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他有什么資格坐在這?”
原本熱鬧的食堂一下就被這句話震得靜了下來。這句話正出自彭總之口,他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1953年的冬天,哈爾濱冷得把人的鼻尖都凍得發(fā)疼。一輛沒掛特殊牌照的吉普車碾著雪茬子進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xué)院的大院,車上下來的人裹著舊棉大衣,帽子壓得很低,這正是剛從朝鮮戰(zhàn)場回來的彭總。
那時候哈軍工剛建好教學(xué)樓,墻皮還帶著新水泥的潮氣,操場上總有學(xué)員抱著圖紙跑來跑去,見了穿軍裝的老人都以為是哪個退休的老教員,也沒人注意,更沒人想到這是國防部長親自來視察了。
視察的第二天中午,陳賡就拉著彭總?cè)ナ程贸燥垺?/strong>那會兒學(xué)院食堂還是大通間,長條木桌拼起來,學(xué)員們端著搪瓷碗蹲在地上吃的都有。陳賡特意讓炊事班加了倆菜,想讓老戰(zhàn)友吃口熱乎的。
彭總剛坐下,還沒來得及動筷子,就看見斜對面坐了個穿學(xué)員服的小伙子。那孩子正埋頭啃著窩頭,聽見動靜抬頭,眼神跟彭總一對上,手里的動作一下子就頓住了,他有些緊張,趕快把嘴里的東西咽下去,正準備說些什么。
“這小子誰?。俊迸砜偪曜油郎弦环?,聲音不高卻能聽出來他有多不悅,“陳賡你說,他憑啥坐這兒?”
這話一出,滿屋子嚼飯的聲音都停了。陳賡順著看過去,心里“咯噔”一下:那不是彭總的侄子彭啟超嘛!
“彭總,這是啟超,您侄子……”陳賡趕緊打圓場,“想著您倆好久沒見,讓孩子過來打個招呼?!?/strong>
“侄子咋了?”彭總眉毛瞬間就擰成了疙瘩,“他穿這身學(xué)員服,就得跟學(xué)員坐一塊兒。這桌上坐的不是教員就是干部,他一個學(xué)生湊啥熱鬧?搞特殊化啊?”
他這話一說,彭啟超的臉“唰”地一下就紅到脖子根,手在桌子底下攥得發(fā)白。旁邊有個教員想打圓場,剛準備張嘴就被彭總瞪了回去:“這事跟你沒關(guān)系,我問陳賡呢?!?/strong>
說到彭總,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嚴格,其實,不光對自己,他對親人的要求也同樣嚴格。
其實彭啟超能進哈軍工,壓根就沒靠大伯的關(guān)系。1943年他在延安見到彭總的時候,穿的還是打滿補丁的單衣。彭總當時就跟他說:“進了部隊就得靠自己,不許跟人說你是我侄子?!?/strong>
彭啟超很聽話,從參軍到考哈軍工,檔案里家庭成員欄只填了父母名字。入學(xué)考試的時候,不管是成績還是體能都很出色,是正兒八經(jīng)憑本事進來的。
可彭總不管這些。他讓陳賡把彭啟超的檔案拿來,戴著老花鏡一頁頁翻:成績單、體檢表、入伍申請書……看到“家庭成員”那欄并沒有自己的名字,他的臉色才這緩和點,但還是指著彭啟超說:
“你躲啥?躲就能證明清白了?軍人得挺直腰桿做人,你姓彭,就得按彭家的規(guī)矩來,不搞特殊,不占便宜。”
那天飯后,彭啟超被叫到辦公室。彭總沒罵他,只是從抽屜里拿出個布包,里面是烤得金黃的饅頭片。這是他知道侄子胃不好,特意讓警衛(wèi)員烤的。
“吃吧,”彭總聲音軟了點,“但記住,在學(xué)校你就是學(xué)員彭啟超,不是我彭德懷的侄子。以后吃飯就跟同學(xué)坐大食堂,別往這兒湊?!?/strong>彭啟超咬著饅頭片,眼淚差點掉下來。大伯還是疼他的,但疼歸疼,規(guī)矩不能破。
這種事兒可不是僅此一回。1955年軍隊授銜的時候,彭啟超按資歷該授上尉,命令下來的時候卻是中尉。知道是彭總的意思,他委屈得找大伯理論,彭總把文件往桌上一拍:
“就因為你是我侄子,才得壓一級!別人不知道你啥本事,還以為你靠關(guān)系呢。我連平江起義的老部下都壓過級,憑啥你例外?你說這樣委屈了你,那你說,你爸爸早在40年就犧牲了,他委不委屈?”
這話狠,但實在。彭啟超后來跟人說,大伯當年帶他去看農(nóng)民交公糧,指著曬谷場上的糧食說:“五個農(nóng)民才能養(yǎng)活一個兵,你穿這軍裝,吃的是老百姓的飯,就得比別人多干活,少要待遇。”
后來他彭啟超在工程兵部隊搞技術(shù),別人不愿下坑道他先下,別人嫌臟的活兒他搶著干,慢慢也沒人再提他是彭總的侄子,都叫他“彭工”。
彭總的規(guī)矩對自己更加嚴格。有一次下鄉(xiāng),當?shù)仡I(lǐng)導(dǎo)留他吃飯,特意準備了一大桌子菜,誰知道他見了當時就垮下臉來。
一番詢問過后他才知道,原來是招待國民黨習(xí)慣了。最后彭總只是擺擺手說:“我吃飯用不了這么多,有倆窩頭一碟咸菜就成了。你們的規(guī)矩也得改改,別再學(xué)那些壞毛病了?!?/strong>
到了現(xiàn)在,說到彭總,大家記得的都是他在戰(zhàn)場上的威風(fēng),卻很少有人還知道他對“規(guī)矩”的較真。
那些年,他的晚輩們從沒有人沾過他的光:大侄女彭鋼生孩子,親戚說用他的專車送醫(yī)院,她卻死活不肯,說“大伯知道了要罵人的”;小侄子彭康參軍,部隊想給個好崗位,他主動要求去邊防連,說“不能給大伯添麻煩”。
1978年為彭總辦追悼會那天,彭啟超站在人民大會堂的角落里,哭得就像個孩子,他想起了曾經(jīng)和大伯的點點滴滴。這些年來他并沒有當上多大的官兒,一直都在一線搞技術(shù),但他始終都沒有因此感到有什么不好。
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給總愛板著臉的大伯丟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