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 創(chuàng)作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實人物和事件。
"王叔叔,您今天的肉還是這么新鮮。"瘦小的男孩怯生生地站在肉攤前。
王建國笑著回應(yīng):"小家伙眼光不錯,這都是早上剛宰的。"
男孩點點頭,趁王建國轉(zhuǎn)身時,小手迅速抓起一塊肉塞進口袋。
王建國的余光捕捉到這一幕,嘴角卻悄悄上揚。
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直到十五年后的那一天。
01
天剛蒙蒙亮,菜市場里就響起了叮叮當當?shù)穆曇簟?/p>
四十八歲的王建國像往常一樣,推著裝滿豬肉的三輪車來到自己的攤位前。他動作熟練地支起攤子,把各種肉類分門別類地擺放好。
王建國長得不算高,但很結(jié)實,常年的體力活讓他的胳膊上布滿了肌肉。
臉上的皺紋說明他已經(jīng)不再年輕,但眼神依然清澈明亮。
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后,他就一個人守著這個肉攤過日子。兒子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幾次。
這個肉攤是王建國生活的全部。
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到屠宰場進貨,然后在這里忙活到天黑。
雖然辛苦,但這份工作讓他能夠養(yǎng)活自己,也給了他繼續(xù)生活下去的理由。
上午時分,菜市場里人來人往。
王建國正在給一位大娘切肉,突然感覺到有人在盯著自己看。他抬頭一瞧,發(fā)現(xiàn)攤位旁邊站著一個小男孩。
這孩子看起來也就七八歲的樣子,瘦得像根豆芽菜,臉色有些發(fā)黃,穿著一件洗得發(fā)白的T恤。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眼睛,黑白分明,但里面透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機敏和謹慎。
男孩在攤位周圍轉(zhuǎn)悠了好一會兒,時不時偷看王建國一眼。
王建國覺得奇怪,這孩子想干什么?看起來也不像是來買肉的。
正當王建國疑惑的時候,一位客人走過來要買排骨。
王建國轉(zhuǎn)身去后面拿排骨,就在這個瞬間,那個男孩伸出小手,快速抓起案板上一小塊肉,塞進褲子口袋,然后撒腿就跑。
王建國聽到腳步聲,回頭一看,男孩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他低頭看了看案板,發(fā)現(xiàn)少了一小塊瘦肉,大概也就一兩重,值不了幾個錢。
"這小家伙..."王建國搖搖頭,心里并沒有生氣。
如果是個成年人偷肉,他肯定會追出去。
可這只是個孩子,而且拿的也不多。也許家里真的很困難吧。
第二天上午,同樣的時間,那個男孩又出現(xiàn)了。
這次他更加小心,在攤位附近觀察了很久,確認王建國在忙別的事情后,才迅速拿走一小塊肉。
王建國這次看得清清楚楚。孩子的手在發(fā)抖,顯然很緊張很害怕。拿到肉后,他立馬就跑,根本不敢停留。
連續(xù)幾天,這個場景都在重復(fù)。
男孩總是在上午十點左右出現(xiàn),趁王建國不注意時拿走一小塊肉。
奇怪的是,他從來不拿肥肉,只拿瘦肉,而且每次都只拿一小塊,從不貪多。
王建國心里琢磨著:這孩子肯定不是普通的小偷。
真正的小偷會越偷越大膽,越偷越多。可這個男孩每次都只拿一點點,而且看起來非常害怕。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難。
第五天,王建國決定暗中跟蹤這個孩子,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情況。
當男孩像往常一樣"偷"走一塊肉后,王建國找了個借口離開攤位,遠遠地跟在他后面。
男孩走得很快,穿過幾條小巷后,來到了城邊一片老舊的平房區(qū)。
這里的房子都建了二三十年了,墻皮斑駁,有些地方還在漏水。男孩推開一扇破舊的木門,走了進去。
王建國在門外等了一會兒,聽到里面?zhèn)鱽韺υ挘?/p>
"明軒,你回來了。"這是一個老人虛弱的聲音。
"奶奶,我回來了。今天又找到了一塊肉。"男孩的聲音。
"從哪兒找到的?"
"路上有人掉的,我撿到了。奶奶您別問了,我去給您煮肉湯。"
聽到這里,王建國的心揪了一下。
路上撿到的?這孩子在撒謊,他不想讓奶奶知道自己在偷東西。他這是在保護奶奶的心情啊。
王建國沒有進去打擾,而是悄悄離開了。
回到攤位上,他心里五味雜陳。那個瘦小的男孩,那個為了給奶奶找肉吃而冒險的孩子,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
當晚,王建國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家里窮,有時候餓急了也會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墒沁@個孩子才七八歲啊,就要承受這樣的壓力。
第二天,王建國特意在案板上放了幾塊挑選過的好瘦肉,然后故意轉(zhuǎn)身去整理貨物。
他用余光看著,男孩還是一樣小心謹慎,快速拿走一塊就跑。
從那天起,王建國開始有意無意地為男孩制造"偷肉"的機會。
他會故意轉(zhuǎn)身去招呼客人,會故意蹲下去整理下面的東西,會故意走到攤位另一邊去拿工具。每次都給男孩留下足夠的時間和機會。
有時候,王建國還會故意把一些品質(zhì)不錯的肉放在案板邊緣,看起來就像是隨手放的,其實是專門為男孩準備的。
一個星期過去了,男孩依然每天準時出現(xiàn)。
王建國注意到,孩子的臉色似乎好了一些,不像剛開始那么蠟黃了。這讓他心里感到一絲安慰。
隔壁賣菜的劉大姐跟王建國說:"老王,你發(fā)現(xiàn)沒有,最近總有個小男孩在你攤子前轉(zhuǎn)悠,你得小心點,別讓人偷了東西。"
王建國笑著擺擺手:"小孩子嘛,好奇心重,看看也沒什么。"
"你心太軟了?,F(xiàn)在的小孩可精著呢,小偷小摸的事多了去了。"劉大姐繼續(xù)說。
王建國沒有接話。
他心里想:如果這個孩子真的是小偷,為什么每次只拿一小塊?為什么從來不拿別的東西?為什么看起來那么害怕?
這天下午收攤后,王建國又忍不住去了那片平房區(qū)。
他沒有走得太近,只是遠遠地看著那間破房子。
傍晚時分,他看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從屋里出來,手里拎著一個破蛇皮袋,佝僂著腰朝垃圾堆走去。
老太太在垃圾堆里翻找著什么,時不時撿起一些紙板、塑料瓶放進袋子里。王建國看著她吃力的樣子,心里又是一陣難受。
這時,男孩從屋里跑出來:"奶奶,天快黑了,您快回去吧,這些明天我來撿。"
"明軒啊,奶奶還能動,多撿點能多賣幾個錢。"老太太慈愛地摸摸孫子的頭。
"奶奶,您身體不好,應(yīng)該多休息。"男孩懂事地說。
看著這祖孫倆相依為命的樣子,王建國的眼眶濕潤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想起了妻子生病時的那些艱難日子。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苦難,而這個小小的家庭,顯然承受著比常人更重的負擔。
王建國沒有上前打擾,而是悄悄離開了。
回到家里,他下定決心要更好地幫助這對祖孫。
02
第二天一早,王建國找到了住在同一條街上的老鄰居趙大爺。趙大爺在這一帶住了幾十年,對附近的人家都很了解。
"老趙,你知道城邊平房區(qū)那個帶孫子的老太太嗎?"王建國問。
"你說的是李家奶奶吧?"趙大爺嘆了口氣,"唉,那可是個苦命的人家。她兒子李建強,以前在工地開貨車,三年前出了車禍,當場就沒了。兒媳婦受不了這個打擊,把八歲的兒子一丟就改嫁了?,F(xiàn)在就剩下老太太帶著孫子過日子。"
"她們靠什么生活?"王建國繼續(xù)問。
"還能靠什么,就是老太太每天撿廢品賣點錢,勉強維持生計。孩子叫李明軒,在城里小學(xué)讀書,成績挺好的,就是家里實在太困難了。"
趙大爺搖頭說道,"這年頭,像她們這樣的人家真是不容易。"
聽完趙大爺?shù)脑挘踅▏睦锔映林亓恕?/p>
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帶著八歲的孫子,僅僅靠撿廢品過日子,這得多難啊。難怪孩子要冒險偷肉,原來家里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從這天開始,王建國更加用心地為李明軒創(chuàng)造"偷肉"的機會。
他不僅會故意轉(zhuǎn)身讓孩子有機會拿肉,還會挑選最好的瘦肉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
有時候,他甚至?xí)室?失手"讓幾塊肉掉在地上,然后假裝沒看見,讓李明軒能夠"撿到"更多。
王建國發(fā)現(xiàn),李明軒很聰明也很有原則。
他每次都會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確保沒有其他人注意到才會行動。
而且他從來不貪心,不管有多少機會,每次都只拿一小塊肉。這種自制力讓王建國對這個孩子更加刮目相看。
有一天,王建國聽說李明軒的學(xué)校正在為困難學(xué)生募集學(xué)費。
他想也沒想,匿名向?qū)W校捐了一筆錢,專門用來幫助李明軒這樣的孩子。當他聽說李明軒因此得到了學(xué)費減免時,心里比什么都高興。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轉(zhuǎn)涼。
王建國注意到李明軒身上還是那幾件單薄的夏裝,顯然沒有合適的秋衣。他想直接送衣服給孩子,但又擔心這樣會讓孩子和奶奶感到難堪。
一天傍晚,王建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找李奶奶,假裝是來收廢品的。
"大娘,聽說您這里有廢紙板賣?"王建國敲響了那扇破舊的木門。
李奶奶開門一看,是個陌生的中年男人,有些警惕:"您是?"
"我是收廢品的,聽人說您這里有不少好東西。"王建國編了個理由。
"哦,您等等。"李奶奶轉(zhuǎn)身去拿廢品。
王建國趁機觀察了一下屋里的情況。
房子很小很簡陋,但收拾得很干凈。墻上貼著幾張李明軒的獎狀,在昏暗的燈光下格外醒目。
李奶奶拿出一堆紙板和塑料瓶。王建國故意給了比市場價高一倍的錢。
"這太多了,用不了這么多錢。"李奶奶有些不好意思。
"您這東西質(zhì)量好,值這個價。"王建國笑著說,"大娘,您年紀這么大了還帶著孫子,真不容易。"
"日子嘛,總要過下去。"李奶奶苦笑著說,"明軒是個好孩子,懂事,學(xué)習(xí)也好,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撐幾年。"
"孩子在哪個學(xué)校讀書?"王建國問。
"城里小學(xué)三年級,成績在班里總是前幾名。"說起孫子,李奶奶眼里閃著光。
這時,李明軒從外面回來了。看到家里有陌生人,他顯得有些緊張。
"明軒,這位叔叔是來收廢品的。"李奶奶介紹。
李明軒禮貌地叫了聲"叔叔好",然后就進屋去做作業(yè)了。
王建國看著孩子的背影,心里更加心疼。這個孩子每天在學(xué)校里該有多累,回到家還要擔心生計。
從那以后,王建國經(jīng)常以各種理由去買李奶奶的廢品,每次都給比較高的價錢。李奶奶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有多想,畢竟這對她們來說是好事。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
王建國發(fā)現(xiàn)李明軒還是穿著那幾件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他實在看不下去了,決定想辦法直接幫助孩子。
這天,王建國故意在肉攤上放了一些格外新鮮的肉,然后等李明軒出現(xiàn)。當孩子像往常一樣"偷"走一塊肉后,王建國假裝剛剛發(fā)現(xiàn),大聲喊道:"誒,我的肉怎么少了一塊?"
李明軒聽到喊聲,嚇得腿都軟了,站在那里不敢動。
王建國走過去,裝作很嚴肅的樣子:"小朋友,是不是你拿了我的肉?"
李明軒臉都白了,眼里含著眼淚,點了點頭:"叔叔,對不起,我錯了。"
"你為什么要拿我的肉?"王建國問。
"我...我奶奶生病了,沒錢買肉,我想給她補補身體。"李明軒哭著說。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都在指指點點。有人說:"現(xiàn)在的小孩怎么這樣?"有人說:"家長是怎么教的?"
王建國看到孩子害怕的樣子,心里很不忍。
他蹲下身,溫和地說:"孩子,雖然你是為了奶奶好,但是拿別人的東西總是不對的。這樣吧,你幫我干點活,我給你工錢,你覺得怎么樣?"
李明軒抬起頭,眼中帶著希望:"叔叔,我真的可以打工嗎?"
"當然可以,你每天放學(xué)后來幫我收拾攤子,掃掃地,我給你十塊錢一天。"王建國說。
從那天開始,李明軒每天放學(xué)后都會來肉攤幫忙。
王建國教他怎么擺放肉類,怎么清潔案板,怎么整理工具。孩子學(xué)得很快,干活也很認真。
更重要的是,王建國現(xiàn)在有了正當?shù)睦碛山o孩子肉吃。每天收工時,他都會包一些好肉給李明軒帶回家。
"明軒,這些肉你拿回去給奶奶吃。"王建國說。
"可是叔叔,這太多了。"李明軒不好意思。
"沒關(guān)系,這是你應(yīng)得的。你干活這么認真,這些肉就當是獎勵。"王建國笑著說。
有了這份"工作",李明軒一家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
李奶奶的身體也因為能夠經(jīng)常吃到肉而好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李明軒臉上開始有了笑容,不再是那個膽怯害怕的孩子了。
王建國還發(fā)現(xiàn)李明軒非常聰明。有時候客人來買肉,孩子能夠很快算出價錢,有時候甚至比他自己算得還快。
這讓王建國更加確信,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一天晚上,李奶奶專門來到肉攤前等王建國收攤。
"王師傅,真是太謝謝您了。"李奶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娘,您這是干什么?"王建國趕緊扶住她。
"明軒跟我說了,是您給了他工作機會。我們祖孫倆這些天過得比以前好多了,這都是您的恩情。"李奶奶眼里含著淚水。
"大娘,別這么說。明軒是個好孩子,幫我干活也幫了我大忙。"王建國說。
"王師傅,您是個好人,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李奶奶真誠地說。
王建國心里暖暖的。他幫助這對祖孫,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自從開始照顧李明軒后,他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那種失去妻子后的孤獨感也減輕了很多。
冬天的一個傍晚,雪花紛飛。
王建國正準備收攤,發(fā)現(xiàn)李明軒還沒有來。平時這個時候,孩子早就到了。他有些擔心,決定去李家看看。
走到李家門口,王建國聽到屋里傳來咳嗽聲。他敲了敲門,李明軒來開門,臉色有些不好。
"明軒,你怎么沒來攤子?"王建國問。
"王叔叔,奶奶感冒了,我在家照顧她。"李明軒說。
王建國進屋一看,李奶奶躺在床上,臉色蒼白,不斷地咳嗽。
"大娘,您這樣不行,得去醫(yī)院看看。"王建國說。
"沒事的,就是普通感冒,過幾天就好了。"李奶奶虛弱地說。
"不行,您這咳嗽聲不對,必須去醫(yī)院。"王建國堅持說。
最后,王建國硬是把李奶奶送到了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醫(yī)生說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療幾天。
看著醫(yī)生開出的藥單和住院費用,李奶奶犯愁了:"這么多錢,我們哪里拿得出來?"
"大娘,您別擔心,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王建國安慰道。
當晚,王建國墊付了所有的醫(yī)藥費。
李明軒拉著他的手,眼里含著淚水:"王叔叔,您對我們這么好,我們怎么還得起?"
"傻孩子,說什么還不還的。你好好照顧奶奶,好好讀書,長大了有出息,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王建國摸著孩子的頭說。
03
李奶奶住院的第三天,病情突然惡化了。
醫(yī)生緊急把王建國叫到辦公室,告訴他老人的心臟也出現(xiàn)了問題,需要立即手術(shù),不然有生命危險。
"手術(shù)費要多少?"王建國問。
"至少需要八萬塊錢。"醫(yī)生說。
八萬塊錢!這對王建國來說也不是個小數(shù)目。
他經(jīng)營肉攤這么多年,全部積蓄也不過十來萬??墒强粗〈采涎傺僖幌⒌睦钅棠蹋粗蠲鬈幙藜t的眼睛,他沒有任何猶豫。
"醫(yī)生,手術(shù)費我來付,您趕緊安排手術(shù)吧。"王建國說。
手術(shù)進行了四個小時。
王建國和李明軒在手術(shù)室外焦急地等待著。孩子靠在他肩膀上,不住地抽泣。
"王叔叔,奶奶會不會有事?"李明軒擔心地問。
"不會的,醫(yī)生說了,手術(shù)很成功,奶奶會好起來的。"王建國安慰道。
"如果奶奶真的不在了,我該怎么辦?"李明軒的聲音里帶著恐懼。
王建國緊緊抱著孩子:"明軒,不管發(fā)生什么,王叔叔都不會讓你一個人的。"
終于,手術(shù)室的門開了。醫(yī)生走出來,臉上帶著笑容:"手術(shù)很成功,老人脫離危險了。"
聽到這個消息,李明軒高興得跳了起來,王建國也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李奶奶在醫(yī)院住了半個月才出院。這期間,王建國每天都會來看望,還給李明軒在醫(yī)院附近租了個小房間,讓孩子能夠就近照顧奶奶。
出院那天,李奶奶拉著王建國的手,老淚縱橫:"王師傅,這次要不是您,我這條老命就沒了。您的恩情,我們祖孫倆一輩子都忘不了。"
"大娘,您身體剛好,別說這些了。以后好好保養(yǎng)身體,明軒還需要您呢。"王建國說。
李明軒也在升入縣城的重點中學(xué)后,學(xué)習(xí)更加努力了。
王建國繼續(xù)以各種名義資助他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
有時候是"幫忙干活的工錢",有時候是"獎學(xué)金",有時候是"好心人的捐助"。總之,他想盡辦法確保李明軒能夠安心讀書。
可是好景不長。李明軒剛上高一,李奶奶的身體又開始出問題了。這次不是急病,而是各種老年病一起發(fā)作,身體每況愈下。
醫(yī)生很直接地告訴王建國:"老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全面衰退,能維持多久很難說。"
聽到這個消息,王建國心里也很沉重。
這些年來,他已經(jīng)把李明軒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如果李奶奶真的有什么不測,這個孩子的未來該如何安排?
王建國請了專業(yè)的護工來照顧李奶奶,讓李明軒能夠?qū)P膶W(xué)習(xí)??墒抢蠲鬈幵趺茨馨残哪??他知道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每天都在擔心。
這天中午,李明軒正在學(xué)校上課,突然接到護工的電話說奶奶病情加重了。他立馬請假趕到醫(yī)院,看到奶奶躺在病床上,氣若游絲。
"奶奶..."李明軒撲到床邊,眼淚止不住地流。
李奶奶費力地睜開眼睛,看到孫子,臉上露出了虛弱的笑容:"明軒...你怎么不在學(xué)校?"
"奶奶,我不放心您。"李明軒握著奶奶的手。
這時,王建國也趕到了醫(yī)院??吹竭@個場景,他的心也揪得緊緊的。
李奶奶看到王建國,努力地想要坐起來,但身體實在太虛弱了。王建國趕緊過去扶住她:"大娘,您好好躺著,別動。"
"王師傅..."李奶奶用盡全力握住王建國的手,"我可能時日不多了..."
"大娘,您別這樣說,您會好起來的。"王建國安慰道。
"我心里清楚自己的情況。"李奶奶虛弱地說,"明軒還小,需要人照顧。我想...我想聯(lián)系福利部門,給他找個收養(yǎng)家庭。"
聽到這話,李明軒和王建國都愣住了。
"奶奶,我不要離開您!"李明軒哭著說。
"孩子,人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guī)律。"李奶奶艱難地說,"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健康快樂地長大。"
王建國心里五味雜陳。他當然希望能夠收養(yǎng)李明軒,可是以他的條件,真的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嗎?
就在這時,李奶奶突然緊緊抓住王建國的手臂,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神情。
她掙扎著坐起身,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嚴肅表情看著王建國和李明軒。
"我有件事...必須告訴你們..."李奶奶的聲音顫抖著,每個字都說得很吃力。
04
"什么事,奶奶?"李明軒緊張地問。
李奶奶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明軒,眼中滿含著復(fù)雜的情感:"明軒...你的身世...其實..."
她停頓了一下,仿佛在做著艱難的決定,然后繼續(xù)說道:"你爸爸李建強,其實是我在路邊撿到的棄嬰。我把他養(yǎng)大,他結(jié)婚后生下了你。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guān)系,但我們就是一家人。"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李明軒和王建國都震驚了。
"奶奶..."李明軒眼里含著淚水,"不管有沒有血緣關(guān)系,您永遠都是我的奶奶。"
"好孩子..."李奶奶摸著李明軒的頭,然后轉(zhuǎn)向王建國,"王師傅,我告訴您這個秘密,是想讓您知道,血緣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親情在于心。"
王建國點點頭,他明白李奶奶的意思。
"還有一件事。"李奶奶繼續(xù)說,"我已經(jīng)聯(lián)系了市里的福利機構(gòu),他們找到了一個愿意收養(yǎng)明軒的家庭。是一對企業(yè)家夫婦,沒有孩子,條件很好,能夠給明軒更好的教育。"
"奶奶,我不要去別的地方,我要跟王叔叔在一起。"李明軒哭著說。
"明軒,聽奶奶的話。"李奶奶虛弱地說,"那對夫婦很善良,會給你最好的教育。你只有讀書成才,將來才能報答王師傅的恩情。王師傅,雖然您愿意照顧明軒,但您一個人經(jīng)營肉攤,條件有限。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做了這個決定。"
王建國心里五味雜陳。他當然舍不得李明軒,可是理智告訴他,李奶奶的決定是對的。一個企業(yè)家家庭確實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明軒,奶奶說得對。你應(yīng)該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王建國強忍著不舍說道。
一個星期后,李奶奶安詳?shù)仉x開了。
她走得很平靜,臉上還帶著微笑,仿佛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東西。
在李奶奶的葬禮上,來了很多人。
有鄰居,有曾經(jīng)受過李奶奶幫助的人,還有那對來自省城的企業(yè)家夫婦。
他們是陳先生和陳太太,四十多歲,溫文爾雅,看起來確實是很好的人。
葬禮結(jié)束后,李明軒就要跟著陳家夫婦去省城了。臨別時,他緊緊抱著王建國,哭得說不出話來。
"王叔叔,我不想離開您。"李明軒哽咽著說。
"明軒,男子漢要勇敢。去了省城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就是對王叔叔最好的報答。"王建國強忍著眼淚說。
"王叔叔,我會永遠記得您的恩情。等我長大了,一定會回來報答您的。"李明軒鄭重地說。
"好孩子,王叔叔等著你回來。"王建國摸著孩子的頭說。
李明軒深深地向王建國鞠了一躬,然后跟著陳家夫婦上了車。汽車漸漸遠去,王建國站在原地,直到車子消失在視線中才轉(zhuǎn)身離開。
從那天起,王建國的生活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
每天早起進貨,擺攤賣肉,收攤回家??墒切睦锟傆X得缺少了什么,那種空虛感比妻子剛?cè)ナ罆r還要強烈。
有時候,當有小孩經(jīng)過肉攤時,王建國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想起李明軒。
有時候整理肉品時,他還會習(xí)慣性地挑出一些好肉放在案板邊緣,然后才想起那個每天來"偷肉"的孩子已經(jīng)不在了。
鄰居們都說王建國變了,話少了,笑容也少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年來,照顧李明軒已經(jīng)成了他生活的重心?,F(xiàn)在孩子走了,他需要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時間一晃就是十五年。
05
王建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三歲了,頭發(fā)全白了,背也開始佝僂。但他仍然堅持每天擺攤,這已經(jīng)成了他的習(xí)慣。
這些年來,他時常想起李明軒,不知道孩子現(xiàn)在怎么樣了,有沒有好好讀書,有沒有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每年清明節(jié),他都會去李奶奶的墓前看看,給她匯報一下自己的近況,也希望能在那里遇到李明軒。可是一次也沒有見過。
有時候他會想,如果當年堅持自己收養(yǎng)李明軒,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可能孩子不會有那么好的教育條件,但至少他們可以在一起。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王建國正在攤位前忙碌著,突然聽到有人喊他:"師傅,有您的快遞。"
王建國抬頭一看,是郵遞員小李。
"我的快遞?"王建國有些奇怪,他很少網(wǎng)購,也沒有人會給他寄東西。
"是的,這個包裹挺重的,您看看地址對不對。"小李說著,遞過來一個厚重的包裹。
王建國接過包裹一看,寄件人欄寫著"李明軒"三個字。他的手瞬間顫抖起來,包裹差點掉到地上。
"明軒...是明軒!"王建國激動地說。
他趕緊放下手里的活,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裹。
當王建國的手指觸碰到包裹里的東西時,眼里的熱淚如洪水般涌出,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