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有篇文章挺扎眼,登在《國家利益》網站上,作者是個美國智庫的總裁。標題說得特別直接:“為什么為臺灣打仗,不符合美國利益”。這話一出,不少人都在琢磨: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國在認真考慮,不再摻和臺灣的事了?
文章里從四個方面論證,說就算解放軍要實現臺灣統(tǒng)一,美國也不該插一腳。咱一條條來聊聊。
第一點,人家說,中美關系的底子,是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個共識。
這話不假。從尼克松訪華開始,到后來中美建交,雙方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么多年過去,沒有任何一任美國總統(tǒng)站出來說清楚:為啥要為了臺灣這個 “不是國家的地方”,動用美國的一切資源,甚至扔核武器去打仗?
再看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里面壓根沒提兩件事:一是,中國怎么實現臺灣統(tǒng)一,跟美國的核心利益有啥關系;二是臺灣人自己選個啥機構管著臺灣,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事實是,1979 年美國跟中國建交的時候,就撤回了對臺灣地區(qū)的“外交”承認,連美臺之間的 “防御條約” 也廢了。說白了,從法理和外交層面,美國早就把 “臺灣不是個國家” 這事認了?,F在要是為了它動刀動槍,連自己的老規(guī)矩都圓不上。
第二點,文章說,美國的心思其實更在中東,不在太平洋。
這幾年美國在中東折騰得可不輕:對伊朗動過手,對以色列那是掏心掏肺地支持。這說明啥?在美國眼里,中東的利益比太平洋地區(qū)更重要。
文章里反問:要是美國把大量軍隊、武器都投到中東和歐洲,難道中國就會因為這個,放棄統(tǒng)一臺灣嗎?顯然不可能。既然如此,美國犯不著為了一個遠在太平洋的島,把本就緊張的資源再分散一次。
第三點,美國想拉盟友一起扛,可沒人愿意接茬。
美國跟亞洲的主要盟友,比如澳大利亞、日本,都打過招呼,問它們:“要是中美因為臺灣地區(qū)打起來,你們愿不愿意出兵出錢幫忙?” 結果呢?這倆國家都沒接話,明擺著不想摻和。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美國很可能得自己上。孤軍奮戰(zhàn)的仗,美國這些年打得夠多了,估計也怕了。
第四點,也是最實在的一點:美國沒錢了,打不起。
2024 財年,美國政府欠的債已經到了 37 萬億美元,比整個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還高。更要命的是,現在光還這些債的利息,就比軍費開支還多。
文章里算得很清楚:要是美國真要承擔 “保衛(wèi)臺灣” 的責任,那點軍費根本不夠看,搞不好就得借更多錢,最后財政崩盤,美元貶值。這種賠本買賣,美國肯定不愿意做。
其實這篇文章,說白了就是在給美國提個醒:別傻了,為臺灣打仗,得不償失。
從法理上,美國自己早就認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理由為一個 “非國家實體” 動武;從戰(zhàn)略上,中東才是美國的 “心頭肉”,分身乏術;從盟友上,沒人愿意跟著蹚渾水;從錢袋子上,美國已經欠了一屁股債,根本扛不住新的戰(zhàn)爭開銷。
當然,這只是美國智庫的一家之言,但能在《國家利益》這種有分量的網站上刊登,說明美國內部確實有人在認真盤算:為一個臺灣島得罪中國,到底值不值?
要知道,臺灣問題從來都是中國的內政,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美國不管怎么算計,都改變不了一個中國原則,也擋不住中國統(tǒng)一的步伐。
這篇文章其實也說了大實話:對美國來說,為臺灣打仗,真不是什么明智的選擇。與其在這上面浪費精力,不如踏踏實實跟中國打交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