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華為芯片技術被盜案震驚了整個科技圈。
直到今年的7月28日,涉事的14名“內鬼”,才終于被送進了監(jiān)獄。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案的主犯,竟然是華為的前技術總監(jiān),曾每年拿著600萬的年薪。
然而,隨著調查的發(fā)現(xiàn),在他的背后,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勾當。
張琨的履歷可以說十分耀眼。
1998年,從北大附屬中學畢業(yè)后,他就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學的電子工程系。
此后,他又前往美國,先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和肯塔基大學攻讀ECE碩士學位,還取得了中科院微電子碩士學位。
憑借這些優(yōu)秀的學歷,張琨又順利加入高通公司,擔任射頻工程師,在此期間,他還獲得了年度最佳技術獎。
2011年,張琨回國了,而這樣的高端人才,自然被華為公司看中。
很快,華為便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以600萬的年薪邀請他加入,擔任技術總監(jiān)一職。
張琨也樂的接受華為的邀請,畢竟工資在那里擺著。
但是此時的華為卻不知道,此時的張琨早已經放棄了中國國籍,成為了一名“美國人”。
而且起初華為也沒太在意,畢竟只要能為公司發(fā)展做貢獻,國籍不是問題。
起初,張琨在華為按部就班,表現(xiàn)的十分出色。
在華為的近十年間,他已經成為了華為芯片研發(fā)團隊核心人物,主導了多款芯片研制。
他帶領的團隊,還獲得了海思年度最佳技術獎和最佳團隊獎。
直到2020年,美國開始對華為實施制裁后,一切都變了。
當時,美國限制華為獲取關鍵技術和零部件,導致華為的芯片供應陷入困境,一切只能自主研發(fā)。
而此時的張琨,開始心生異念。
照現(xiàn)在手里擁有的芯片技術,自己完全可以出去單干,干嘛在這里受制于人呢?
沒想到,張琨很快就付諸了行動。
他利用自己的職權,開始暗中策劃一場竊取華為芯片技術的陰謀。
張琨先是在華為內部尋找志同道合,且能夠接觸到華為芯片的“內鬼”。
接著張琨又開始給他們下承諾,在三倍工資的誘惑下,最終有13名員工,加入了張琨的旗下。
2021年2月,張琨從華為海思離職,第二個月,他就在南京創(chuàng)立了尊湃通訊科技公司。
而剩下的幾名“內鬼”,表面兢兢業(yè)業(yè),實則暗中竊取芯片機密,再分批次教給張琨。
他們?yōu)榱瞬槐蝗A為發(fā)現(xiàn),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華為的安保級別很高,單獨拷貝文件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
然而,他們?yōu)榱说玫竭@些數(shù)據(jù),竟然不嫌麻煩,圖片他們用手機拍照,代碼他們就用手抄。
為了不引起公司懷疑,他們不僅分批辭職,再加入尊湃時甚至還用了假名字。
就這樣,尊湃這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很快就有了技術和人才。
而憑借張琨在業(yè)內的經歷,尊湃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大機構的投資,短短八個月,尊湃的市值就飆到了10個億。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
2022年11月份的時候,尊湃推出了第一款WiFi芯片,并聲稱自家芯片的研發(fā)速度比華為快30%。
但華為可不信他們,芯片剛剛推出,華為就購入了。
沒想到,這一研究,竟發(fā)現(xiàn)這個芯片在關鍵技術上,與自家芯片有90%以上的相似度。
華為立刻意識到公司出了“內鬼”,于是便迅速了報警。
2023年7月28日,在掌握了充分證據(jù)后,警方雷霆出擊,將尊湃通訊的核心成員一網(wǎng)打盡。
經過審訊,張琨等人的犯罪事實逐漸清晰。
2025年7月28日,上海三中院宣判,張琨因竊取華為芯片核心技術,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罰款300萬元,且出獄后5年內禁止涉足芯片行業(yè)。
而其余13人也因犯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到四年不等。
同時,尊湃也被相關部門嚴厲處罰,市值一落千丈。
這起案件也給所有企業(yè)敲響了警鐘,加強內部管理和保密工作至關重要。
對于高端人才的引進,企業(yè)不僅要看重其能力和學歷,更要注重其品德和忠誠度。
畢竟,一旦人才變成“內鬼”,給企業(yè)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
這場芯片技術被盜案,給華為帶來了不小的損失,但也讓華為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