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8月16日晚,澤連斯基簽署法令,執(zhí)行烏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的決定,對俄羅斯軍工聯(lián)合體實施制裁,制裁對象包括人工智能無人機制造商及其供應商。
本次共計有55家公司,以及39人被實施了限制措施,其中包括6家中國公司、2家白俄羅斯公司和43家俄羅斯公司。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烏克蘭最新制裁名單上的6家中國公司當中,并不存在任何軍工背景,生產(chǎn)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民用產(chǎn)品。
烏克蘭國家制裁委員會指出,這些公司向俄羅斯輸出的無人機零件,包括引擎、路由器、電阻器、晶體管、諧振器、攝影鏡頭和集成電路等。
如果按照烏克蘭的標準,中國需要被制裁的企業(yè)何止是6家,這些產(chǎn)品實際上可用于很多場合,可以是洗衣機,可以是汽車,可以是玩具,可以是電燈,與無人機并無任何直接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俄制自殺式無人機當中的電子零件,在過去近3年的時間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美西方國家所提供,可是澤連斯基既沒有制裁這些西方公司,也沒有制裁這些西方個人。
中國外交部曾多次指出,中國從未向俄烏任何一方直接提供武器,并同時有嚴控軍民兩用物資。
烏克蘭前后多次制裁中國、印度和白俄羅斯等國的相關企業(yè),這完全是利用國家地位濫用制裁手段,如果考慮到近日的美俄首腦會晤,基輔背后的政治動機昭然若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