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臺“邦交”想“斷交”,賴清德的噩耗一個接一個,臺灣要變天。今天我們來聊聊臺“邦交”的事兒。
日前,臺“邦交”巴拉圭掀起了一場關于新法案的激烈討論,巴政府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出了一項新的“組裝產業(yè)法”,法案將允許企業(yè)使用進口零部件在本土進行組裝生產,并貼上“巴拉圭制造”的標簽,而其中大多數(shù)進口零件正是來自中國大陸。
巴拉圭產品組裝
巴政府官員表示,這項新法案有望降低企業(yè)的運營成本,通過把原本需要進口整機的企業(yè)引導向進口零部件,將在不改變進口模式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并增加就業(yè)機會。此前,巴拉圭已通過類似政策嘗到了甜頭,實現(xiàn)了90%的摩托車本地化組裝,提升了國內市場的產業(yè)附加值。
巴工貿部長表示,當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和巴西商品征收關稅,巴拉圭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成為“有吸引力的組裝服務中心”。不過,這項法案在國會內仍存在一定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代理眾議長梅薩曾于上月底訪問中國大陸,他一返回國內就開始呼吁與中國大陸建交。他表示,巴拉圭在臺灣問題上是“浪費時間”,并建議應以國家利益為重,與中國大陸建交。
巴拉圭代理眾議長梅薩
他甚至說出了大實話,表示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巴拉圭不應該做一個“乞丐國家”,等待與臺當局合作。相反,就算是能獲得中國大陸在拉美地區(qū)投資的一小部分,也能給巴拉圭帶來巨大的經濟變革。
對此,中方表示,類似的聲音已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印證了廣大巴拉圭民眾期望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強烈意愿,希望巴拉圭政府認真傾聽這些呼聲。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中方也樂見更多巴拉圭友人來華參訪,增進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了解,從而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觀的看法。
巴拉圭是南美洲目前唯一一個仍然與臺灣地區(qū)維持所謂“邦交關系”的國家。實際上,去年巴拉圭總統(tǒng)培尼亞就曾表示,雖然巴拉圭與臺保持著“邦交關系”,但他對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xié)議持開放態(tài)度。
賴清德
要知道,巴拉圭因多年來與臺當局保持著“邦交”關系,已嚴重影響到自身的農產品向更廣闊市場的出口機遇。面對國內農業(yè)團體和民眾日益高漲的呼聲,培尼亞承認自己處在與臺“斷交”的壓力之下。
對于賴清德來說,巴拉圭正考慮“斷交”的噩耗只是其中一個。根據(jù)最新的民調數(shù)據(jù),賴清德的滿意度驟降至33%,不滿意度攀升至54%。如此“雪崩式”的滑坡,表現(xiàn)出島內民眾的不滿。
島內名嘴邱毅一針見血地分析了造成賴清德民調崩盤的五大根源。即政府濫用司法手段打擊政治異己、對美國過于低聲下氣、內憂外患之際搞“大罷免”、防災工程不堪一擊、煽動民眾情緒渲染“抗中保臺”。
邱毅認為,隨著第二輪“大罷免”投票來臨,民進黨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如果再次慘敗,等待賴清德的不只是支持率的進一步下滑,恐怕臺灣政壇要徹底“變天”。他不僅連任希望渺茫,甚至可能在明年的“九合一”選戰(zhàn)中慘敗,成為第一個提前下臺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