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1時30分,天平路143號中通快遞站點的楊師傅步行2分鐘,走進天平路137號“新里137”黨群服務中心里的社區(qū)食堂,熟門熟路地越過在正在檔口排隊選菜的顧客,直接走到收銀窗口,拿出手機掃碼付款12.9元,一份打包好的盒飯就從窗口里遞了出來,服務員甚至不用問楊師傅,就知道他要“辣味套餐”——去年9月“新里137”社區(qū)食堂開張不久,針對快遞和騎手小哥的9.9元和12.9元套餐“一分鐘取餐”就不脛而走,現(xiàn)在,這項實惠又快捷的服務對象已經(jīng)拓展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網(wǎng)約車司機等新就業(yè)群體勞動者,每天銷售逾百份,深受大家歡迎。楊師傅說:“這樣一套在其他地方最起碼要二三十塊吧!我和同事天天來,有點不好意思,太便宜了!感覺食堂要貼錢的!我們一直想寫封感謝信表達一下。”
楊師傅說12.9元便宜得讓人不好意思。本文均孫云攝
記者打開楊師傅的盒飯蓋子,看到里面有鵪鶉蛋燒紅燒肉、宮保雞丁和萵筍炒干絲,還有滿滿的米飯。他說,他們站點的快遞員以前都是從家里帶飯,中午湊合吃冷飯冷菜,但又舍不得到外面飯店吃,否則一頓飯起碼二三十元。現(xiàn)在社區(qū)食堂有了專門針對快遞小哥的套餐,他們天天中午都來買,拿回站點里吃,“中午我們都很忙的,要到下午一點半才能忙好這一波,兩點半又要來新一批貨物了,所以,這里又便宜又快,特別適合我們!”
像楊師傅這樣天天來“新里137”買套餐的快遞師傅有很多,就在他走進走出的這幾分鐘里,就先后進來了兩位中通的快遞員、兩個圓通的快遞員和一個郵政EMS的快遞員。其中,郵政網(wǎng)點相對比較遠,快遞員騎著電動自行車過來,因為進來點餐取餐時間非常短,所以連頭盔都沒脫,一轉身的工夫就拿好裝在塑料袋里的盒飯又出門了。
說到為何會推出針對快遞小哥等新就業(yè)群體的“一分鐘取餐”服務,食堂運營方、上宛軒餐飲公司總經(jīng)理李嘉俊說,他們同時也運營天平街道另一家網(wǎng)紅社區(qū)食堂“66梧桐院”。去年夏季,街道領導關注到騎手就餐是個難題,“66梧桐院”附近有一個快遞站,“66梧桐院”雖然近在咫尺,但每天中午大排長龍的狀況卻令惜時如金的快遞小哥望而卻步,街道領導希望食堂能面向快遞和外賣騎手推出個性化服務,“一分鐘取餐”因此應運而生且大受歡迎,一天能賣出七八十份。
12.9元一大葷一小葷一素。
這個數(shù)量大大超出了李嘉俊的預計。他說:“9.9元一葷一素,12.9元兩葷一素,這個價格肯定要我們貼一點的,本來想著可能一天也就三五十份,沒想到大大超過,有的小哥一個人就要買10份帶回去分給同事,但是他們也都不容易,數(shù)量多就多吧,我們總歸要服務好?!?/p>
去年9月,“新里137”開張后,這一做法也搬了過來,起初沒有大張旗鼓宣傳,快遞小哥不了解。食堂專門做了一個海報,供應時間還延長到下午3時,方便騎手們隨時來吃。時間長了,小哥們都成了熟客,大家的口味也都被摸得一清二楚。李嘉俊總結說:“速度要快,飯量要大,口味要重,醬汁要多,他們喜歡讓我們把醬汁加滿,更下飯?!?/p>
根據(jù)小哥們的口味,食堂每天推出兩款套餐,一個辣一個不辣,一周不重樣,還免費提供綠豆湯,深受大家歡迎。逐漸的,除了快遞小哥,附近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建筑工人、網(wǎng)約車司機等也都慕名而來,冬夏兩季尤其人多,食堂響應他們的需求,將服務范圍擴大,不再局限于快遞和外賣小哥,現(xiàn)在每天要賣出100余份,讓周邊的新就業(yè)群體用餐無憂。
原標題:《上?!拔嗤﹨^(qū)”哪里能9.9元吃飽、12.9元吃好,還能一分鐘取餐?》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