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三月,革命勢力向長江下游發(fā)展,鋒芒直指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中心——上海。
三月二十四日,北伐軍相繼占領(lǐng)了安莊、鎮(zhèn)江、上海、南京。整個長江流域,均屬革命政府管轄。
然而,就在這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勝利聲中,蔣介石也迫不及待地撕下自己國民黨左派的偽裝,公開背叛了革命。
四月十二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了反革命政變。一大批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群眾被殺害。
四月十八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出現(xiàn)了寧漢分裂的局面。
在武漢政府區(qū)域內(nèi),由于蔣介石背叛革命,于是,一個聲勢浩大的反蔣、討蔣運動迅速掀起。
對此,身在武漢的周佛海,坐臥不安,擔(dān)驚受怕,害怕自己因與蔣氏的關(guān)系而受到牽連。
一天晚上,在武漢的一個小旅館里,已經(jīng)辭去武漢分校教育長及學(xué)生兵團長職務(wù)的張治中與周佛海進行了逃離武漢的密談。
張治中決定即刻就走,到南京去;周佛海則因為妻小均在武漢,要走,怕目標(biāo)大容易暴露,反而于己不利,于是決定暫時留在武漢,待機而行。
由于局勢混亂,張治中臨走時送給周佛海三百元錢,作為緊急時的旅費。對張治中如此“義氣”,周佛海一直感激不盡,兩人的私人交情一直很深。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后,武漢政府面臨著帝國主義和內(nèi)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攻擊,處境越來越困難。
五月十三日,武漢國民政府所轄第十四獨立師師長夏斗寅通電反共,由宜昌東下,直迫武昌。
武漢政府遂任命葉挺為前敵總指揮,率所部與中央軍校武漢分校幾千學(xué)生組成中央獨立師到前方去進剿。
周佛海沒有隨軍出發(fā),而是奉命留校守備。周佛海大喜: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天助人愿矣!
五月十四日,周佛海在漢口法租界訂了一家小旅館,要楊淑慧帶著兒子幼海以洗澡、看戲為名,帶著幾件隨身衣物,先行過江去住在旅館里。
此時,楊淑慧的父親楊世榮也正在漢口,他認識英國太古洋行黃埔輪的買辦。經(jīng)與這個買辦商量好,由他接應(yīng)周佛海一家隨船去滬。
五月十八日清晨六時,周佛海脫掉軍裝,打扮成一個紳士模樣,上了黃埔輪,住在買辦的房間里。
隨后,楊淑慧、周幼海和岳父也上了船,與周佛海匯合。
見家人安然上船,周佛海一顆懸著的心便落了地,緊張感消除了。他對楊淑慧說:“英租界雖然被收回,但英國余威仍在,共黨無論如何猖獗,也不至于敢上船來搜查的?!?/p>
輪船過了九江后,完全脫離了武漢政府的管轄,周佛海也徹底解除了警惕。不時走出買辦的房間,在甲板上欣賞起長江下游兩岸的風(fēng)光來。
然而,也就是這一時的麻痹,立即給他帶來一場危機,幾乎送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