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 創(chuàng)作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實人物和事件。
春節(jié)前夕,在城里打拼了35年的趙秋山回到老家過年。
剛進村,就聽見鄰居馬志強正在自家院子里大聲吆喝:"老趙家這院子荒了這么久,我種點菜怎么了?"
村民們圍觀等著看好戲,都說這下有熱鬧瞧了。
沒想到趙秋山只是淡淡一笑:"和氣為貴,大過年的,咱不爭這個。"
01
臘月二十八,北風(fēng)呼嘯,雪花紛飛。
趙秋山提著一個破舊的帆布包,踏上了回村的路。
這條路他走了幾十年,每次回來心情都不一樣,這次更是五味雜陳。
村口那棵老槐樹還在,樹下的石碑上"太平村"三個字已經(jīng)有些模糊。
趙秋山在樹下停了停,深深吸了一口家鄉(xiāng)的空氣。
雖然帶著些許寒意,但總比城里那股工業(yè)廢氣要清新得多。
"老趙回來啦!"村頭王大嫂遠遠就看見了他,大聲招呼著。
"回來了,王嫂過年好。"趙秋山客氣地打著招呼,加快了腳步。
他急著回家,想看看那個離別了一年的老院子。
可當(dāng)他走到自家門前時,眼前的景象讓他愣住了。
原本空蕩蕩的院子里,竟然整整齊齊地種著一排排蔬菜。
白菜、蘿卜、大蔥,綠油油的一片,看起來長勢不錯。院子的角落里還搭了個簡易的棚子,里面堆著農(nóng)具和化肥。
"這是怎么回事?"趙秋山心里疑惑,正要推門進去看個究竟,就聽見隔壁傳來說話聲。
"老馬,你看老趙回來了!"是馬志強的老婆在說話。
馬志強從隔壁院子探出頭來,看見趙秋山,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馬上又恢復(fù)了理直氣壯的樣子。
"老趙,你回來了。"馬志強走過來,手里還拿著一把鋤頭,"你這院子空了一年多,草都長瘋了,我就尋思著種點菜,也算是幫你看著院子。"
趙秋山?jīng)]有立即回話,而是仔細打量著自己的院子。
這個院子是他父親留下的,雖然這些年他在城里工作,但每年都會回來住上一段時間。
去年因為城里工作忙,確實沒有回來。
"老馬,你這菜種得挺好的。"趙秋山終于開口了,語氣平和得讓人意外。
馬志強聽了這話,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氣。
他本來還擔(dān)心趙秋山會鬧起來,沒想到這么好說話。
"那是,我種了一輩子菜了,手藝還是有的。"
馬志強得意地說,"老趙,你看這樣行不行,反正你也不在村里住,這菜我就繼續(xù)種著,到時候收了菜,咱倆分一分。"
這時,村里的人開始聚攏過來。
過年期間,村里難得有點新鮮事,大家都愛湊熱鬧。
"哎喲,這下有好戲看了。"村東頭的劉大爺拄著拐杖過來了。
"老馬這是占了人家的地還有理了。"李大娘在一旁小聲議論。
"這老趙在城里待久了,估計是不想管農(nóng)村這些事了。"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都等著看趙秋山的反應(yīng)。
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這種事情肯定要鬧一場的。
就在這時,村長林德福急匆匆趕了過來。他聽說趙秋山回來了,又聽說院子的事,生怕出什么矛盾。
"老趙,你回來了!"林德福喘著粗氣,"這事我知道,本來想著你不在,老馬種點菜也是為了不讓院子荒著?,F(xiàn)在你回來了,咱們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
趙秋山看看林德福,又看看圍觀的村民們,慢慢說道:"德福,謝謝你的好意。不過這事沒什么好商量的,和氣為貴嘛。老馬能幫我看著院子,我已經(jīng)很感謝了。"
這話一出,圍觀的人都驚呆了。
"什么?老趙這是認了?"
"這城里人就是不一樣,脾氣好。"
"我要是老趙,非跟老馬干一架不可。"
馬志強聽了趙秋山的話,心里既意外又得意。
他原本還準(zhǔn)備了一肚子理由,沒想到趙秋山這么好說話。
"老趙就是明事理,不像有些人,為了點小事就鬧得雞飛狗跳。"馬志強故意大聲說,眼睛還瞟了瞟人群中的幾個人。
林德福見狀勢有些不對,趕緊打圓場:"行了行了,既然老趙沒意見,這事就這么著吧。大家都散了,準(zhǔn)備過年去。"
人群慢慢散去,但大家心里都憋著事。
誰都看得出來,這事沒有這么簡單。
等人都走了,馬志強更加嘚瑟了。
他對著院子指指點點:"老趙,你看這白菜長得多好,這蘿卜也快成了。等過了年,我再搭個大棚,種點反季節(jié)蔬菜,到時候能賣不少錢呢。"
趙秋山只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他推開自家的房門,房子里有些潮濕,但收拾得還算干凈。
當(dāng)晚,趙秋山一個人坐在炕上,看著窗外自己的院子,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那張布滿皺紋的臉顯得格外平靜。
村里的狗叫了幾聲,夜深了,一切都歸于安靜。
02
第二天一早,馬志強就起來了。
他穿著厚厚的棉襖,拿著水桶和灑水壺,大搖大擺地進了趙秋山的院子。
"嘩啦嘩啦",澆水的聲音在安靜的早晨顯得格外響亮。
趙秋山被吵醒了,他透過窗戶看見馬志強正在給菜澆水,動作很大,似乎故意要讓人聽見。
"老馬起得真早。"趙秋山穿好衣服走了出來。
"種菜的人都起得早,這你不懂。"馬志強頭也不抬地說,"這菜要是不及時澆水,很容易凍死的。"
趙秋山?jīng)]有接話,而是在院子里轉(zhuǎn)了一圈。
他發(fā)現(xiàn)馬志強不僅種了菜,還在院子的一角搭了個雞籠,里面養(yǎng)著幾只雞。
"老馬,這雞籠什么時候搭的?"
"前兩天剛搭的,養(yǎng)幾只雞下蛋,自家吃。"馬志強理直氣壯地說,"反正院子這么大,空著也是空著。"
趙秋山點點頭,依舊沒有表示反對。
這一幕被早起的鄰居們看在眼里。
"你們看見了嗎?老馬現(xiàn)在是把老趙家的院子當(dāng)成自己的了。"
"這老趙也真是的,人家都騎到頭上了,還是不吭聲。"
"唉,在城里待久了,性子都變軟了。"
村民們的議論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聽。
有人說趙秋山是城里人看不起農(nóng)村,懶得計較;有人說他是年紀大了,不想惹事;還有人說他是心虛,在城里做了什么虧心事,回村里不敢張揚。
馬志強聽到這些議論,心里更加得意。
他覺得自己算是摸透了趙秋山的脾氣,這個老頭就是軟柿子,好捏。
下午,馬志強又做了一件讓人意外的事。
他搬來了一堆竹子和塑料布,開始在院子里搭建什么東西。
"老馬,你這是要干什么?"路過的周明山好奇地問。周明山是村里的老會計,消息最靈通,什么事都愛打聽。
"搭個簡易溫室,準(zhǔn)備種點反季節(jié)蔬菜。"馬志強擦著汗說,"現(xiàn)在城里人都愛吃有機蔬菜,價格比普通菜貴好幾倍呢。"
"你這投入不小啊。"周明山算了算,"這些材料少說也得幾千塊錢。"
"種菜就得舍得投入,不投入哪來的收益?"
馬志強干勁十足,"等明年春天,我再買點好種子,到時候一年賺個幾萬塊錢沒問題。"
周明山心里暗暗搖頭。
馬志強這人就是這樣,做事總是太激進,不考慮后果。
傍晚,趙秋山從外面回來,看見院子里多了半成型的溫室架子,臉上還是沒有什么表情。
"老趙,你看我這溫室搭得怎么樣?"馬志強主動上前問。
"挺好的,看起來很專業(yè)。"趙秋山點點頭,"老馬你這是下了本錢了。"
"那是當(dāng)然,要做就做好。"馬志強拍拍胸脯,"明年你就等著吃新鮮蔬菜吧。"
趙秋山笑了笑,轉(zhuǎn)身進了屋。
當(dāng)晚,村里的幾個老頭聚在村頭的小店里聊天,話題自然又轉(zhuǎn)到了趙秋山和馬志強的事上。
"我看老趙這是真的不打算要這院子了。"劉大爺喝了一口酒說。
"那可說不準(zhǔn),城里人心眼多著呢。"李大爺搖搖頭,"我覺得這事沒這么簡單。"
"能有什么不簡單的?人馬志強都搭溫室了,這明擺著是要長期占著。"
"就是,老趙要是真想要回院子,能讓老馬投這么多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覺得這事已經(jīng)塵埃落定了。
馬志強就是膽子大,敢占就敢要,而趙秋山就是性子軟,不愿意爭。
03
第三天,馬志強更加肆無忌憚了。
他不僅在院子里干活,還開始向村里的其他人炫耀他的"成果"。
"你們來看看,我這菜種得怎么樣?"馬志強拉著路過的村民參觀,"這白菜水靈著呢,這蘿卜也快熟了。"
有人夸他菜種得好,他就更加得意:"那是,我種菜幾十年了,什么時候種過壞菜?"
也有人提醒他:"老馬,你這樣占著人家的院子,真的合適嗎?"
馬志強立馬就不高興了:"什么叫占?老趙都同意了,這叫合作經(jīng)營懂不懂?"
"合作經(jīng)營?你們簽合同了嗎?"
"合同?"馬志強不屑地笑了,"咱們村里人還用得著那些虛的?老趙都說了和氣為貴,這就是同意的意思。"
這時,趙秋山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看見院子里圍著好幾個人,都在看馬志強的菜,也走了過去。
"老趙,你來得正好!"馬志強熱情地招呼,"我正跟大家說呢,咱們這是合作經(jīng)營,共同致富。"
趙秋山笑而不語,只是仔細看了看那些蔬菜。
"老趙,你覺得我這菜種得怎么樣?"馬志強追問。
"很好,確實很好。"趙秋山真誠地說,"老馬你確實有種菜的天賦。"
這話讓馬志強更加飄飄然了。
他覺得趙秋山這是在夸他,這就更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接下來的幾天,令人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
趙秋山開始頻繁外出,而且每次出門都打扮得很正式,像是去見什么重要的人。
第四天上午,有人看見趙秋山穿著西裝,提著公文包,搭著進城的班車走了。
"老趙這是去干什么?"
"不知道,看起來像是去辦什么重要事情。"
"會不會是去找律師,要起訴老馬?"
這個猜測一出,村里人都緊張起來。
如果趙秋山真的要走法律程序,那馬志強可就麻煩了。
但是下午趙秋山回來的時候,心情看起來很好,臉上帶著笑容,完全不像是去找麻煩的樣子。
"老趙,今天去哪了?"好奇的村民問。
"去鎮(zhèn)上辦點事。"趙秋山簡單地回答,沒有多說。
第五天,趙秋山又出門了,這次去的時間更長,直到傍晚才回來。而且回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個陌生人。
那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得體,手里拿著一個文件夾,看起來像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
兩個人在村口聊了很久,那個年輕人還掏出手機拍了好幾張照片,然后才離開。
這一幕被好事的村民看在眼里,大家開始各種猜測。
"那個人是誰?看起來像是干部。"
"會不會是來處理老趙和老馬的糾紛的?"
"不對,如果是來處理糾紛的,應(yīng)該把老馬也叫上才對。"
村民們議論紛紛,但誰也猜不出那個年輕人的身份和來意。
馬志強也聽到了這些議論,心里開始有些不安。
他試著去問趙秋山,但趙秋山只是淡淡地說:"沒什么大事,就是老朋友來看看。"
"老朋友?"馬志強半信半疑,"那人看起來很年輕啊。"
"年輕怎么了?現(xiàn)在年輕的干部多著呢。"趙秋山說完,就進屋了。
這話讓馬志強更加不安了。干部?什么干部會來這個小村子?
04
第六天一早,村里來了幾輛陌生的車子。
都是政府部門的車,車牌號讓見多識廣的周明山認出了端倪。
"這是縣里來的車。"周明山緊張地跟幾個老伙計說,"我在縣里見過這些車牌號。"
車子停在村口,下來幾個穿著正式的工作人員。
他們拿著各種測量工具,還有厚厚的文件夾。
村民們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但心里都很好奇。
"這些人是來干什么的?"
"看這架勢,好像是來搞什么大項目的。"
"會不會是要在咱們村建什么工廠?"
工作人員們在村長林德福的陪同下,開始在村里轉(zhuǎn)悠。他們走走停停,時不時停下來測量什么,記錄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人特別關(guān)注村西頭的那片區(qū)域,也就是趙秋山家所在的地方。
他們在趙秋山家的院子外面停留了很長時間,拿著各種儀器測量,還畫了好多圖。
馬志強在院子里種菜,看見這些人在外面忙活,心里越來越不安。
"德福,這些人是來干什么的?"馬志強忍不住問村長。
林德??雌饋硪埠芫o張,額頭上都是汗:"我也不太清楚,上面只是說來做個調(diào)研。"
"調(diào)研什么?"
"這個...不太方便說。"林德福支支吾吾的,顯然知道內(nèi)情,但不敢說。
這時,趙秋山從屋里走了出來。
令人驚訝的是,他看見那些工作人員,居然主動走過去打招呼。
"小李,你們來了。"趙秋山跟其中一個年輕人很熟悉的樣子。
"趙叔,給您添麻煩了。"那個叫小李的年輕人很客氣。
"不麻煩,應(yīng)該的。"趙秋山說,"你們需要什么配合,盡管說。"
這一幕讓圍觀的村民們看得目瞪口呆。
趙秋山怎么會認識這些政府工作人員?而且看起來關(guān)系還不錯?
馬志強更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隱隱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fā)生,但又說不出來是什么。
工作人員們忙活了一整天,期間還有更多的車輛來往,帶來了更多的設(shè)備和人員。
整個村西頭都被他們重點關(guān)注著。
傍晚,工作人員們收工了,但留下了一些標(biāo)記和測量樁。
村民們圍過去看,但看不懂那些符號代表什么意思。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村民們議論紛紛。
"我看這事不簡單,肯定有大動作。"
"會不會是要征地?"有人大膽猜測。
"征地?那咱們村不就要發(fā)財了?"
"發(fā)什么財?征地的錢能有多少?"
大家議論著各種可能性,但誰也不敢確定。
當(dāng)晚,馬志強怎么也睡不著。
他總覺得白天發(fā)生的事情跟自己有關(guān),但又想不明白是什么關(guān)系。
他悄悄出門,想去找村長打聽情況,但村長家的燈早就熄了。
回到家,馬志強把白天的事情跟老婆說了。
"你說會不會是要征地?"馬志強擔(dān)心地問。
"征地就征地唄,又不是壞事。"老婆安慰他,"再說了,就算征地,也是征老趙家的地,跟咱們有什么關(guān)系?"
"可是我在老趙家的院子里種了這么多菜,還搭了溫室..."
"那又怎么樣?菜又不是長在地里拔不出來的,大不了移走就是了。"老婆不以為然,"你別瞎想了,趕緊睡覺。"
但馬志強還是睡不著。他總覺得事情沒有老婆說的那么簡單。
第七天,更加讓人震驚的事情發(fā)生了。
馬志強一大早就開始忙活,他竟然從鎮(zhèn)上拉來了一車磚頭和水泥,還雇了幾個工人。
"老馬,你這是要干什么?"圍觀的村民問。
"我要把溫室改造成永久性的,用磚頭砌墻,用水泥澆地基。"馬志強干勁十足,"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
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用磚頭和水泥搭建,這可不是小打小鬧了,這是要永久占據(jù)啊。
"老馬,你這樣做,老趙能同意嗎?"有人提醒。
"老趙早就同意了,他說和氣為貴嘛。"馬志強信心滿滿,"而且你們看,他這幾天都沒有反對過我做任何事情。"
確實,趙秋山這幾天的表現(xiàn)讓人看不懂。不管馬志強做什么,他都不反對,有時候甚至還會夸獎幾句。
工人們開始干活,挖地基,和水泥,砌墻。院子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趙秋山聽到聲音,走出來看了看,臉上還是那副平靜的表情。
"老趙,我這樣搞,你真的沒意見?"馬志強有些心虛地問。
"沒意見,你高興就好。"趙秋山說,"老馬,你這次投入不小吧?"
"不小,光材料費就花了三萬多,再加上工人費,差不多五萬塊錢。"馬志強說起投入,臉上還有些心疼,"不過為了長遠考慮,這錢花得值。"
"值,確實值。"趙秋山點點頭,"老馬你真是有魄力。"
馬志強被夸得更加飄飄然了。
他覺得趙秋山這是真心認可他的做法,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要把溫室建成的決心。
05
接下來的幾天,馬志強全身心投入到溫室建設(shè)中。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家,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村民們看著他這個勁頭,都覺得不可思議。
"老馬這是瘋了吧?"
"為了種菜,至于這么拼命嗎?"
"我看他是想把老趙家的院子徹底占為己有。"
但也有人為馬志強擔(dān)心:"萬一有什么變故,老馬這五萬塊錢可就打水漂了。"
"能有什么變故?老趙都默認了,還能怎么樣?"
就在大家議論的時候,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那天下午,又有幾輛政府的車來到村里,但這次來的人更多,陣仗更大。不僅有測量人員,還有看起來像領(lǐng)導(dǎo)的人。
這些人直接來到了村西頭,也就是趙秋山家附近。他們不僅測量,還開始拍照,記錄,甚至用無人機航拍。
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們特別關(guān)注馬志強正在建設(shè)的溫室。幾個工作人員圍著溫室轉(zhuǎn)了好幾圈,指指點點,還做了詳細的記錄。
馬志強看著這一幕,心里開始發(fā)毛。他有種不祥的預(yù)感,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德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馬志強找到村長,想要個說法。
林德福這次更加緊張了,額頭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往下掉:"老馬,我真的不能說,你別問了。"
"不能說?為什么不能說?"馬志強急了,"這事關(guān)系到我的切身利益,我有權(quán)知道!"
"老馬,你相信我,這事...這事你還是別管了,趕緊收拾收拾吧。"林德福欲言又止。
"收拾什么?我憑什么收拾?"馬志強更加焦慮了,"我花了五萬塊錢,不可能說收拾就收拾!"
林德??粗R志強,欲言又止,最后只能嘆口氣走了。
當(dāng)晚,村里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但沒有一個是準(zhǔn)確的。
有人說要建工廠,有人說要搞開發(fā),還有人說要建新農(nóng)村。
但不管是哪種說法,大家都意識到一個問題:村西頭那片區(qū)域要有大變化了。
而馬志強投入五萬塊錢建設(shè)的溫室,正好就在那片區(qū)域的核心位置。
06
第十天清早,還沒等馬志強起床,就聽見外面有人在大聲說話。
"快來看啊,村里要出大事了!"
馬志強一骨碌爬起來,套上衣服就往外跑。
他看見村里的人都聚集在村口,圍著什么東西在看。
擠進人群一看,原來是村口的公告欄貼了一張新告示。
馬志強心里"咯噔"一下,有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
看著看著,馬志強的臉色越來越蒼白,他站在人群中,雙手不停地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