xiāng)村發(fā)展交相輝映,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新時代的奮斗答卷。
記者 陳堅 通訊員 王至瑩/文 石美祥/攝
編輯 李瓊
監(jiān)制 雷巖平 邱泉盛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fā)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