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星光大道”的冠軍,當時的楊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盲人歌手,誰能料到成名之后的他原形畢露,更是被網(wǎng)友直言“活該眼瞎”。
從知名歌手到現(xiàn)在的過街老鼠,終究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
楊光在1979年的哈爾濱出生,父母給他取名“楊光”,希望他的人生充滿陽光和溫暖,可這份美好的期盼,在他不到一歲時就被現(xiàn)實蒙上陰影,那時,他被診斷出患有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視力很快就失去了。
為了給年幼的楊光治病,維持家里的生計,父母選擇離開家鄉(xiāng)外出打工,年幼的楊光,就這樣被托付給了爺爺奶奶照顧,兩位老人并沒有因為他眼睛看不見就過分溺愛,反而像對待普通孩子一樣,教他獨立,引導他成長。
楊光后來被送進聾啞學校讀書,在那里,他更加依賴聽覺來感知世界,他對聲音有著異乎尋常的敏感,甚至能跟著鄰居手風琴的曲子,即興地跟著哼唱,這份天生的音樂天賦,在他十一歲那年得到了認可。
那一年,他被選入市殘疾人藝術(shù)團,在藝術(shù)團的日子里,楊光被美妙的音樂包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純粹快樂,音樂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到了十九歲畢業(yè)時,楊光面臨著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他可以選擇一份穩(wěn)定且有保障的殘聯(lián)工作,生活無憂,另一條路,則是前往北京,加入殘疾人藝術(shù)團,但那里生活充滿不確定性,沒有任何保障。
楊光當時心里猶豫,他不想成為家里的負擔,父母卻堅定地支持他追逐音樂夢想,他們不愿意看到兒子埋葬自己的熱愛,這份無條件的支持,讓楊光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北漂之路。
北京的逐夢之路,比他想象的還要艱辛,他曾三次來到北京闖蕩,也在這三次進京的過程中,先后失去了三位至親,父親在一場車禍中不幸離世,緊接著,爺爺奶奶也相繼去世。
親人的接連離去,讓楊光的追夢旅途更加孤獨,音樂夢想也屢屢碰壁,就在他幾近絕望時,《星光大道》成為了他最后的希望。
二零零七年,楊光站上了《星光大道》的舞臺,他唱了一曲《你是我的眼》,并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假如上帝給我三天光明,我只想好好看看媽媽,”他的歌聲,加上這番話和那些坎坷的經(jīng)歷,感動了全國無數(shù)觀眾,楊光最終一舉奪得了比賽冠軍,從此聲名鵲起。
奪冠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二零零八年,楊光迅速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的舞臺,演唱了《等待》,他在春晚還展現(xiàn)了驚人的模仿能力,無論是《西游記》里豬八戒的那句“師父成佛了”,還是梁宏達、劉歡、曾志偉等名人的聲音,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同年,楊光還光榮地成為北京殘奧會的火炬手,他更受邀在殘奧會開幕式上,與自己的恩師戴玉強同臺獻唱,南開大學也向他伸出橄欖枝,聘請他為校藝術(shù)團的藝術(shù)指導老師,那段時間,楊光可謂風光無限,商演邀約不斷,名利雙收。
巨大的成功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很快,人們開始議論他,說他“狂妄自大”,不少人指責他脾氣大,很難伺候,甚至耍大牌,有中央電視臺的導演也直接批評他:“火了之后連句人話都不說了。”
二零一三年,楊光在央視參加彩排時遲到,面對導演的詢問,他態(tài)度傲慢,甚至直接與導演發(fā)生爭執(zhí),這種對行業(yè)前輩和工作人員不尊重的態(tài)度,很快就讓他的公眾好感度直線下降。
隨著觀眾緣的迅速流失,那些曾經(jīng)爭相合作的贊助商也紛紛撤資,楊光的事業(yè),從眾星捧月的巔峰,一下子跌落到無人問津的低谷,他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慘重代價。
從巔峰跌落的巨大反差,促使楊光及時清醒,開始深刻反省自己的傲慢與無禮,這段沉寂下來的日子,也成了他人生新的轉(zhuǎn)折點,正是在這段沉淀期,他遇到了現(xiàn)在的妻子。
他的妻子沒有因為他過去的經(jīng)歷或眼睛的殘疾而有任何嫌棄,她選擇全心全意地與他組建家庭,并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為楊光帶來了久違的家庭溫暖與支撐。
雖然如今的楊光,已不再擁有昔日全國性的輝煌,但他從未放棄對音樂的熱愛,他開通了短視頻賬號,擁有二十多萬粉絲,主要在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歌聲,偶爾,他也會接一些零星的商演。
即便如此,他依然面臨著一些批評的聲音,二零二三年七月九日,楊光在接受《新華時代》采訪時,表達了內(nèi)心的困惑與不快,他說有人利用舊的采訪內(nèi)容來編排他,他覺得不公平,因為自己一直在做公益、努力唱歌,不理解為何還會受到批評。
但他同時也展現(xiàn)出成熟的思考,楊光認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必須有應對非議的心理準備,是否會被外界的言論所干擾,最終取決于個人的內(nèi)心定力,他強調(diào),別人如何評價他,他無法決定,但未來的人生道路,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期,楊光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些懷舊的內(nèi)容,比如,他會問粉絲第一次聽到《你是我的眼》是在什么時候,并分享了過去演唱的視頻,這表明他已經(jīng)能夠坦然面對過去的一切,并與喜歡他的人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有網(wǎng)友評論,楊光演唱的《你是我的眼》,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超越的版本,他自己也表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只要問心無愧,就不必懼怕外界的紛紛擾擾,他明確說,現(xiàn)在的他不再像過去那樣輕飄,也不再狂妄,已經(jīng)找回了那份本心。
楊光的人生,像一部充滿起伏的個人史詩,他從命運的低谷中破繭而出,曾是感動人心的勵志榜樣,但隨著名利涌來,他短暫迷失了自我,最終又在沉寂中尋求了自我救贖。
他的故事,不只是一位盲人歌手的奮斗與沉浮,更是一個關于如何在掌聲與非議中,找到并堅守真正自我的生活寓言,這或許也提醒了我們,無論是誰,保持一份樸素的初心,才是長久走下去的根本。
楊光的故事讓人唏噓,他本可以成為永遠的勵志典范,卻因為迷失自我而跌落神壇,從萬眾矚目到無人問津,這個落差不可謂不大。
但換個角度看,這或許也是生活給他上的一課:名利如流水,唯有保持初心,才能走得更遠,現(xiàn)在的楊光,終于明白了當年父親那句"別讓人瞧不上"的真正含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