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歡唱離合……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這首《赤伶》描繪的是京劇名伶的戲曲人生,正所謂“唱念做打皆是戲,生旦凈末亦是情。墨顏水袖鑼鼓緊,唱腔悠悠吟斷腸?!?/p>
民間有戲一開腔,八方開聽的習(xí)俗,一方為人、三方為鬼、四方為神明。舞臺上的演員一旦開嗓,不管臺下是否有人都必須唱完,因?yàn)檫@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guī)矩。
凡人不在鬼神在,凡人不聽鬼神聽。她是中國一代名伶,生前被5位總統(tǒng)相繼追求,但后來不慕權(quán)貴的她隱居農(nóng)村守寡,死后被葬入八寶山。
這位傳奇的民國名伶就是劉奎喜,她將京劇、河北梆子演繹成了人生的喜怒哀樂。更是傳承了老一輩伶人的風(fēng)骨、傲氣,雖身為戲子但卻傲骨長存。
第一、男有梅蘭芳,女有劉喜奎
從1790年徽劇進(jìn)京之后,從徽劇“黃皮腔”衍生出來的京劇,就在京師扎下了根。在此之后的兩百多年的時(shí)間里,曾涌現(xiàn)出過很多京劇名角,以及層出不窮的京劇選段。
到了慈禧時(shí)期由于她本人特別喜歡聽京劇,所以索性將京劇定為“國戲”。至此之后有頭有臉的京劇戲班子,都曾屢次出入宮廷為皇親國戚賀壽。
這種“京劇熱”的局面,即使在清朝滅亡、民國建立之后,依然沒有降溫的跡象。民國時(shí)期的京劇名角,更是備受達(dá)官顯貴的追捧。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前四大須生:余叔巖、高慶奎、馬連良、言菊朋;后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以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