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
為了減肥
很少或者幾乎不吃主食?
但其實
為了減肥完全不吃“碳水”
或者少吃“碳水”
反而可能會影響壽命!
主食吃不夠傷全身
1.易患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物質(zhì)之首,它在體內(nèi)分解產(chǎn)生的葡萄糖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還參與許多生物化學反應。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會導致人體出現(xiàn)低血糖、內(nèi)分泌及代謝功能紊亂、脂肪分解不徹底而產(chǎn)生酮體、蛋白質(zhì)過度消耗等現(xiàn)象,影響多種機體功能。
為了保證總體熱量需求,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的人,通常會過量攝入脂肪和蛋白質(zhì)。脂肪的熱量約為9千卡/克,遠超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的熱量,因此過量攝入脂肪更易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膽固醇,加重以胰島素抵抗為特征的代謝綜合征,其中就包含糖尿病。
2.傷心
2023年3月,加拿大圣保羅醫(yī)院、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表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生酮飲食會引起“壞”膽固醇水平升高,從而增加2倍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心血管事件、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風險。
與常規(guī)飲食參與者相比,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參與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2倍,包括心臟病發(fā)作、中風和外周動脈疾病等。
此外,在不吃或少吃主食參與者中,那些壞膽固醇水平最高的人患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高。
3.增加死亡風險
2018年,一篇發(fā)表在《柳葉刀·公共衛(wèi)生》上的綜合研究顯示: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影響壽命,使壽命縮短。
總的來說,主食(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小于全天攝入總能量的40%或者大于全天攝入總能量70%,都會增加死亡風險,縮短壽命。
4.傷腦
經(jīng)常不吃碳水主食,也可能損害大腦的記憶和認知功能。
研究人員認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讓大腦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應,從而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zhuǎn)。
飲食調(diào)整要控制總量
優(yōu)化結(jié)構(gòu)
如果想要控制體重或減肥,就得先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在攝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的情況下才能更有效減重。
1.推薦吃這些主食
主食的選擇應該粗細搭配,同時兼顧食物的多樣性,但要減少精制碳水的攝入,適當多吃優(yōu)質(zhì)碳水。
減肥期間最推薦吃的是既能飽腹、升高血糖能力又不是很高的食物,最適合的就是全谷物和薯類食物。
比如鷹嘴豆、紅豆、綠豆、燕麥米、蕎麥米、青稞米、糙米、黑米、紅薯、紫薯、馬鈴薯、蓮藕等食物。
可以在做米飯的時候,將1/3至1/2的大米替換為雜糧或雜豆,也可以將薯類切塊后放入,做成雜糧雜豆飯。
2.吃多少主食合適?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谷類食物每天要吃到200至3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為50至150克。另外還建議吃50至100克的薯類食物。
女士一把大米的重量約為25克,也可以直接用帶刻度的量杯。一把鷹嘴豆和一把綠豆的量都為25克左右,一拳頭紅薯約為100克。
小貼士
戒“隱形熱量”:戒掉甜飲料,改喝純咖啡、茶或蘇打水(無添加糖);減少精制糖(如奶茶、蛋糕),避免“喝涼水都胖”。
保留生活樂趣:偶爾聚餐、喝少量酒并非禁忌,但需控制頻率(如一周1次),避免“報復性進食”。
注意:減重的本質(zhì)是“少吃”,但關(guān)鍵是找到能長期堅持的方式。極端節(jié)食(如不吃主食)可能導致反彈、脫發(fā)等問題,需謹慎。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微泰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