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87歲的書畫大師范曾的家族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先是女兒范曉蕙控訴繼母徐萌“卷走20億藏品、封宅失聯(lián)”,隨后繼子范一夫曬出范曾在法國的照片“報平安”,而最新消息是香港《文匯報》記者獨家爆料稱,范曾“正閉門寫書,一切安好”。
然而,這場家庭鬧劇只是范曾爭議人生的冰山一角?;仡櫵乃囆g(shù)生涯,圍繞他的爭議從未停歇——從恩師李苦禪的臨終絕罵,到與黃永玉的“狗頭畫”互撕,再到李敖的犀利點評,這位“書畫大師”的人品和藝術(shù)造詣,似乎一直備受質(zhì)疑。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范曾那些鮮為人知的“黑歷史”。
李苦禪的臨終絕罵:“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范曾早年拜師中國近現(xiàn)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李苦禪,得其真?zhèn)鳎L畫水平突飛猛進。然而,隨著名氣漸長,范曾的態(tài)度卻逐漸傲慢,甚至對恩師直呼其名,以“兄弟”相稱,徹底亂了輩分。
李苦禪晚年對此極為反感,臨終前憤然留下評價:“我沒有范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并明確交代:“死后不準范曾扶靈。”。
1983年李苦禪去世時,范曾前來吊唁,卻被李苦禪的家人和弟子拒之門外,場面極為尷尬。
更諷刺的是,范曾曾在自傳中自稱“坐四望五”(四品已成大師,五品可稱巨匠),但恩師的評價卻讓他的人品爭議永遠釘在了藝術(shù)史的恥辱柱上。
與黃永玉的“狗頭畫”大戰(zhàn):從忘年交到死對頭
如果說李苦禪的恩怨是“師徒反目”,那范曾與黃永玉的爭斗則堪稱“藝術(shù)圈最狗血的互撕”。
早年,范曾與黃永玉關(guān)系甚好,甚至以“忘年交”相稱。然而,在特殊時期,范曾曾多次檢舉黃永玉的表叔沈從文,導致兩人關(guān)系徹底破裂。
后來,范曾直接畫了一幅極具侮辱性的畫——一個洋人牽著一條戴帽子的狗,題名“黃永玉”,并公開發(fā)表。黃永玉看到后勃然大怒,隨即回敬一幅《鳥是好鳥,就是話多》,暗諷范曾“嘴賤”。
兩人的罵戰(zhàn)愈演愈烈,范曾甚至在萬字長文《蝜蝂外傳——為黃永玉畫像》中痛罵黃永玉: “靈魂丑惡”“政治投機”“寡情薄義” “畫作呆板寫實,國畫尚未入門”。
黃永玉也不甘示弱,直接放話:“范曾這個人我不喜歡,但中國畫不應(yīng)中西結(jié)合這一點,我們倒是一致的?!?/p>
最戲劇性的是,兩人曾在一次國際畫展的飯局上差點動手,黃永玉當場放狠話:“我今天要打一個人!”范曾則抄起啤酒瓶準備“自衛(wèi)”,最終被旁人拉開。
這場持續(xù)幾十年的罵戰(zhàn),堪稱中國藝術(shù)史上最激烈的“文人相輕”案例之一。
李敖的犀利點評:“人品有問題,字如賬房先生”
除了同行和恩師的差評,臺灣作家李敖也曾對范曾毫不留情地開炮。
范曾在臺灣辦展時,李敖專門撰文《評范曾》,直言:
“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討厭,賬房的毛筆字而已。”
“范曾人品有問題,當屬可信?!?。
李敖還提到一件軼事:1989年,臺灣名人畫廊購買了范曾40多幅畫準備辦展,結(jié)果畫作在展前被盜。范曾得知后,竟一口咬定這些畫全是贗品,導致畫廊聲譽受損。后來警方破案,鑒定專家證實畫作為真跡,但范曾仍死不認賬。
李敖諷刺道:“這種作風,怎么是藝術(shù)家所為?”
結(jié)語:藝術(shù)成就與人品,究竟孰輕孰重?
范曾的書畫在市場上備受追捧,一幅畫動輒千萬,甚至被譽為“當代國學大師”。然而,圍繞他的爭議從未停止——從恩師的絕罵、同行的互撕,到李敖的犀利點評,似乎都在提醒世人:藝術(shù)成就再高,若人品存疑,終究難逃歷史的審視。
如今,87歲的范曾深陷家族風波,而他過去的種種爭議,也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蛟S,正如李苦禪所言:“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薄@句話,或許正是對他一生最精準的注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