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是深圳“來不及了崔哥”約的一本書稿約稿,大概齊就是每個人講自己跟電影緣分的故事的書。從我出國前就開始約了,還為此建了一個巨大的豪華的轟轟烈烈的熱熱鬧鬧的咖群,我記得好幾年前我好像已經(jīng)寫過一篇發(fā)給他,也沒見到書。上個月又催,我徹底迷糊自己是寫過還是沒寫過,就又劃拉了一篇給他。我們都老到書出沒書,文章寫沒寫,電影看過沒看過都含糊的年齡了嗎?到現(xiàn)在我也不確定崔哥的書到底什么時候出或者還出不出,是字就先喂一下公號沒毛病。
圖片來源:《天堂電影院》
北京國家大劇院西側(cè)的東安福胡同是我長大的地方,先是奶奶家,后是姥姥家在這里。附近有倆家電影院,一個是北新華街一號的北京音樂廳(前身是建于1027年的中央電影院),另一個是新華街左拐上長安街路南的首都電影院(前身是馬連良先生等籌資1937興建的新新大戲院)。
這兩家電影院是我是一生沉溺電影的出處。那時候電影院不叫影城,沒什么花胡哨,就是放電影這么單一功能,票價也相當平民,平時電影票價一兩毛,假期的學(xué)生票是五分錢。當時爸媽下放,我屬于第一代留守兒童。和當代留守兒童相反,那時候是爹媽下鄉(xiāng),兒童留守城中,共同點就是孤獨和陽光燦爛,無人理會,自由溜達,野蠻生長。
圖片來源:《八月》
我讀小學(xué)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從一年級起,學(xué)校假期里都會組織在中央電影院或者首都電影院看電影,學(xué)生包場,埋下愛看電影的種子,包場不夠我看的,平時就一個人去看,放什么看什么,不挑不揀基本場場不落,跟審片的似的,我現(xiàn)在看電影口味龐雜,是從小不挑食想挑也沒的可挑的結(jié)果。
兩家電影院離家都是走路五六分鐘的路。我從小就不是特別合群,自己獨來獨往居多(現(xiàn)在也不合,所以自我放逐到小島村兒來了)。從小學(xué)到高中我每周有從5分漲到50塊的零用錢(從我的零用錢漲幅,可以看出國家改革開放經(jīng)濟起飛的近乎垂直的弧度),所以看電影都是零用錢到手自己抬腳就去。路上還在六部口高臺階(一間有高高臺階的小副食品商店)花5分錢買包魚皮豆兒(一種沒有花生只有魚皮的豆)或者花生沾或者果丹皮邊走邊吃。對我來說,看電影就看電影,特別純粹。不是約會,不是社交,就是買一張學(xué)生票,嘎嘣嘎嘣嚼著魚皮豆兒或者花生沾或者果丹皮,在黑暗的電影院里被電影情節(jié)帶著出發(fā),目的地像任意射線一樣,藐視方向。
尤其難得有外國電影看的時候,《橋》、《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英俊少年》、《追捕》、《人證》什么的,外面的世界和風(fēng)貌讓人腦洞大開,黑暗中世界之窗豁然敞亮,永不關(guān)上,直到退休前終于把自己給向往出來了。后來發(fā)現(xiàn),能一個人看電影,就能一個人專注地做很多事,并不需要時時刻刻拉幫結(jié)伙和成雙成對,我老人家孤獨且自由的靈魂就是電影滋養(yǎng)出來的。
圖片來源:《天堂電影院》
八十年代初,父母從干?;氐奖本?,恢復(fù)在林科院的工作,在院里分給到住房之前,也擠在六部口住。家里突然多了兩個大人,擁擠不堪,可能因為家中空間逼仄轉(zhuǎn)不開身吧,他倆下班回家,路過首都電影院或者中央電影院,總是買好當晚的電影票,回到家吃完晚飯,倆人就頂風(fēng)冒雪出去看電影,看完回來直接睡覺。我當時已經(jīng)是憤怒的高中生一枚,小時候抬腳就去的電影自由已經(jīng)翻篇,不管真的假的,天天晚上吭哧吭哧寫不完的作業(yè),困獸似的。心里對爹媽放飛自我天天看電影不跟我同甘共苦很是生氣,只能化憤怒為看小說,作業(yè)什么的真是心不在焉瞎比劃純屬耽誤功夫。
圖片來源:《未來水世界》
后來爸媽在林科院分了房子搬走,我則留在姥姥家,只有周末搭回林科院。林科院周邊有總參三部,軍事科學(xué)院,中國軍事大學(xué),加林科院這四個大院周末都會放內(nèi)部電影,我肯定場場不落,尤其部隊大院的電影片源勁爆,常常有外面完全看不到的歐美電影。那時候部隊大院還沒現(xiàn)在這么神秘和拒人千里,大門對我們無限敞開,軍民大院互相串門兒看電影游泳隨便。
有個周末軍科電影院放《未來水世界》,那是我看過的最早的美國大片, 當時不太清楚這些,我查了查,這片子投資超過2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啊,90年代的2億美元大片。作為20世紀最燒錢的那幾部好萊塢大片之一(在泰坦尼克號之前是影史之最),《未來水世界》在2007年時依然位居洛杉磯時報的“影史十大最難拍電影”之列,從籌拍、開機,到后期的制作、上映,這片都堪稱磕磕碰碰、多災(zāi)多難,投入的成本一加再加,堪稱影史奇觀。
圖片來源:《未來水世界》
故事講公元2500年的地球,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世界。人類文明被摧毀,塵封在海洋深處。僥幸活下來的人們回到原始社會,只能靠簡單材料建起了水上浮島,泥土成了稀有之物,生存十分艱辛。有一位獨行者卻過得悠然自得,他有自己的航船,設(shè)備先進,能捕魚能再生淡水能攻擊敵人。他耳后長腮,一雙腳似蹼,進化后簡直如魚得水,他可以像魚一樣游得飛快,還可以潛水很深直到海底。一天,他用泥土去換淡水和番茄苗,卻被人們逼迫交配留種,拒絕后被抓去準備殺掉做成泥土,不巧海盜來襲人們一片混亂,店老板海倫允諾相救但必須帶走她和養(yǎng)女。凱文得救,帶著母女倆開始了充滿摩擦和對立的同居之旅,在經(jīng)歷海盜圍攻等等事件后漸漸萌生感情,最終意外發(fā)現(xiàn)了新的大陸,然而凱文已情歸大海,最后獨自離開回到水上世界。
我要講的是戲外戲,聽說我周末要去軍科看美國大片,姥姥家院里住西屋的小慧姐也鬧著要跟我去。小慧姐比我大十多歲,但幾乎沒離開過西城區(qū),是典型的北京胡同里躲過插隊在家閑置的待業(yè)青年。小慧姐人簡單開朗,沒大沒小地喜歡跟我混,什么都聽我的,我倆吃東西也是你一口我一口的,跟倆一般大的女孩兒似的。長途跋涉去西郊父母家過周末看電影的我,對平時沒機會出門的小慧姐來說,就是外面的世界吹哨人。
聽說要跟著我倒三四次公交車去部隊大院看電影,她媽像托孤似的把她托付給我,千囑咐萬囑咐把小慧姐完整地帶去完整地帶回來。
小慧姐的媽媽我叫石大媽,是個胖乎乎的河北老太太,老爸給她起了個外號叫石老母,因為她生了六個孩子,平時像老母雞一樣護著自家孩子,得名是因為母性比較強吧;里院回民李奶奶的外號是李老特,也是老爸賜名,因為她很喜歡打聽我家動靜,老想挖出點秘密的樣子,有點鬼鬼祟祟沒事找事的特務(wù)習(xí)性。外院也是李姓一家,老爸給起名國務(wù)院,因為外院李奶奶李爺爺老兩口說話前綴永遠是國務(wù)院怎么樣怎么樣,就跟他倆剛一騙腿兒從國務(wù)院上班兒回來似的。他家孩子都一水兒的俊男靚女,能歌善舞,其中老大李征是東方歌舞團的歌唱演員,擱今天就是明星。扯遠了。
圖片來源:《八月》
說回看電影,那天電影院里空前爆滿,我被美國大片給震撼得靈魂出竅,散場時候人頭洶涌,我個不靠譜地完全把小慧姐給忘了。在很大的電影后勁中恍恍惚惚坐著公交車回了城里(好歹記著這個周末就不在父母家住了,要回城,但忘了回城的目的),到家才發(fā)現(xiàn)把小慧姐給丟了,后來小慧姐是怎么回來的我也忘了,石大媽估計對我是一肚子氣,也不好發(fā)作,誰讓你把你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姑娘托付給一個整天獨來獨往的孤僻孩子呢,明擺著靠不住。
現(xiàn)在這個事在時間軸上,我有點掰扯不清楚了,記憶中是發(fā)生在1985年我離京去杭州上大學(xué)前的事,但是《未來水世界》拍攝于1995年,有十多年年代差,不知道記憶在哪里出了差錯。所有細節(jié)都很確鑿,比如我多大,小慧姐多大,是父母剛剛搬到林科院的階段,對那個片子也印象深刻,就是時間對不上。細思則恐,我是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就看了,平行世界實錘。
大學(xué)在杭州。夏天在沒空調(diào)的學(xué)生宿舍,白天隨隨便便四十幾度,晚上西湖盡情散發(fā)吸了一天的暑熱,整座城市秒變一個大蒸籠。為了存活下來,晚上隔三差五我都就踩著單車去到巷道電影院看電影連帶納涼。巷道電影院顧名思義在地下,原來是林彪的704行宮一部分,但沒有完工,要通過長長的廢墟一樣的通道,才能到電影院,很帶感。雖然巷道墻壁嶙峋原始,但有天然無敵空調(diào),冬暖夏涼,無比舒服,進去不想出來,有時候一晚上連看好幾場電影,甭管放什么。記得有天放《竹林隱士》,我當諜戰(zhàn)片預(yù)期的,結(jié)果是講大熊貓人工飼養(yǎng)的,真閃著腰了。不過從那部片子得到的一些關(guān)于大熊貓的冷知識,后來深度采訪熊貓爸爸潘文石教授的時候,倒是用著了。比如熊貓是熊,肉食動物,吃竹子是因為吃不上肉,所以一天得吃十幾個小時幾十公斤的竹子湊數(shù)。所以說人生所有的相遇自都有深意,渺小如我們,只管相遇,其他交給命運。
圖片來源:《這個殺手不太冷》
工作后一個人看電影時候更頻繁。媒體場幾乎周周都有,多在上午,夜貓子起床后匆匆洗漱,飛車去電影院,深一腳淺一腳氣喘吁吁直到電影院燈光暗下來,這才元神附體,果斷提振。
那個階段國產(chǎn)片跟現(xiàn)在氣象不一樣,蠻欣欣向榮的,尤其青春片旺盛,趙薇都下場拍青春疼痛??傆浀妹襟w場《萬物生長》中師生戀老師掏心掏肺那句,你們這樣,我將來長個雞眼都不找你們看。你們不是文科生,將來是要面對活生生生命的,診斷失之厘毫,差之千里。真?zhèn)鴱V大大學(xué)里忙著看《竹林隱士》,本來就含糊自己有什么用的文科生了。劇中韓庚演的醫(yī)科大學(xué)生平時不怎么著調(diào),吃喝玩樂,插科打諢,靠寫武俠小說賺生活費。原本任我們蹂躪的、在書面和口頭言語表達上都沒什么招架之功的理科生還會寫小說,太討厭了。作為一個廢物文科生,我一個人在電影院里很是專業(yè)傷感。
圖片來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后面的私貨:
現(xiàn)在在紐村,還是一個人看電影,在紐村沒夜生活,都是白天去電影院,之前在WW的家,和現(xiàn)在半島的家附近都有電影院,WW的電影院,旁邊有個紅酒吧,半島電影院旁邊有間café,大白天有閑工夫去看電影的,都是退休老頭老太太,他們打扮得體體面面,常常手里拿杯紅酒進來,晃著酒杯看電影,相比之下,我抱杯爆米花進來,顯得很沒腔調(dià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