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件是毛主席親手撰寫給他早年求學(xué)時的校長的,信中的情感真摯而深刻,書法藝術(shù)同樣令人贊嘆,共跨越三頁紙。讓我們逐頁深入賞析。
首先看第一頁,我們可以看到字體大小的鮮明對比。一些字跡顯得格外大,似乎要跳出紙面,而另一些則小巧玲瓏,宛如精心雕刻的工藝品。這些大小不一的字體在頁面上相互交錯、相得益彰,營造出一種特別的和諧之美。它們不似常規(guī)排列那般僵硬,更像是一群舞者,在紙面上輕盈起舞,每個動作都洋溢著藝術(shù)的氣息。
觀察這些筆畫,線條的流轉(zhuǎn)自如且變化多端,有時細(xì)膩如絲線,有時粗獷如繩索,仿佛能夠牽引觀者的情緒,隨著線條的波動而起伏。這種豐富多變的書寫風(fēng)格,讓人在欣賞中真切地感受到書法之美。每個字都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它們不僅是墨跡,更是毛主席深厚文化素養(yǎng)和獨特藝術(shù)修養(yǎng)的展現(xiàn)。
翻至第二頁,這一頁的字體變化不如第一頁那樣顯著,整體給人以平和之感。實際上,這一頁的書寫更為精致、更為生動。毛主席的筆觸堅定,每個字都恰到好處,既不過分夸張,也不失力度。
特別是“尚望收”三字,放大觀察,更顯靈動而穩(wěn)重。這三字仿佛具有吸引力,讓人的目光難以移開。它們的筆畫既有連續(xù)性,又有獨立性,每個字都是獨立的藝術(shù)作品,同時又與整封信件和諧統(tǒng)一,構(gòu)成一種整體的美感。
來到第三頁,書寫風(fēng)格再次轉(zhuǎn)變。這一頁的變化比第一頁更為突出,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特別是“幸”字,那一豎筆劃格外長,似乎要突破紙面的局限,直沖云霄。這一筆不僅氣勢恢宏,而且充滿力量,令人贊嘆。
除了“幸”字,這一頁的其他字同樣精彩。每個字都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和布局,它們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差異,形成獨特的視覺沖擊。再加上落款處的細(xì)字,更是畫龍點睛,使整個頁面更加完善。
談到落款,不得不提毛主席的筆法和墨法。在這封信中,毛主席的筆法和墨法運用得恰到好處。他的筆法既有力度又有韻味,每一筆都似乎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落下的。而墨法則更是令人稱奇,無論是濃墨還是淡墨,都顯得那么自然、和諧。這種筆法和墨法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書信的藝術(shù)效果,也讓人在欣賞中更加感受到毛主席深厚的書法功底。
當(dāng)然,這封信不僅是書法作品,更是充滿人情味的信件。信中,毛主席對老校長的關(guān)心和問候之情溢于言表。得知老校長遇到困難,他立刻送上了錢和糧食等慰問品,幫助老校長解決了燃眉之急。這種深厚的師生情誼和人文關(guān)懷,令人感動。
在個性化的點畫上,也表現(xiàn)出同樣的處理手法,諸如“人”和“大”字,這兩個字的撇筆,都非常剛勁,同時,還是一種纖細(xì)的狀態(tài),顛覆了我們的審美,不過,這里的剛強感,卻表現(xiàn)的十分足。
而這兩個字的捺筆,都寫成了大點的形式,并且,這個點寫得十分渾厚,而且還有一種相似的感覺,雖然這兩個字在處理上,手法基本上一樣,反而沒有讓人有一種雷同感,反而增加了一種新鮮感。
在這幅中,主筆的力量感,表現(xiàn)的十分完美,尤其是“中”字,這個字的主筆豎,堅挺有力,并且,在收筆上,呈現(xiàn)出一種懸針的效果。
這幅作品,在書寫上,更加突出了一種儒雅,雋秀的格調(diào),尤其是表現(xiàn)出一種很瘦勁的姿態(tài),每一個字都是如此,但是,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依然有線條上的粗細(xì)對比,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在這幅作品中,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啟功體”的筆意,相信,你也一定會有所觸動的,只不過,對“啟功體”還有一些改造,就是造型上,略變得方正一些,不再是那種瘦長的造型,不知道,你看到后,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呢?
在筆法的表現(xiàn)上,我們依然看到了方筆的處理效果,眾所周知,啟功體最擅長的就是一種圓筆效果,而在這幅題字作品中,卻有著方圓互用,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不僅如此,還是一種自由的切換過程,十分高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