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山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位高級干部,1952年擔任東北局第二副書記,行政級別為4級,與軍隊大將們一樣。1954年,他就被改降為行政8級,到盤錦農場擔任副場長,職務和待遇上有明顯變化。
他所在的盤錦農場剛成立,在此后工作中級別也不斷變得,改為盤錦農墾局,隸屬于農墾部直屬,成為廳級單位。他這位副場長從處級職務提拔為副廳職。
1955年,時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受到中央委派到盤錦,倆人在抗戰(zhàn)時期認識。那時候,王震率領359旅在南泥灣搞農墾,而張秀山在西北局任職。
從級別來說王震是軍隊將領,被評為正兵團級,套地方級別為行政5級,實際上比張秀山還低一級??纱藭r,倆人的職務和級別又不一樣了。王震說自己來盤錦受到總理的委托,看看他在這邊的工作和生活如何。
對于1954年的東北局高干會的問題,張秀山給王震吐露心聲,自己與饒不熟悉,也沒有什么來往,就見過兩次,怎么會存在在組織工作會議上的配合問題呢。對于他的問題,王震多少也是清楚的,勸慰道:要相信組織,一定要挺住。
王震抵達農場后視察了農場的生產經營情況,場里主要領導熱情招待,讓食堂單獨做幾個菜,他沒有吃,執(zhí)意要到職工食堂與大家一起吃,看看農場的伙食如何,了解情況就應該從基層看。他對吃什么不在意,只叫了一份一毛八分錢的大米飯和肉炒木耳。
吃完飯,也想看看張秀山的生活情況,到家里坐坐了解一下。當時正值夏天,他的子女8個,加上他們兩個以及幾個老人,有十四五口人居住在2間房子,讓王震的心情很沉重。過去是一位高級干部,如今雖然降職降級,但生活上也不能太苛刻,這么多人怎么能住得下。
困難是有,王震讓他們說一說,但張秀山沒有說,妻子說我們有工資,農村花費不大夠用。
當時,張秀山一家是分開居住的,他下放到農場后,四個孩子在家人的照看下在沈陽讀書,剩下的四個孩子留在身邊照顧,因為孩子小,兩間房間暫時夠用。可一家人團聚后就太擁擠了。也多虧東北的炕是大通鋪,很長可以睡很多人,如果用床空間根本不夠。
如果按照行政4級,張秀山的工資應該在四百多,加上妻子的工作,也是不少錢??山禐?級后,可以拿到二百多,加上妻子的也是夠用的。讓他們沒想想到,王震回到北京匯報張秀山的情況,中組部每月補助他們120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1959年,他申請調動工作,因為四個孩子在沈陽上學,而四個小的也即將上學,為孩子不受影響希望調沈陽工作,最終調去沈陽農學院工作。1979年,他的問題落實后,擔任國家農業(yè)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離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